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3篇
  免费   603篇
  国内免费   532篇
测绘学   370篇
大气科学   351篇
地球物理   987篇
地质学   1178篇
海洋学   567篇
天文学   179篇
综合类   262篇
自然地理   31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岩石力学系统运动稳定性问题及其研究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岩石工程破坏过程稳定性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岩石力学系统及其运动稳定性的概念,分析了岩石力学系统的特点和岩石力学系统运动稳定性所要研究的内容,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岩石力学系统稳定性研究的现状,提出在今后的岩石力学系统稳定性的研究中,要从系统运动的角度考虑,对各类稳定性问题可采用统一的研究思路,并对岩石力学系统中的各种参数进行研究,进而分析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92.
杨阳  李瑞雪  高伟利  等 《江苏地质》2016,40(4):631-639
花垣—茶洞断裂带位于湖南西部,为松桃—大庸深断裂的分支,是松桃—大庸断裂北段的一部分。通过对断裂带两侧的野外基础特征、节理发育处的测量统计、擦痕与共轭节理的应力分析以及断裂带两侧的深部钻孔勘探揭露,得出花垣—茶洞断裂带的活动至少有2个期次:一期为北东向南西向的左行剪切走滑;另一期为断裂带北侧的地层下滑,下滑距离约为550~700 m。  相似文献   
893.
素有"金三角"之称的右江盆地广泛发育卡林型金矿,其成因是否与岩浆活动有关颇有争议。本文以云南富宁地区的者桑卡林型金矿床和该区出露的基性岩为研究对象,分别确定了卡林型金矿床和基性岩的年龄。研究表明,矿床中与载金矿物黄铁矿和毒砂共生的热液蚀变成因绢云母的Ar-Ar坪年龄为215.3±1.9Ma,该区晚期基性岩中锆石的U-Pb年龄为215±5Ma,成岩成矿时代高度一致。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该矿床的成矿动力学模式:伴随古特提斯洋的闭合,在印支运动后碰撞伸展背景下,形成了富宁地区215±5Ma的基性岩。者桑金矿床分布区的深部可能存在该时期的隐伏岩体,深部岩浆活动驱动主要为大气降水成因的流体浸出地层中的金、砷和锑等成矿元素形成了者桑金矿床。  相似文献   
894.
提出一种结合变分水平集分割与变分光流的运动分割方法。该方法将光流能量函数与水平集分割能量函数进行整合形成新的运动分割能量函数,并采用变分方法进行优化。采用无人机序列影像对该运动分割方法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目标运动位移过大时,既能准确地估计出运动矢量,又能精确地分割出目标区域。  相似文献   
895.
在分析运动目标的内涵、基本特征及分类的基础上,探讨了运动目标的可视化表达方法。针对传统可视化技术在表达运动目标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可视化实现技术——基于显示模型技术的运动目标可视化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96.
由于崩塌落石的广泛分布及其发育地的地质条件与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使得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治理颇为困难。虽然近年来对崩塌落石的研究有了较多的成果,但目前对其运动的计算模型还存在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防灾减灾科学的进展。为了深入探讨崩塌落石的运动计算模型,本文回顾了国内学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系统总结了现有计算模型的研究现状,且对计算模型进行了讨论和总结。  相似文献   
897.
利用内蒙古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及自动气象站的逐小时降水监测资料,对2012年7月20—21日河套地区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天气过程是由贝加尔湖冷涡、低空切变线及副热带高压共同影响形成的;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异常偏西偏北,其外围偏南气流为河套地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汽输送;高空急流的加强东移为地面倒槽加强和维持提供了动力条件;副热带高压特征线与500h Pa槽线、低空切变线的位置关系与暴雨开始、结束时间的关系密切,而雨带的分布则与切变线及低空最大风速带之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98.
半透明云风矢量高度算法中代表运动像元的使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半透明云风矢量高度指定是卫星风矢量算法的重要部分,需要使用来自半透明云体的辐射和云下背景辐射两个变量。为了更精确地获得来自半透明云体的辐射,采用像元对追踪相关系数的贡献和红外亮温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将追踪图像块中的像元分为3个部分:小贡献像元、暖区段大贡献像元和冷区段大贡献像元;对暖区段、冷区段内大贡献像元的特征进行考察表明,冷区段的大贡献像元更能代表追踪图像块运动,称为代表运动像元。选择代表运动像元参与计算来自半透明云体的辐射,对半透明云风矢量高度指定算法进行改进,在该算法中分别使用和不使用代表运动像元,计算FY-2气象卫星风矢量,将结果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分析场进行对比表明,在半透明云高度指定算法中使用代表运动像元,FY-2气象卫星风矢量误差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99.
东亚造山运动与花岗岩分布之情形,似非漫无规则,其发生显有一定之次序。在西伯利亚中部所谓东亚之核心,为前寒武纪褶绉及花岗片麻岩分布之区。其西南,正南及东南,如阿尔泰、天山、崐仑、外贝加利亚、阿穆等区域,主要造山运动之发生及花岗岩岩浆之侵入为古生代。围绕其外者如苏联之滨海省、朝鲜、中国之大部、缅甸东部、暹逻、马来亚、东印度群岛中部等处均将燕山运动及燕山花岗岩分布区域。复外则为新生代造山运动及花岗岩区域,如喜马拉亚山、缅西山脉、安得曼、东印度群岛之西南、南、东南部、菲律滨、台湾、琉球、日本、库页岛、堪察加半岛等,其中许多岛屿,造山运动及火山活动尚在继续未已(第一图)。苏伊氏(Suess)尝论东亚造山运动之主力导源于东亚核心之扩张,以致造成许多弧形山脉,弧背均向南,显示大陆向南移动。威理士则以篇东亚核心为一种隋性体,不能发生造山运动之主力,造山运动之发生则由于太平洋底之下沉,而使地壳深处之流动带物质挤向大陆,遇东亚核心之阻,遂在深处聚积一种应力,及至超过其上岩层之静压力时,地壳失去平衡状态,发生褶绉,同时花岗岩岩浆亦得上升。威氏之理论,似较合理。且当古生代时,核心之前为一大地槽区,宜於造山运动之发生及岩浆之侵入,嗣后...  相似文献   
900.
青石斑鱼视网膜运动反应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87年,在龙海及厦门附近海域采集青石斑鱼,以组织学方法进行视网膜运动反应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青石斑鱼视网膜运动反应几乎以线性方式进行,暗适应在75min内完成,至少有15min潜伏期,视锥肌样体伸长与色素上皮(REP)色素颗粒聚集的速率分别为2.2μm/min和2.7μm/min。明适应在15min内完成,没有潜伏期,视锥肌样体收缩与REP色素颗粒扩散速率分别为8.9μm/min和10.8/μm/min。(2)在持续黑暗和持续光照下,该鱼不产生节律性视网膜运动反应,表明视网膜运动反应主要受光控制,很少受到内源节律性系统影响,这与该鱼长期栖息于近海底层岩礁和洞穴昏暗环境,活动性弱相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