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118篇
海洋学   93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通过岩心观察,发现花港组典型的风暴沉积构造主要包括风暴侵蚀形成的渠模、冲刷沟槽、冲刷面,风暴涡流形成的撕扯构造、菊花状构造,风暴重力流形成的粒序层理,风暴浪形成的丘状交错层理、浪成沙纹层理、平行层理,同生变形构造及生物逃逸构造.运用岩石相组合分析的方法,发现花港组风暴垂向沉积序列发育不完整.其理想的序列由A~G共7段构成。根据花港组垂向沉积序列类型、沉积构造特点总结出了A+B+G、A+B+C、A+B+D、B+C+D、C+E+G、E+F+G等6种风暴沉积序列和原地风暴岩、近源风暴岩和远源风暴岩3种风暴岩类型.  相似文献   
112.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凝析油和轻质油生源母质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婷  侯读杰  曹冰 《地球化学》2015,44(3):289-300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所分析的原油样品主要为凝析油和轻质油,黄岩构造带与平湖斜坡带原油的生源母质特征存在明显区别:黄岩构造带原油中C29甾烷占优势,C27、C28甾烷有一定含量,表明母质以陆源高等植物为主,水生生物占一定比例的贡献,二萜类化合物中富含源于裸子植物针叶树脂的成分,原油Pr/Ph值大于5.0,富含升补身烷和重排补身烷,表明其来自富含黏土、沉积环境呈氧化性的泥岩或煤系烃源岩;平湖斜坡带原油中C29甾烷占明显优势,母质中陆源高等植物占重要比例,二萜类化合物中富含源于裸子植物松柏目树脂的成分,原油Pr/Ph值大部分大于4.0,其富含补身烷,重排补身烷含量变化较大,表明原油母质主要形成于氧化环境,源岩岩性有所区别。两个构造带原油均已成熟,但成熟度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113.
通过对西湖凹陷砂岩岩石薄片资料的研究,分析成岩作用过程中长石含量、Q1/(F1+R1)、F1/R1等敏感的矿物指数,并结合水动力学背景、物源特征,探讨了砂岩骨架颗粒横向及垂向差异控制因素。在横向上,由于平湖组至花港组沉积时期西湖凹陷为宽缓地貌、水动力背景相近,砂岩骨架颗粒在东西方向上没有显著变化;砂岩骨架颗粒南北向差异较大,成分成熟度却相似,可能与南北物源差异和铝硅酸盐矿物的溶解影响有关。在纵向上,受物源区距离、堆积速度等方面的差异影响,从平湖组到花港组,砂岩的成分成熟度降低。花港组和平湖组下部地层段长石减少主要与两个主要烃源层的有机酸性流体对长石等铝硅酸盐的溶解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4.
东海西湖凹陷花港组层序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部分学者将东海西湖凹陷花港组划分为两个三级层序,但其层序界面与构造运动、古气候等重大地质事件之间在时间上不十分协调。本文以经典层序地层学、地震地层学为理论指导,在岩电特征、古生物特征、地震相分析等方面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全球性构造运动、海平面变化及古气候研究,重新厘定了东海西湖凹陷古近系花港组层序。在花港组识别出两个二级层序界面和两个三级层序界面,将花港组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本研究对东海西湖凹陷层序地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精细刻画层序格架内有利储层,指导生产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5.
喻华 《中国地名》2013,(4):28-31
春山古寺绕沧波石磴盘空鸟道过花落僧禅覆地多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至今已有约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为杭州最早的名刹。地处杭州西湖以西,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两峰挟峙,林木耸秀,深山古寺,云烟万状。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他在东晋咸和初,由中原云游入浙,至武林(即今杭州),见有一峰而叹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一小岭,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  相似文献   
116.
张建培 《地质科学》2013,(1):291-303
综合运用地震剖面解释结果和构造编图成果,对东海西湖凹陷平湖斜坡带断裂系统按发育规模和形成期次进行分类,分析了断裂系统的平、剖面展布特征,采用古落差法和活动速率法研究了断裂运动学特征,结合区域应力场特征探讨了其成因机制。结果表明,平湖斜坡带断裂系统可划分为4个断裂带,由北至南依次为孔雀亭同向断裂带、武云亭反向断裂带、平湖同向断裂带和平南堑式断裂带。平湖斜坡带以发育多米诺、地堑、梳妆、正牵引等伸展构造样式为主,局部(如平湖同向断裂带)见微弱反转构造。断裂运动学特征研究表明,断裂活动高峰期具有分带性,平湖同向断裂带断层活动性最强,孔雀亭同向断裂带和武云亭反向断裂带次之,平南堑式断裂带最弱。平湖斜坡带断裂系统的发生、发展是应力集中与断层间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对东海陆架盆地构造演化过程的局部响应。  相似文献   
117.
在对西湖凹陷平湖斜坡带断裂系统特征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断层封闭性的半定量研究,总结了平湖斜坡带断层的封闭性特征。依据主干断裂及伴生断裂的平面组合样式、剖面组合关系等特征,将平湖斜坡带断裂系统划分为4个断裂带,由北至南依次为"K"同向断裂带、"W"反向断裂带、"P"同向断裂带和"N"堑式断裂带。断层封闭性研究认为平湖斜坡带中部断层封闭性要好于南部和北部。"K"同向断裂带和"W"反向断裂带多数断层封闭性较好,但由于平湖主断裂的长时间活动,使得整体封闭性一般。"P"同向断裂带由于受中新世末龙井运动的弱挤压反转作用,断层的封闭性较好。"N"堑式断裂带由于平湖主断裂的长期活动和沉降期断裂的存在,断层封闭性较差。  相似文献   
118.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用及现存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及植被是敦煌绿洲的生态屏障,通过对其作用及现存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以期为提高保护区资源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其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为我国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9.
许巨平 《现代测绘》2012,35(1):54-55,58
本文主要阐述了西湖龙井茶茶园数据采集的内容、流程及方法,对茶地数据、茶叶数据调查的内容做了详细的要求。基于南方CASS及浙大数维的walkcm2008的茶园数据转换及数据库建设,为西湖龙井茶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20.
古近系原型盆地的恢复是关乎西湖凹陷主要勘探层系花港组和平湖组沉积体系和成藏地质研究的关键问题,对西湖凹陷东缘钓鱼岛隆褶带构造演化的合理认识是解决古近纪原型盆地难题的钥匙.受限于研究区薄弱的资料基础,创新性地通过重、磁、震资料综合分析以获取地质认识上的突破.研究表明钓鱼岛隆褶带早期为"东海陆架外缘隆起"的一部分,后期经历了强烈的岩浆增生改造.在结构上,隆褶带内T20界面之下主要由古老变质基底、岩浆岩体和残余洼陷充填层构成.隆褶带内的残余洼陷及地层具有北东向、雁列式分布的特征,这些地层主要为渐新世岩浆增生改造前沉积的始新统平湖组,局部为渐新统花港组,是古近系西湖凹陷原型盆地东缘残留的一部分.西湖凹陷古近系原型盆地东边界位于现今的钓鱼岛隆褶带范围内,为北东向雁列式分布的断裂,断裂之间存在不同类型的变换过渡.在钓鱼岛隆褶带岩浆增生过程中,岩体顺边界断裂上涌,"淹没"了原型盆地边界,原型盆地东缘地层经受了大规模隆升剥蚀,原有的构造面貌和形态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