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8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128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187篇
地球物理   130篇
地质学   567篇
海洋学   82篇
综合类   138篇
自然地理   10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辽宁2001年与近10年沙尘天气对比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沙尘天气气候特征、沙尘天气的危害、沙尘天气的成因等方面对辽宁2001年与近10a的沙尘天气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沙尘天气预报思路。  相似文献   
22.
2001年辽宁春旱与气候异常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宁2001年4月春季大旱气候为背景,重点分析海平面气压场和500,100hPa 3层不同高度环流特征,并综合分析太阳黑子活动、ENSO循环等多种物理因子,初步得出了辽宁2001年春季气候异常的物理成因。  相似文献   
23.
辽西地区燕山板内造山带东段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厘定并阐述了辽西地区燕山中生代板内造山带东段发育的推覆构造的宏观构造格局、运动学特征、形成时代和形成过程;探讨了形成该构造体系的区域构造背景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该区的逆冲构造系统由6条主干逆冲断层组成。分布于西北和东南缘的两条最外缘逆冲断层走向为ENE,居于其间的逆冲断层呈NNE-NE,而且,向东北和南西方向这些断层具有汇合的趋势。在东北端收敛于凌源-东官营子断裂(“内蒙地轴”南缘断裂)上,而在西南端则汇拢于大屯-锦州断裂及其西延的密云-喜峰口断裂。总体上构成一个类似于双重构造(duplex)的巨型逆冲系统。该区逆冲作用始于中侏罗世之前,于株罗纪末达到高峰并基本形成了本区的推覆构造格局。本区逆冲断层系统,总体逆冲方向指向南东,与燕山板内造山带中段、西段以向北、北西逆冲为主的逆冲推覆构造明显不同。结合燕山中段发现的近东西向右行走滑断裂系统及其与本区逆冲推覆构造体系的时-空关系分析,指出本区逆冲推覆构造的形成,是没燕山东西向构造带右行走滑作用因构造方向的改变发生构造转换的结果。  相似文献   
24.
闫义  林舸 《地层学杂志》2002,26(2):151-155
陆相盆地地层充填序列主要受控于构造作用,古气候和沉积物的供给速度,而构造的控制作用尤为重要,根据北票盆地的演化特点,充分考虑火山作用的影响,界定了3个级别火山-沉积旋回的涵义,并将北票盆地侏罗系充填列划分为2个一级旋回,5个二级旋回及若干个三级旋回。盆地的地层充填序列特征是对构造演化的良好指示剂,各级火山-沉积旋回的交替反映了构造演化的阶段性,北票盆地在侏罗纪整体处于挤压构造背景之下,中间又包含有多次挤压-伸展-挤压的构造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25.
地震前兆数据一直是地震分析预报必不可少的重要数据资源。随着辽宁省地震前兆台站数字化技术改造的开展,地震前兆模拟记录将逐步被数字化记录所取代。我们结合数字化技术改造的实际情况,采用先进的网络关系数据库模型构造了辽宁省数字地震前兆数据库。该数据库直接面向整个地震系统,为地震预报提供详实的数据服务和先进的研究手段。本文对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总体设计及数据共享服务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26.
“九五”期间实施的《辽宁省地震前兆台网技术改造项目》使辽宁省地震前兆观测技术系统由模拟到数字实现了质的飞跃,本文对项目的技术思路,实施情况,取得的成果及建设特色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7.
介绍了开展地震活断层探测的意义及在辽宁省开展地震活断层探测的必要性,对在辽宁城市开展活断层探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进行了探讨,选取沈阳,抚顺作为试点城市,设定目标区和目标断裂,分别对活断层危险性,危害性和深部发震构造环境进行评价。在断裂探测过程中,确定初步探测和详细探测两个阶段,主要采用人工地震方法并结合钻探,地震划分结果,对目标区内的目标断裂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8.
辽东青城子矿集区金、银成矿时代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确定辽宁青城子矿集区金、银的成矿时代 ,分别以含金硅化岩和含银网脉状石英晶体内流体包裹体为对象 ,应用Rb_Sr法测得金、银成矿的等时线年龄为 (2 33± 31)Ma~ (2 34± 14 )Ma ;作为对Rb_Sr法测年结果的验证 ,又以与贵金属矿石矿物共生的热液石英为对象 ,用40 Ar/3 9Ar快中子活化法测得坪年龄tp=(2 38.78± 0 .74 )Ma~ (2 38.80± 0 .6 0 )Ma,等时线年龄ti=(2 39.4 6± 1.13)Ma~ (2 4 0 .35± 0 .88)Ma。Rb_Sr和40 Ar/3 9Ar两种方法的测年结果基本一致 ,与本区印支期岩浆活动时代〔2 17.6Ma~ (2 30 .7± 5 )Ma〕吻合。  相似文献   
29.
抚顺市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由5方面工作内容组成:(1)建立统一可靠的城市高程起算基准;(2)扩展现有的沉降监测网,使分散的监测点联合形成全面、统一的监测网;(3)对浑河断裂带主断层实施监测;(4)对西露天采坑北坡滑坡重点区和采煤沉陷重点区实施水平位移监测;(5)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建立抚顺市地质灾害信患系统。该系统是城市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工程。系统应用了先进的监测手段及数据处理技术。文章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0.
煤层气开发利用与辽宁能源环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辽宁省主要煤田煤层气赋有条件及开发利用现状和开发潜力进行了研究评价。同时对辽宁省煤层气市场与煤层气开发效益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重点目标区和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