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27篇
  免费   6262篇
  国内免费   7822篇
测绘学   2192篇
大气科学   90篇
地球物理   4872篇
地质学   29544篇
海洋学   2395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1824篇
自然地理   762篇
  2024年   203篇
  2023年   843篇
  2022年   1055篇
  2021年   1154篇
  2020年   916篇
  2019年   1164篇
  2018年   885篇
  2017年   996篇
  2016年   1037篇
  2015年   1197篇
  2014年   1713篇
  2013年   1356篇
  2012年   1684篇
  2011年   1672篇
  2010年   1379篇
  2009年   1538篇
  2008年   1546篇
  2007年   1300篇
  2006年   1353篇
  2005年   1215篇
  2004年   1347篇
  2003年   1284篇
  2002年   1251篇
  2001年   1357篇
  2000年   1184篇
  1999年   1206篇
  1998年   1148篇
  1997年   1151篇
  1996年   1148篇
  1995年   1076篇
  1994年   976篇
  1993年   848篇
  1992年   902篇
  1991年   756篇
  1990年   711篇
  1989年   548篇
  1988年   129篇
  1987年   128篇
  1986年   66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29篇
  1979年   26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7篇
  1954年   8篇
  194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成都平原的形成与演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成都平原是位于青藏高原东南侧前缘的第四纪压陷盆地,东西两侧分别被龙泉山和龙门山所限。研究表明,成都平原的第四纪断陷作用从大邑-彭县-绵竹隐伏断裂和浦江-新津-成都-德阳断裂所夹的北东向断块的为民陷开始,然后向东西两侧扩展。不同断裂在不同时代的逆冲运动对成都平原的形成和演化起重要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952.
吉林省地倾斜震前异常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清理了处震前地倾斜异常实例,总结了吉林省地倾斜震前异常特征。并从观测仪器特性和区域构造特点两个方面对异常特征作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53.
甘、宁、青地区地震孕育的力源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3个方面讨论了甘、宁、青三省区地震孕育的力源环境。①从强震震源机制、地震形变带、断层滑移特征和现代形变、地应力实地测量等几个不同侧面,讨论了区域构适应力场的分布规律。指出,甘、宁、青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以水平为主,主压应力方向从地区的西部到东南部,由NNE逐渐转为近EW向,且在地壳的深部、浅部和地表,方向有较好的一致性。它是印度板块向青藏块体碰撞、挤压,使青藏块体向北东方向推济,同时向东蠕散的结果。②通过讨论发展断层的错动形式以及部分前兆资料所反映的应力特征,揭示了地震孕育过程中震源及周围地区处于一种更高的应力状态。这是该地区地震前兆具有普遍性的根本原因。③讨论了甘、宁、青现今地震的孕育方式。指出,6级以上地震基本上以先存断层重新活动或相互沟通为主要活动形式。  相似文献   
954.
1976年唐山地震前,在距震源很远的地区内都观测到一些前兆趋势变化,如重力、重力位二次徽商W△、水氧、地电阻率、水位和油井出油量等变化。作者认为这些变化不是由震源体直接引起的,而是在区域应力场的作用下,在某些活动断层附近,浅层岩,尤其是含水砂岩层和含油层受挤压出现的一些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其特征是:(1)异常范围大,可能在距震源很远的地方发生,但就同一种方法的多个观测点来说却又是局部的,即只有其中部分测点才能观测到异常,不少测点观测不到异常。(2)异常发生的时间大致相同。有些异常有同步变化的特征,如同时上升或同时下降。(3)临震前多数异常有恢复的趋势。这些特征与引起异常的机理有关。作者还从理论上计算了这种趋势异常量级,重力变化100×10-6cm/s2左右,重力位二次微商变化(1~2)×10-9/s2,地电阻率变化2%~3%,Rn变化7.4~11.1Bq/L,这样的变化量在活动断层附近的一些台站可能观测到。作者还研究了干旱降雨对某些前兆的影响,其影响量级可以被一些方法观测到,因此在确定是否是地震异常时,必须注意利用综合分析的方法排除干旱降雨的影响,减少异常的多解性。  相似文献   
955.
帕米尔北缘弧形推覆构造带东段由强烈活动的艾卡尔特弧形活动褶皱-逆断裂带与卡兹克阿尔特弧形活动褶皱-逆断裂带南、北两条巨型边缘弧形构造带及其间的推覆构造构成。每个弧形带分别由多个不同级别的、相对独立的次级弧形构造组成。每个弧形构造实际上就是一个独立的逆冲推覆席体,都有其各自独特的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特征,但同时又具有自相似性特征。独立地震破裂区或形变带与独立活动的弧形推覆构造可能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56.
本文通过应力控制式循环三轴试验,研究了饱和软粘土在不排水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性状。  相似文献   
957.
桩端沉降测量和试桩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桩在传递上部荷载与地基土之间产生的应力应变过程,表现为桩的弹性杆件和地基土的弹—塑性变形特征。从而对受荷桩,尤其是长柱和超长桩的应力应变特征有了更切合实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58.
以燎原井田已采区所揭露的层滑构造为基础,总结了该井田层滑构造的主要表现形式,分析了2#,3#煤层中层滑构造的差异性及其造成这种差异的的主要地质因素,并对层滑构造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59.
影响沉积盆地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多重因素和旋回层序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积盆地内相对海平面变化及沉积层序形成不仅受全球海平面变化旋回控制,而且沉积盆地所处的构造背景和相关因素,如:沉积物供给、盆底沉降和自然地理条件也对沉积层序及其内部组成——体系域具有极大的影响。对应于海平面变化发育的容纳空间旋回层序,沉积供给也可以形成特征的、可以鉴别的供给旋回层序。具有过渡性界线的三级或高频旋回层序受相对海平面变化和沉积供给双重因素控制。不同构造背景沉积盆地边缘发育不同的盆底沉降速率,相对海平面变化响应于盆缘沉降具有明显的构造-海平面分带,岸线在构造-海平面带中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层序界面和层序堆叠样式,也同样影响着低位体系域的构成。深水盆地环境古地形特点及沉积物供给制约着深水沉积序列。构造运动显著地影响着沉积层序发育。碳酸盐缓坡和平顶镶边陆架的层序格架及体系域发育受其坡度、盆地深度及下降幅度的因素的作用。台地边缘和大陆边缘盆地浊积岩层序的发育和体系域组成受控于差异的沉积物源(平顶碳酸盐台地、镶边台地和陆源碎屑岩陆架)、古地理及构造活动性  相似文献   
960.
层序地层研究业已成为沉积地质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前人主要集中研究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条件的层序发育特点,而较少涉猎海相火山沉积盆地的层序地层探讨。新疆阿舍勒、冲乎尔地区泥盆纪火山沉积盆地是以火山岩为主,伴有陆源和内源沉积物的堆积场所,对其地层进行露头层序地层研究后发现,其沉积层序成的主控因素、发育特点以及层序界线的识别标志均有其独特之处,不公与海平面变化相关,而且与构造作用,火山喷发旋回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