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7篇
  免费   492篇
  国内免费   297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119篇
地质学   881篇
海洋学   5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16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2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31.
公路隧道围岩变形监测及其应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以二郎山公路隧道施工过程的工程实践为依据,利用常规围岩变形监控量测和围岩变形跟踪监测系统及二次应力场测试,获取隧道围岩动态综合信息,为围岩分类、大变形预测、岩爆预测、优化二次支护时间及反分析等提供依据,是岩土工程信息化设计、施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32.
吉林省汪清两次深源地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给出了发生在吉林省汪清的两次深源地震的基本参数、CMT解及有感范围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总结了对2002年6月29日汪清7.2级深源地震的预测情况。对汪清两次深震前出现的水位、水化学异常进行了分析,初步认为异常可能与深源地震孕育过程中引起的大区域应力场调整有关。对6月29日汪清7.2级深源地震前长春净月地震台体应变仪记录到的前驱波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对前驱波机理的研究,可能成为地震预测的一个突破点。  相似文献   
933.
本文依据表层构造辰布特征、重力、磁力场背景及航磁资料反映的基底构造性质,对四川盆地南部及相邻的滇黔部分地区的地壳结构、构造应力场及潜在的震源区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表明,该区的构造应力场具有多向性和多期性,在古生代,主压应力方向为近南北向,近代转为近东西向。东西向深断裂活动微弱,仅发生一些微小地震,但东西向深断裂与其他方向断裂交汇区往往是发生地震的场所。另外,不同岩性的基底接壤地带也是地震多发区。  相似文献   
934.
新丰江水库区诱发地震的余震活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综合分析新丰江水库自1962年主震以来,3级以上地震和微震的震源应力场的特点。著者对震源破裂类型作了划分,并探讨了新丰江水库不同阶段3级以上余震和微小余震的破裂类型的异同。最后指出,诱震水库可视为反映广大地区地震活动的敏感点  相似文献   
935.
精确的余震序列定位及震源机制反演能够提供强震破裂尺度、发震断层面和区域应力场等信息,为震后应急决策和分析发震构造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2021年5月22日 青海玛多Ms7.4地震序列进行精定位,得到震后9天内共1055个事件的精定位结果;同时,利用青海、西藏、四川和甘肃台网记录的波形数据,采用近震全波形矩张量反演方法得到了玛多Ms7.4地震15次中等余震(Ms≥4.0)震源机制解,并进一步反演得到震源区构造应力场.地震定位结果显示,玛多主震位于玛多—甘德断裂与甘德南缘断裂之间,发震断层面较为陡立,余震序列在时间上呈现出不对称的双侧破裂模式,且沿主破裂面的两端均表现出分支破裂特征,说明本次地震触发了分支断层;震源机制结果显示15次中等余震包含12次走滑型和3次逆冲型地震,暗示主断层破裂受到局部异常结构的影响;另外,应力场反演表明震源区为近EW向挤压特征,与该区域最大水平主压应力优势取向一致.结合上述结果以及周边地质构造背景,我们认为玛多地震发震构造为位于巴颜喀拉地块内部一条NWW向的高倾角左旋走滑断裂,主破裂触发了东西两端分支断层活动,断层面的非均匀性控制了余震序列时空分布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36.
运用福建前兆观测台网资料,分析了形变应力场和水位震后效应场等前兆场的空间变化规律与福建区域地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福建多次ML>4.5地震的孕育过程均伴随着形变应力及水位震后效应的成场.研究认为,当形变应力场与水位震后效应场的时空演化规律趋于一致时,这一区域就具备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背景条件,跟踪分析形变应力场及水位震后效应场的空间迁移规律,可对未来发生的地震的空间位置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937.
大华北地区应力场在汶川地震时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大华北地区在汶川8级地震时有水位阶变的31口并孔的观测资料,通过计算各井水位系统的观测格值,进而估算了震时引起大华北地区应力场的调整变化.研究发现汶川地震后大华北中部地区的压应力得到增强,大华北东部和南部地区则表现为应力降低,对未来大华北地区的地震危险性预测应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38.
采用综合震源机制方法,利用503393个P波极性数据反演了台湾地区的三维应力结构.对于给定点,根据该点及邻近区域地震的所有P波极性数据采用地震综合震源机制进行估算,P波极性数据的权重由高斯距离函数给定.该方法可以采用大量P波极性数据,包括不能确定单个地震震源机制的P波极性数据.与传统的震源机制确定应力场的方法相比,该方...  相似文献   
939.
准噶尔盆地古生代末大地构造动力学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地构造动力学数值模拟是构造物理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准噶尔盆地古生代末的构造应力场.根据准噶尔盆地西部岩墙群和准噶尔盆地内部及周边地区应力标志,确定了晚二叠世准噶尔地区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W-SE向,方位在295°左右,局部地区略有偏转.以实测古构造应力场为拟合标志,对Seng(o)r和Alle...  相似文献   
940.
胶东地区玲珑岩基隆升机制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构造观察,综合主干正断层运动学观测、擦痕应力场反演、岩体变形分析、岩脉与石英脉展布方位等多个方面,对胶东地区玲珑岩基的构造演化进行了有效地制约.研究结果表明,其为早白垩世的伸展穹窿构造,是NW—SE向区域性伸展的结果,并且北部的伸展与岩浆活动及金矿化作用要强于南部.在早白垩世强烈伸展与岩浆活动背景下,晚侏罗世侵位的玲珑岩基沿着倾向相背的两条大型脆性正断层(招平断裂带与焦家断裂带)以地垒构造形式发生隆升而最终出露地表,并非变质核杂岩型伸展构造.玲珑岩基在晚侏罗世侵位后并没有立即出露地表,而是在早白垩世区域伸展中才隆升与剥露,并伴随区内大规模金矿形成.玲珑伸展穹窿的厘定,一方面证实了区内早白垩世强烈岩浆活动是发生在NW—SE向伸展背景下,另一方面进一步验证了华北克拉通东部破坏的峰期出现在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