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11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85篇
地球物理   64篇
地质学   264篇
海洋学   71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出露于阿尔金中段的大通沟花岗岩体,岩性主要为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53.7±1.1)Ma。SiO_2为74.5%~76.2%,Al_2O_3为12.62%~14.15%,(Na_2O+K_2O)为7.71%~8.29%,K_2O/Na_2O为0.9~1.22,A/CNK介于1.0~1.19之间,属高钾钙碱性系列的过铝质-强过铝质花岗岩。该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素Ba、Nb、Sr、P、Ti等高场强元素(HFSE);∑REE变化范围大(∑REE=85.7×10~(-6)~153.2×10~(-6),平均为111×10~(-6)),具有强烈的负Eu异常(δEu=0.03~0.59,平均0.33),LREE/HREE=3.52~11.9,轻稀土相对富集,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源区物质主要来源于上地壳的变杂砂岩和变泥质岩类。锆石饱和温度计演算结果显示锆石的结晶温度为722~745℃(平均735℃),估算二长花岗岩源区的压力为0.8~1.6GPa。综合区域地质资料,阿尔金中段大通沟花岗岩体的形成与造山带根部块体的拆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2.
长沙向南,八面山。 “八面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可见其高,其主峰高度在2000以上,但具体高度还有争议。  相似文献   
23.
广西大容山过铝花岗带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24.
25.
广西大容山过铝花岗岩复式岩基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琳 《地球化学》1988,(1):26-40
Sr、O、H、^40Ar/^39Ar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大容山岩基中岩体的形成顺序是:大容山→台马→旧州,年龄分别为:270,258,228Ma。岩基源区310Ma时发生Sr同位素均一化事件。大容山、旧州岩体有同源演化关系,台马属于另一独立源区。岩基属于由部分熔融形成,但分异程度弱的S型花岗岩,其中包体主要为熔融残留体。  相似文献   
26.
27.
28.
在对两个褐煤样品进行同时考虑生烃和排烃模拟实验的基础上,本文对其甾、萜标记物的组成、分布和演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其生源意义、成熟演化及与自然演化的异同和甾、萜参数作为运移指标的意义。  相似文献   
29.
本文为一次沿海岸边翻越二维山丘的扩散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假若两层空气的湍流强度和尺度的比值不大,当烟羽从上层侵入到下层较强混合气层时,不一定产生燻烟型扩散,仅表现为扩散参数在一定水平距离上的跃变.本文同时介绍了两组风洞实验的结果,其目的在于说明扩散参数跃变存在的事实.  相似文献   
30.
过山气流与大兴安岭焚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瑛  傅抱璞 《地理学报》1993,48(5):403-411
本文利用二维大气中尺度数值模式,模拟了冬季1月份大兴安岭东坡的焚风现象,并讨论了该焚风的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