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8篇
  免费   407篇
  国内免费   941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100篇
地球物理   170篇
地质学   2227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24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44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郭广猛 《地学前缘》2005,12(2):276-276
2000年4月9 日,西藏波密县易贡藏布札木弄沟发生了特大规模滑坡,体积超过3×l08m3,滑坡堆积体截断了易贡藏布,使原先呈网状的易贡湖面积迅速扩大成为堰塞湖,严重危害下游安全。滑坡发生后,许多专家先后对此进行了研究。因为该地处于偏远山区,实地资料很难获取,遥感成为研究的主要手段。王治华(2000)、刘国权(200l)、吕杰堂(2002)、周成虎(2003)等人对滑坡的卫星遥感监测方法以及滑坡成因作了探讨,采用了水体提取,目视解译线性构造,使用DEM计算水量等方法。以上研究使用了 TM、SPOT、CEBERS 3种遥感数据,分辨率在30~10 m之间,由于…  相似文献   
992.
西藏措勤晚白垩世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措勤北部地区呷龙-龙勒、可如勒、甲布一带的侵入岩以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为主,其侵位年龄在98.2~65.1 Ma间,属晚白垩世侵入活动的产物.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类轻稀土元素富集,轻稀土元素分馏强烈而重稀土元素分馏较弱,负铕异常较弱或不显示铕异常,其结晶分异演化程度不高;Ba、Ta、Sr、P、Ti具不同程度亏损.甲布钾长花岗岩以富K、Rb,贫Ba、Sr、Ti,强负铕异常为特征.呷龙-龙勒和可如勒岩体为Ⅰ型花岗岩,其构造环境为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甲布花岗岩属I-S过渡型花岗岩,形成于同碰撞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993.
模糊模式识别法在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是我国铬铁矿最大产出区与成矿远景区,其铬铁矿产出主要受超基性岩体控制.本文使用西藏某区超基性岩体中氧化物百分含量数据,运用模糊模式识别理论,采取随机抽取测试岩体方式,对含矿性已知岩体进行识别,比较几种不同贴近度识别.结果发现海明贴近度识别正确率最高,并使用海明贴近度对含矿性未知岩体进行识别,其结果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994.
美岱召     
美岱召,位于土默特右旗美岱镇美岱召村,是一座城、寺合一的庙宇。早期为城堡,明代万历年间,由蒙古土默特部首领阿拉坦汗兴建,史称"福化城"。万历三十四年(1606)改作寺院,称"灵觉寺",清代改称"寿灵寺",因西藏迈达里活佛曾代表达赖四世来此坐床,又称"迈达里庙",主供迈德勒佛(弥勒佛),俗称美岱  相似文献   
995.
<正>尼洋河是雅鲁藏布江的一条支流,它是一条非常美丽的河。藏语称河为"曲",称湖为"错"。尼洋河,藏叫它尼洋曲。尼洋河发源于米拉山西侧的错木梁拉,由西向东流,在林芝县的则们附近汇入雅鲁藏布江,全长307.5公里,差2273米,平均坡降达7.39%。其源头为古冰川作用的围谷,海拔5000米左右。尼洋河平均流量538立方米秒,年径流量220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可达208万千瓦。  相似文献   
996.
徐凤翔 《湿地科学与管理》2009,5(3):F0002-F0002,1
<正>绿水缬清波,青山绣芳质。——【唐】李白《还涂临渚》尼洋河三角洲,宽阔达十余里,位于林芝地区林芝县,是雅鲁藏布江和尼洋河江河汇合的地方。江水到了这里,不再是奔腾的急流,宽阔的江面上,江水把河床切割得支离破碎,而正是这种支离破碎感,才让尼洋河三角洲变化多端。  相似文献   
997.
西藏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西藏地震应急救援体系的现状,结合四川汶川8.0级地震、西藏当雄6.6级地震应急总结,提出西藏地震应急体系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8.
1981-2010年西藏霜冻日数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西藏38 个气象站点1981-2010 年的逐日最低气温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信噪比和R/S 分析等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霜冻日数的年际、年代际、异常、突变等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藏霜冻日数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减幅为3.3~14.6 d/10a(37个站P < 0.01);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霜冻日数减幅在增大。在10a 年际变化尺度上,大部分站点霜冻日数20 世纪80 年代为正距平、21 世纪初为负距平;90 年代霜冻日数以正距平居多。有8 个站点霜冻日数存在突变点,发生在20 世纪90 年代,以1997 年居多。特多霜冻日数发生频数为0~3 次,多发生在20 世纪80 年代;特少霜冻日数频数介于0~4 次,以21 世纪初居多。特多霜冻日数发生频次与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关系不密切,而特少霜冻日数发生频次与海拔高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999.
西藏冰雹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1 ~ 2008年的逐日冰雹资料和2007~2008年的天气图资料,通过线性倾向估计、功率谱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西藏冰雹的气候特征及天气背景,结果表明:西藏地区年均冰雹日数呈下降趋势,并呈现出2~3年的准周期变化.多雹区沿高原地形和山脉呈带状分布,北部较多,西部和东部相对较少.全区年均冰雹日数为20.8天,最大中心位于那曲;西藏地区冰雹具有明显的季、月、日变化,冰雹在3 ~ 10月均有发生,主要出现在6~9月,为典型的夏雹型,夜间和早晨很少降雹,主要发生在12 ~20时之间.西藏地区冰雹与海拔高度和雷暴有很好的正相关,冰雹的发生与低涡、切变线、西风槽和西太平洋副高等天气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介绍了基于网站群理念的西藏国土资源网站群建设实践,详解了西藏国土资源网站群的建设背景、思路、方案和维护现状等。西藏国土资源网站群的建设为政府网站群建设和网站整合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