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8篇
  免费   598篇
  国内免费   395篇
测绘学   209篇
大气科学   488篇
地球物理   457篇
地质学   1443篇
海洋学   287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344篇
自然地理   26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硫铁矿是我国的自有硫资源,几十年来我国硫铁矿产业有了很大发展,但随着我国经济对硫资源需求的大幅增加,各种形式的硫产量的迅速提高、进口硫磺及硫酸的冲击等因素,导致了硫铁矿在硫资源中的地位大幅下降。2015年硫铁矿硫仅占国内硫资源的30%,而硫铁矿制酸更是仅占硫酸总产量的22%左右。为了提高硫铁矿在硫资源中的地位,应该提高制酸技术,降低制酸成本,减少尾气排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硫铁矿产业集约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2.
张妙美 《地下水》2018,(5):138-139,159
通过对硇洲岛海水入侵的地质条件、人为因素等研究分析,查明了海水入侵范围及危害现状,并对海水入侵内在因素及外部原因进行初步研究探讨。提出遏制硇洲岛海水入侵的对策措施,以期减少滨海地区发生海水入侵等环境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103.
杨大兴 《地下水》2018,(6):54-55
营口市地热资源集中分布在辽宁省盖州市的熊岳地区,通过物探和化验,基本查明该区域热矿水形成的地质构造条件、水文地质特征、水质动态变化规律及热异常分布规律,掌握了热矿水的分布及储量,结果表明:热矿水含水层可分为第四纪松散岩类孔隙潜水、白垩纪砂砾岩裂隙溶洞承压热矿水及侏罗系碎裂花岗岩裂隙承压热矿水三种类型,该区域热矿水水质无色透明,属高温、低矿化度的硫酸盐矿泉,含有丰富的钾、钠、钙、镁、氡、偏硅酸、硫、氟、硫酸根等多种矿物质。该区域热矿水的开发利用主要用于旅游度假领域,开发热矿水对该地区浅层地下水影响较小,对下游水资源的影响较小,不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4.
苏红文 《地下水》2018,(6):70-70,161
通过对娘子关泉域岩溶水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应通过娘子关泉水流量保护目标、水质保护目标和岩溶水凿井开采总量控制目标,制定岩溶水资源保护与管理规范性文件、严格控制岩溶地下水的开采措施、提高污水回用率实现污水资源化和开展煤矿老窑水水污染调查与防治技术研究等保护管理措施,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5.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场景复杂,其中建筑物目标种类结构各异且存在大量遮挡,现有检测算法使用特征表达性不强。结合Faster R-CNN模型设计一种针对遥感影像的建筑物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共享卷积网络获取原始影像的深层特征图;然后结合区域建议网络生成初步检测结果;最后根据Fast R-CNN检测网络对结果进行进一步判定和边界回归。针对困难样本造成的训练中断,对训练策略进行改进,通过近似联合训练的方法对模型参数同步调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率和召回率明显优于DPM方法,对非训练测试集遥感影像具有较好鲁棒性,有效实现了针对遥感影像的建筑物检测。  相似文献   
106.
张鑫刚 《地质与勘探》2021,57(6):1297-1303
博茨瓦纳矿产资源丰富,金刚石和镍矿储量大,是南部非洲重要的资源国家。本文通过对博茨瓦纳金刚石、金、铜、镍矿等四大优势矿种的分布特征、产量和品位、主要矿业开发公司及投资环境等分析,认为金刚石、金矿、铜镍矿等矿产资源品位高且开发潜力巨大,与我国新发展阶段矿产资源需求形成很强的互补性。博茨瓦纳基础设施发展总体较为落后但正在逐步完善,经济发展形势向好,矿业相关法律制度较为完善,对外资企业也有较多的优惠政策,国内安全状况较为稳定,因而吸引了许多外资企业进行矿业投资。针对重要的金刚石、金矿和镍矿本文提出了相关开发建议,同时以“一带一路”为契机,加强人文领域交流,投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中资企业在博茨瓦纳开展矿业合作。  相似文献   
107.
碎屑流堆积物颗粒识别和统计是碎屑流灾害的研究重点。文章基于图像处理孔隙(颗粒)及裂隙图像识别与分析系统(PCAS),以贵州纳雍普洒村崩塌-碎屑流为例,结合纳雍崩塌堆积物粒径实测结果,通过阐释识别过程中阈值、孔喉封闭半径、最小孔隙面积的参数意义,研究PCAS软件在碎屑流颗粒识别与统计中的应用,并提出了颗粒识别时这些参数的选取方法。分析结果表明:(1)PCAS能自动准确地识别碎屑流堆积物颗粒与孔隙,相比人工计数更精细,所识别堆积物各区小颗粒比重较大,0~2 m颗粒粒径各区占比都在50%以上;(2)当阈值为170(像素)时能获得精细的二值图像,颗粒与孔隙得到了准确地区分;(3)不同参数取值下获得堆积物颗粒粒径分布结果不同,碎屑流堆积物颗粒识别宜采用较大的孔喉封闭半径和较小孔隙面积,当二者比值为3/30(像素)时能更好地反应颗粒粒径分布情况;(4)PCAS具有较高的可行性,统计结果显示,各粒径含量变化趋势与人工统计相近,两种统计方法各粒径占比、分布规律基本吻合,说明利用PCAS可以实现对崩塌碎屑流颗粒粒径分布的高效便捷分析。  相似文献   
108.
金沙江白格滑坡在经历了2018年10月和11月的2次滑动堵江后,在其后缘仍存在K1、K2和K3等3处规模较大的残留崩滑体,并有再次失稳堵江的可能。目前关于残留体稳定性的研究还存在较大争议,多从影响因素及成因机制等方面进行定性分析,其结果依赖于评价者的经验,差异较大。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针对白格滑坡所在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其残留体变形特征,选取坡高、坡度、坡面形态、临空面、地下水出露、裂缝发育和变形等7个因素作为评价因子,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白格滑坡残留体进行分区稳定性评价,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评价结果表明:K1与K2残留体稳定性较差;K3残留体基本稳定,与实际调查状况较吻合。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滑坡的评价与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低渗储层中启动压力梯度导致流体渗流规律呈现非线性特征,使得低渗储层的开发方式与中高渗储层不同。为了研究新立油田低渗储层中的非线性渗流现象,以新立油田天然低渗岩心为研究对象,通过精密压力测试多孔介质渗流实验分析超低界面张力体系对新立油田低渗岩心中单相及两相流体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任何流体,新立油田低渗岩心均表现出非线性渗流特征,存在着一定启动压力梯度;低渗岩心拟启动压力梯度的值高于启动压力梯度,且两者均随着渗透率的提高而降低且与渗透率之间均为幂关系;超低界面张力体系可以明显地降低低渗岩心最小启动压力梯度与拟启动压力梯度;对于不同渗透率的岩心,两相临界启动压力梯度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均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即两相临界启动压力梯度随着平均含水饱和度的上升先上升后降低;在不同渗透率下,对比水驱和超低界面张力体系驱的临界压力梯度最高点,超低界面张力体系下的临界压力梯度最高点明显小于水驱,这表明界面张力的减小可以明显地降低驱油时产生的两相临界压力梯度,超低界面张力体系改善了油藏的注入性。本研究对新立低渗储层水驱后开发方式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0.
李运怀  彭苗枝  杨潘 《城市地质》2021,16(3):241-247
桐城作为合肥经济圈成员之一、长江经济协作区腹地,地质资源丰富,地质环境复杂,城市地质资源与城市地质环境统筹协调发展是城市地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查明桐城市地质资源、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结合地方发展建设需求,按照均衡桐城市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综合统筹桐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的思路,将桐城市划分生态保护区、特色农业区和工程建设区,并提出地质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生态保护区以保护为主,建议发展桐城小花等特色农业,合理开发地质遗迹与矿产资源;特色农业区以农业生产为主,对湿地资源开展保护;工程建设区是桐城市城镇和工程建设最适宜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