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6篇
  免费   477篇
  国内免费   388篇
测绘学   575篇
大气科学   361篇
地球物理   703篇
地质学   970篇
海洋学   256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227篇
自然地理   148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201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93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应用荧光显微技术判别吐哈盆地储层含油水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荧光镜下的油水特征实验,分别得出油、油包水、水包油、含油水、水的荧光特征,然后对吐哈盆地单井储层的油层、水层荧光特征反复实验,并与试油结果对比,归纳总结出了油层、水层及油水界面的识别标志。油层特征主要为荧光发光较好且均匀、大面积油包水;水层特征主要为荧光发光不均匀,可动水普遍,并出现水包油现象;油水界面特征主要为荧光从均匀发光过渡到不均匀发光,孔隙由可动油充填过渡到由可动水充填。提出了吐哈盆地储层含油规律性,从而为探井试油、油层划分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2.
去噪小波包能量法在水声信号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小波包能量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去噪小波包能量法,该算法对信号小波去噪后,再用小波包能量法提取信号的特征;应用去噪小波包能量法研究了不同的小波去噪方法对水声信号分类识别率的影响,在实测信号样本集上用BP神经网络进行了识别实验。结果显示软阈值、硬阈值、弹性阈值3种标准的小波去噪方法均能明显提高信号识别率,其中最为显著的是软阈值标准去噪,信号的识别率可由未去噪的53 .3%提高到98. 3%,表明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3.
994.
995.
996.
997.
《山东国土资源》2004,20(5):69-69
相对密度。大家都知道,石头掉进水里就会沉下去,是因为石头比水重。矿物也是一样,除石油、地腊一类比水轻的能浮在水面的特殊矿物以外,一般都比水重,都会沉下去。所以拿一块矿物与同样大小体积的水来比较,看它们之间的重量比是多少。例如,拿磁铁矿与同样大小体积的水相比较,磁  相似文献   
998.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中,针对一个具体的模拟任务来探讨传感器节点测量数据(二进制数据)错误出错识别和纠正问题,并给出一种可行性算法(阀值推论)来检测和纠正此类错误.理论分析和仿真显示,在少量传感器节点(<15%)出错情况下,系统能够检测和纠正其中的80%~90%错误.  相似文献   
999.
在不同的中尺度涡数据中,涡旋的识别,跟踪方法以及物理参数的定义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对涡旋结果进行相互比较和验证.本文比较了Chelton,GEM-M,Faghmous和Dong四套中尺度涡数据在黑潮延伸体区域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各数据的中尺度涡数量,特征和轨迹均存在差异.经过归一化处理后,涡特征的地理分布和时间变化高度相似,特别是Chelton,Fahgmous和Dong三套数据.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2005—2020年的中国气象局台风最佳路径数据集以及葵花(Himawari)8和风云(FY)卫星云图数据,首先将卫星原始数据转换为FULLDISK灰度图像作为台风涡旋识别技术的图像来源,并制定新的VOC (Visual Object Classes)标注规范,构建了样本标注数据集。利用运行速度快、识别准确率高的人工智能领域经典目标检测SSD(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模型作为台风涡旋识别的基础模型,并针对台风涡旋识别的独特性,特别是弱涡旋识别困难,提出一种迭代的SSD目标检测模型,明显提高了台风涡旋的识别精度。通过目标检测技术对卫星云图进行智能特征分析、抽取、识别和定位,实现了自动涡旋正确识别和定位,最终建立了智能台风涡旋识别技术。测试结果显示:该技术对强热带风暴级以下强度台风涡旋正确识别率为40%~80%,对强热带风暴级及以上强度台风涡旋正确识别率达90%以上,能够精准识别强台风级及以上强度涡旋,该技术为今后业务利用高时空分辨率卫星图像对台风进行实时精密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