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6篇
  免费   622篇
  国内免费   523篇
测绘学   988篇
大气科学   149篇
地球物理   1003篇
地质学   1036篇
海洋学   297篇
天文学   89篇
综合类   322篇
自然地理   12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1976年   4篇
  1954年   5篇
  1951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将加肋地基板作为板-梁耦合系统,考虑弹性地基模型,建立土—基础耦合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通过富氏积分变换及其逆变换,演绎出双向正交加肋钢筋混凝土地基板在设备谐激力作用下的振动响应的半解析解法。结果说明,在土建设计中,为了减少振动对环境的有害影响,应考虑动力设备基础的隔振和减振问题。数值算例也表明,本方法有较好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992.
虚拟地形投影与地球同步卫星定位解全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地球同步卫星定位原理,分析了当利用数字化地形图提供测站高程时测站的多解和无解现象。利用观测方程给出了判断多解和无解的依据,提出了虚拟地形投影方法,获得了“亚稳定”收敛点的定位解子集π2。  相似文献   
993.
网解和PPP解的等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明了PPP解与网解的等价性,比较了网解和PPP解模式下的位置和对流层延迟参数的解算结果,实验验证了这两种GPS解算模式下参数解的等价性。  相似文献   
994.
以高斯-马尔柯夫模型的随机模型为基本框架,在差分干涉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应于DEM生成过程和形变提取过程,分别定义了由高程引起的相位模糊度和由形变引起的相位模糊度,并提出了相应的解缠算子约束条件,完善了差分干涉测量的基本数学模型。根据完善后的数学模型,推导了差分干涉测量基本的两轨、三轨、四轨算法的模型公式,并对其中的误差源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995.
中国及邻区震源机制解的分区特征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中国大陆地壳应力环境基础数据库》收录的中国及邻区2660个地震震源机制解资料(数据截止到2003年底),在分析中国及邻区震源机制解及其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探讨了中国境内6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的分区特征:东北-华北应力区震源机制解水平最大主应力的优势分布方位为近EW向和NEE向,震源机制解类型相对较为单一,以走滑型为主。华南应力区水平最大主应力的优势分布方位为NW-SE向,震源机制解类型主要是逆断型和走滑型。新疆应力区水平最大主应力的优势分布方位为近SN向,类型也主要是逆断型和走滑型。在青藏高原南部应力区,震源机制解水平最大主应力方位的分布相对比较集中,优势方位为近SN向,类型基本上只有走滑型和正断型2类。而在青藏高原北部及北东边缘应力区,水平最大主应力方位变化较大,震源机制解类型以走滑型为主,同时还有一定数量的正断型和逆断型震源机制解  相似文献   
996.
采用尼龙网袋法和砂滤管法研究了稻草不同还田方式下的腐解及养分释放规律。结果表明:稻草还田后,前期腐解快,后期较慢。翻埋还田的稻草腐解速率明显快于覆盖还田稻草,整个试验期间(210d)翻埋还田的稻草腐解率达到76.55%,而覆盖还田的稻草仅为53.50%。稻草覆盖与翻埋两种还田方式下养分释放速率均以钾(K)最快,磷(P)次之,氮(N)最慢。还田10d内,两种方式下K分别释放了50.32%和90.13%。稻草与土壤充分混合条件下,稻草和土壤矿化释放的氮以NO3-N为主(〉80%),NH4-N和可溶性有机氮较少;在稻草还田后的前40d存在土壤微生物与作物竞争土壤矿质氮的现象,40d之后此现象消失,稻草开始氮的净矿化;在稻草埋入土壤时同时配施适量的氮肥,则不会出现微生物的夺氮现象。整个试验期间,该土壤氮净矿化量达90.4mg/kg土。  相似文献   
997.
井地电法的准解析近似三维反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复杂地电模型上的井地电法三维反演一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本文在准解析近似和重加权正则化的共轭梯度法的基础上,用visualFortran6.5开发了井地电法三维准解析近似反演程序。反演过程中的正演和Frechet导数矩阵计算都应用准解析近似大大提高了计算的速度。通过理论模型的合成数据反演试算,说明基于准解析近似法和加权正则化的共轭梯度法的井地电法三维反演程序有着计算速度快,反演精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998.
线路坐标计算的通用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一种适合电算的线路坐标计算通用模型.首先,引入了曲线元的概念,使线路的平面线形三要素(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得到了统一.然后,以曲线元作为组成线路的最小单元,推导了线路坐标计算的通用数学模型.该模型形式简单,易于编程实现.不但能解算S型、卵型、复合型、C型等复杂组合线形的任意指定点的坐标,而且能将线路中桩、边桩以及与线路非正交交叉的特殊点位(如桥墩、电线杆等)的坐标解算统一了起来.  相似文献   
999.
本文利用34°N以南,105°E以东大陆东南地区中强地震和小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分析了震源机制解与可能的中强震发震构造及潜源区方向的关系.华南及邻区地震震源机制解节面走向和主应力轴方位分布具有明显的优势方向,大部分M≥4.0地震震源机制解中一个节面走向与主要构造走向及大多数潜源区方向对应较好,多数小震的节面走向和主应力轴方位综合统计结果也能为潜源区方向的判定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同时通过对1996年南黄海Ms6.1地震和1997年福建龙岩-永安Ms5.2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区域地质构造、地震活动以及地震的等震线长轴展布、余震分布等资料,探讨了这两个地区潜源区的划分.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