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146篇
测绘学   69篇
大气科学   237篇
地球物理   131篇
地质学   315篇
海洋学   64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7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RBF神经网络的汛期旱涝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广州2003年1~6月的SO2、NO2和PM10指数,发现(1)SO2、NO2和PM10具有非常好的同步变化关系,且以NO2和PM10的相关最大。(2)从月平均值来看,PM10是整个时段的主要污染物,SO2次之,NO2最小(1月除外);PM10和NO2呈现出逐月减小趋势,SO2变化平稳。主要讨论PM10指数的变化。(3)从月方差值来看,SO2、NO2和PM10的最大值均在1月,次大值在2月。(4)给出了几种地面气压型,结论显示主要清洁时段出现在锋区强风型,主要污染时段出现在脊内回流型。在脊内回流型下,若由前期的静风转吹东南(从东到南)风时,指数会增大。  相似文献   
92.
全国矿产资源规划信息数据库及管理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矿产规划管理信息的逐渐增多和矿政管理部门的需求不断提高,本文根据规划管理的业务需求以及第二轮的矿产资源规划标准,建立了全国矿产资源规划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Oracle 10g建立矿产资源规划信息数据库,并通过ArcGIS Engine构建管理系统,实现了全国矿产资源规划信息的整合与共享,为矿产规划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3.
介绍了26Al/10Be等时线埋藏测年法的基本原理及其主要应用范围。将应被同时埋藏的一组石英矿物样的26Al-10Be浓度拟合成等时线,从其斜率解得样品的埋藏年代。在如下情况下该法可克服未知参数多于制约方程的困难:1)冰碛物-古土壤序列中古土壤形成年代的研究,以规避继承核素(inherited nu-clide)的干扰;2)因样品埋藏不够深引起的后期生成核素的干扰。此外,依据等时线拟合结果可判断样品是否符合简单恒态侵蚀模式。等时线法的引入,拓宽了埋藏测年的应用范围,并为埋藏测年数据可信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验证手段。  相似文献   
94.
中国北方典型沙尘天气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API、风速、风向及相关气象数据初步研究了中国北方两次典型沙尘天气的天气特征。两次沙尘天气过程中极大风速大于7.2 m·s-1的气象站占88%。2005年4月27日极大风速超过17.2 m·s-1的气象站有31个,出现频率最高的风向为西西北,28日达到81个,风向为北风,极大风速高值区由内蒙古中东部向东北方向迅速扩大。2007年3月30日极大风速超过17.2 m·s-1的气象站有57个,31日达到68个,风向均为西西北,极大风速高值区分布较为稳定。受沙尘暴影响的地区API显著升高。2005年4月28日呼和浩特、大同、北京3个城市的API分别为418、500、500。2007年3月31日呼和浩特、赤峰、大同3个城市的API分别为500、500、423。对PM10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出,沙尘暴期间,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与风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风速越高的地区,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越大。  相似文献   
95.
峨眉山是成都平原边缘平畴突起的断块山,海拔3047、水80年前的1932年7月6日,峨眉山建起了测候所,后扩建成气象站,是国家一类艰苦气象站。80年来,免后有159名峨眉山气象人为了理想,付出了青春,为了追求付出了一生,在人生的旅途中写下了无悔的诗篇。  相似文献   
96.
《高原气象》2012,31(3)
为了提高沙尘模式的预报准确率,通过在区域天气数值模式GRAPEs(G10bal/RegionalAs-similationandPrEdictionSystem)的三维变分同化系统中增加沙尘浓度这一控制变量的方法建立了GRAPES-3DVAR-DusT沙尘同化系统。利用中国北方8个观测站提供的沙尘PM10数据和沙尘模式(GRAPEs-CUAcE/Dust系统)提供的背景场,对2008年2月29日-3月1日发生在中国北方的一次沙尘暴天气进行了控制试验和一次同化与间断同化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1)引入该同化系统后,一次同化和间断同化试验模拟的地面沙尘浓度分布较未同化的控制试验结果更接近卫星监测,而间断同化的结果又好于一次同化;(2)一次同化试验与控制试验对单站PM10浓度的演变预报较差;(3)间断同化试验较准确地再现了单站PM10浓度的连续演变;(4)间断同化试验效果整体上优于一次同化试验。总体而言,引入沙尘同化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沙尘模式对沙尘天气的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97.
利用2009年3月-2010年3月大同国家基准气候站20m气象梯度塔的风向、风速、气温、相对湿度的观测资料及PM10质量浓度数据、气溶胶散射系数数据,分析大同地区典型沙尘天气过程近地层气象要素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风速在沙尘暴、扬沙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均较大,浮尘较小。气温在沙尘暴期间受冷空气的影响迅速减小,而在扬沙和浮尘天气条件下温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长短波辐射的强弱和沙尘气溶胶的辐射强迫。相对湿度在沙尘暴期间基本上呈递增态势,结束后比发生前相对湿度增大,在扬沙和浮尘天气条件下,相对湿度与温度完全呈现出反相关关系,且相对湿度均较小。PM10质量浓度在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气条件下依次递减。沙尘暴期间气溶胶散射系数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98.
2010年沙尘天气对巴彦浩特空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巴彦浩特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PM10、SO2、NO2的逐日监测数据和同一时期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巴彦浩特空气污染物特征及PM10浓度与沙尘天气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春、夏、秋三季巴彦浩特的主要污染物是PM10,冬季主要污染物是SO2;沙尘天气是造成巴彦浩特PM10浓度变化的最重要因素;影响巴彦浩特空气质量的沙尘主要来源于其西北方向和西北偏北方向。建议有关部门在巴彦浩特西北地区搞好生态保护与建设,以减轻沙尘天气对巴彦浩特地区空气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
使用Anderson-Ⅱ型9级撞击采样器测量了南京市鼓楼商业区、江北工业区、钟山风景区和宁六高速公路交通源春、夏、秋三季的大气气溶胶质量浓度。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PM2.1和PM10的质量浓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秋季>春季>夏季;ρPM10春季为167.47 μg/m3,夏季为 85.99 μg/m3,秋季为238.99 μg/m3;ρPM2.1春季为59.66 μg/m3,夏季为42.80 μg/m3,秋季为100.15 μg/m3。不同季节中ρPM10ρPM2.1均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夏季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为0.952;秋季次之,相关系数为0.783;春季相对较差,相关系数为0.613。城市不同功能区之间ρPM2.1ρPM10的质量浓度值差异很大,交通源>工业区>商业区>风景区。城市不同功能区的质量浓度谱分布基本一致,均为双峰型分布,峰值分别位于0.43~0.65 μm/m3和9.0~10.0 μm/m3。南京市春、夏、秋三个季节大气粒子质量浓度谱为双峰分布,粒子主要集中在0.43~3.3 μm/m3的粒径段。江北工业区ρPM10ρPM2.1质量浓度的相关系数为0.814,略高于鼓楼商业区的0.797。  相似文献   
100.
为了监测北京奥运主场馆附近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状况以及评估奥运污染源减排措施对北京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变化的影响,利用颗粒物在线监测仪器TEOM于2007年和2008年夏季,在奥运主场馆附近的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办公楼楼顶对大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进行了连续同步观测。结果表明,2007年夏季监测点附近大气PM10与PM2.5质量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153.9和71.2μg·m-3,而2008年夏季PM10与PM2.5质量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85.2和52.8μg·m-3。与奥运前一年同时段相比,奥运时段大气PM10和PM2.5的质量浓度分别下降44.5%和25.1%。对比分析奥运前后的2次典型污染过程发现,空气相对湿度的增加和偏南气流输送的共同影响易造成大气颗粒物的累积增长,而降雨的湿清除作用和偏北气流则会使大气颗粒物浓度迅速降低。在相近的气象条件下,奥运前后的污染过程中,大气细粒子的日均增长速率分别为25.1和13.9μg·m-3·d-1,而大气粗粒子的日均增长速率分别为20.8和2.2μg·m-3·d-1,奥运时段污染累积过程中大气粗、细粒子的增长速率分别显著低于和略低于奥运前同时段污染过程中颗粒物的增长速率。污染源减排措施的实施是奥运期间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从控制效果来看,奥运期间实施的污染源减排措施对大气粗粒子的控制效果明显好于大气细粒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