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305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738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 毫秒
61.
红辉沸石合成P型沸石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广西资源红辉沸石为原料进行合成P型沸石的最佳工艺流程及相关技术参数研究,提出了工艺流程为红辉沸石(酸处理)→水热反应→晶化→洗涤、过滤→烘干→P型沸石产品,最佳工艺技术参数为硅铝摩尔比[n(SiO2)/n(Al2O3)]3-4,碱度4-5mol/L NaOH,晶化温度95-100℃,晶化时间6-8h。  相似文献   
62.
钠长石岩分布不太广泛 ,研究程度较低。通过研究 ,本文将钠长石岩分为接触带型、层状型、顺层角砾岩型、脉型及岩体型 5类。其中以层状钠长石岩型分布较广 ,意义较大。层状及与之紧密相伴的顺层角砾状钠长石岩有特定的矿物组合、化学成分及岩石组合 ,层状及角砾状钠长石岩产在一定的地层层位中 ,形成于特殊的沉积环境 ,且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 ,并伴有特殊的 Au,Cu,Pt- Zn- Ag,Ba,Fe,B等矿产。因此笔者认为钠长石岩系特定地质条件下的产物。目前对其成因有岩浆岩、热液交代 +充填、热水沉积等不同认识 ;热水来源也有岩浆水、地下水、变质水等多种观点。本文作者认为层状及角砾状钠长石岩为热水沉积形成的 ,成岩流体属含 Na- Mg- Si- Al± Fe,Ba,B的 HCO3- ,CO32 - 碱性溶液 ,成岩物质来自基底富钠岩石。  相似文献   
63.
大别造山带毛屋岩体的解体及古地幔性质的厘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详细的地球化学 (特别是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的研究资料 ,提出大别造山带毛屋岩体应该解体。毛屋岩体不是由多幕式镁铁 超镁铁质层状堆晶作用形成的一套岩石系列 ,而是由橄榄岩类、含石榴石方辉岩类、榴辉岩类和绿辉石岩类组成的一个混杂岩体。其中含石榴石方辉岩类与绿辉石岩类之间存在成因上的联系 ,含石榴石方辉岩类的原岩是本区原始地幔经约36 %的部分熔融后剩下的残余 ,而绿辉石岩的原岩是由该熔融体结晶的产物。根据含石榴石方辉岩与绿辉石岩之间的成分制约关系 ,对该区古地幔的稀土元素组成和地幔性质进行了反演 ,结果表明 ,该区原始地幔稀土元素成分与球粒陨石中的相似 ,为轻稀土略亏损的平坦型组成模式 ;该区原始地幔矿物成分为橄榄石 (72 8% )、单斜辉石 (12 4% )和石榴石 (14 8% ) ,属含单辉石榴橄榄岩的地幔。  相似文献   
64.
青藏高原北缘火山岩中辉石岩包体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高原北缘可可西里鲸鱼湖、雄鹰台、双泉子火山岩中含有辉石岩包体 ,其主要矿物组成为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辉石的化学成分与国内外幔源包体 -橄榄岩和辉石岩中的类似 ,与麻粒岩中的明显不同 ;辉石温压计计算结果表明 ,辉石形成的温度为 110 1~ 140 0℃ ,压力为 30× 10 8~ 6 0× 10 8Pa,结合岩浆动力学计算结果 ,推测岩浆的来源深度大于 15 0km ,这与地球物理研究得出本区地下深处存在低速层的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65.
肇东陨石低钙辉石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婉康  王岩国 《矿物学报》1992,12(2):102-110,T002
在肇东陨石低钙辉石中观察到各种堆垛缺陷,包括斜方-单斜辉石相转变、畴结构、2.7nm长周期结构以及自然界极为罕见的奇数倍八面体层堆垛缺陷——1.35nm等。高分辨像所揭示的1.35nm的新特征是可以重复两次。文中提出1.35nm的结构是“A+B+A-”型。1.35nm片晶仅见于3,4型球粒陨石,因而它可作为由原顽火辉石淬冷形成的、末遭受后期热变质的典型结构。奇数倍0.9nm宽度单斜辉石片晶在吉林陨石(H5)、安龙陨石(H5)及东台陨石(LL6)中均有出现,它表明这些陨石的辉石都曾由原顽火辉石转变而成。 肇东陨石低钙辉石中相当频繁的相变以及高能量的奇数倍0.45nm层堆垛缺陷的存在,可能表明该陨石形成于退变质过程。  相似文献   
66.
玄武岩浆从地幔深处挟带上来的超镁铁质捕虏体含有地幔流体的直接证据,它们对于阐明地幔深部地质作用(部分熔融作用、地幔交代作用)的机制十分重要。女山幔源二辉橄榄岩的研究结果表明,初始的地幔流体除富含CO_2外,尚含有H_2O和少量CO、CH_4、SO_2、C1、F。地幔中的初始流体(挥发组分)在源部是溶解于地幔橄揽岩的高压固体矿物相中,它们在地幔上隆减压时出溶,形成细小的最早期流体包裹体。这些自由流体相在一定部应聚集,使得地幔固相线(和液相线)下降,引起上地幔发生减压部分熔融。初始的部分熔融主要发生于矿物边界,以单斜辉石最易遭受,形成矿物边缘的海绵状部分熔融带。当地幔剪切流动时,初始的部分熔融体珠滴联合成大的珠滴,并开始渗透,在变形橄榄岩中相连成脉状网络,晚期含C0_2岩浆包裹体及填隙玻璃即为其代表。由于剪裂作用,熔体(和流体)压裂开上覆橄榄岩,产生岩墙状通道,并在上地幔的某些低压区聚集成岩浆库。流体和熔体均为地幔交代作用的介质。在流体参与下,上地幔低度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将高度富集不相容元素。这些熔体和流体与亏损地幔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带来不相容元素重大的局部富集。当流体(和熔体)中H_2O浓度低时,仅发生隐交代作用;当H_2O浓度较高时,部分熔融程度也较高,相应有含水相(如角闪石等)成核,出现矿物交代作用。  相似文献   
67.
热水沉积电气石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了辽东元古宙大陆型裂谷内层状硫化物矿床中伴生的电气岩稀土元素特征。含矿建造内的电气石岩具有REE总量低,较强的Eu正异常和Ce负异常,稀土元素属(LREE/HREE)N>1.3的富集型,为热水沉积的产物。纹层状电气石岩的REE研究证明,成矿流体来自富含挥发份的深源。  相似文献   
68.
More than twenty mafic-ultramafic complexes, which host several mediumor large-sized Cu−Ni deposits, occur along the Huangshan-Jingerquan (HJ) belt in East Xinjiang. Rock types in these complexes are predominated by peridotite, pyroxene peridotite, olivine pyroxenite, gabbronorite, orthopyroxene gabbro, troctolite, gabbro and diorite. The ultramafic rocks are relatively Fe-enriched and are characterized by an assemblage of olivine+orthopyroxene+clinopyroxene+hornblende±plagioclase without obvious metamorphic textures. Chemically, these complexes are relatively Fe-enriched and show a tholeiitic trend of evolution. The complexes in this belt are intruded under the extensional environment in a Mid-Carboniferous back-arc basin. They can be considered as a new type of mafic-ultramafic complexes in orogenic belts, as designated by the name of the East-Xinjiang-type complexes. This project was financially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相似文献   
69.
喜马拉雅地区西北部东西走各的Kohistan地体,是夹持于两个碰撞板块即喀喇昆仑(Karakoram)板块(即亚洲板块)与印度板块之间三明治式岩浆弧。Kohistan岩浆弧南部,主要是早石炭纪火山岩和深成侵入岩变成的斜长角闪岩。斜长角闪岩中的残留体辉长岩显示钙碱性特征,矿物学特征类似于报道过的现代和古代岛弧内的低压深在岩类。最大的残留辉长岩体产于Khwaza Khela附近斜长角闪岩带南缘,总体近  相似文献   
70.
作者在冀北水泉沟偏碱性杂岩体中发现了一种钙碱性岩石──云辉闪长岩。根据其矿物组成,可能为一种新的岩石类型。该岩石由黑云母(约占15%)、普通辉石(约占15%)、更一中长石(约占65%)、钾长石(约占5%)以及其它一些副矿物(<1%)组成。与水泉沟杂岩体的其它岩类相比,该岩石以相对高含量的LREE、高场强元素和Fe、Mg、Ca等元素以及相对低的SiO_2、K_2O+Na_2O和Al_2O_3为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