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26篇
  免费   3672篇
  国内免费   6019篇
测绘学   511篇
大气科学   987篇
地球物理   1330篇
地质学   18874篇
海洋学   1257篇
天文学   227篇
综合类   1337篇
自然地理   894篇
  2024年   198篇
  2023年   645篇
  2022年   775篇
  2021年   863篇
  2020年   741篇
  2019年   820篇
  2018年   663篇
  2017年   632篇
  2016年   724篇
  2015年   779篇
  2014年   1204篇
  2013年   924篇
  2012年   1068篇
  2011年   1126篇
  2010年   931篇
  2009年   923篇
  2008年   870篇
  2007年   758篇
  2006年   780篇
  2005年   705篇
  2004年   680篇
  2003年   611篇
  2002年   719篇
  2001年   705篇
  2000年   611篇
  1999年   659篇
  1998年   644篇
  1997年   583篇
  1996年   605篇
  1995年   571篇
  1994年   474篇
  1993年   486篇
  1992年   519篇
  1991年   462篇
  1990年   369篇
  1989年   305篇
  1988年   88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48年   5篇
  1947年   6篇
  1946年   7篇
  1943年   5篇
  1942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吴胜男  江志红 《气象科学》2019,39(5):588-598
利用欧洲中心1979—2015年夏季6—8月ERA-Interim逐日再分析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CN05.1格点化降水观测数据集,引入基于自组织映射SOM(Self-Organizing Maps)方法进行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海平面气压空间距平场的客观分型,得到该地区25种地面天气型及其系统演变特征,发现天气型的稳定、转移与天气系统强弱有关。高低压系统越强,天气型停滞频率越高,天气型越稳定;反之,天气型越不稳定。基于SOM天气型转移概率,发现三条与局地降水联系的系统演变路径,其中1号路径暖空气势力强盛,副高北上,推动锋面北抬,产生江北降水型,多发生在7月;路径2反映冷空气势力强盛推动锋面南下的天气过程,产生沿江降水型,该天气型在6、7月均易发生;路径3表现为台风移动变化对长江下游江南地区降水的影响,为江南降水型,且集中在8月。通过引入SOM方法对逐日天气尺度环流进行分型,从气候态上捕捉与降水有关的天气系统的移动变化特征,体现SOM方法在模拟天气系统演变的优势。  相似文献   
992.
利用MICAPS、多普勒雷达资料和中尺度气象资料,统计了近9 a来金华地区共18次冰雹个例,并对其形成的天气学机制和雷达回波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金华地区的冰雹天气型分为西风槽型和副热带高压影响型两类,年际高发时段集中在春季和盛夏,日际则集中在午后。(2)对流有效位能和风垂直切变是影响该区域冰雹产生的重要因子,夏季冰雹大多产生在高能弱切变环境下,春季冰雹大多产生在低能强切变环境下,大冰雹多出现在高能环境下,极易出现在高能且中等以上切变环境中。(3)冰雹发生前大气的水汽含量较高,整层大气可降水量(PWV)的平均值可达40.8 mm,而湿球温度0℃层则适宜。(4)冰雹单体生命史均超过1 h,0.5°仰角最大反射率因子值超过60 dBz;冰雹云风暴顶高分布与回波顶高度分布一致,且具有较明显的季节变化。(5)单体的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IL)先增后降,中间至少有一次跃增过程,其最大值出现后的突降时间与降雹时间基本一致;强天气概率(SWP)产品相对冰雹出现有12~160 min不等的提前量。  相似文献   
993.
994.
995.
肖鹏 《海洋世界》2012,(1):74-75
就地理位置而言,澳大利亚是孤悬于南半球的岛状大陆国,可以说是南太平洋地区典型的海洋型国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96.
Statistical tests and error analysis of cloud drift winds(CDWs) from the FY-2C satellite were made by using radiosonde observations.According to the err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DW,a bias correction using the thermal wind theory was applied in the data quality control.The CDW data were then assimilated into the GRAPES-meso model via the GRAPES-3DVar.A torrential rain event that occurred in northwestern China during 1-2 July 2005 was simulat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DW data were mainly distribute...  相似文献   
997.
进入三都镇地界,随处可见满载煤渣的重型大卡,狭窄的水泥道路上只能容两辆车相互通过,路旁稀稀落落有一些坪子堆放着煤渣,红色砖瓦房的墙壁上布满黑色印记。  相似文献   
998.
汤冰 《湖南地质》2010,(10):44-44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时代音 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两型社会”作为从我国国情出发的一项重大决策被正式提出,自此,建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了中国城市与社会建设模式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999.
论辽宁锦西杨家杖子杂岩体的岩浆成因演化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家杖子杂岩体中的二长闪长岩代表一种母岩浆,它是燕山早期库拉板块向欧亚板块下俯冲所产生的,并汇聚上升的安山质岩浆。粗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细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斑岩是二长闪长岩浆在7km深、弱还原环境、氧逸度为10~(-8)~10~(-10)Pa、1200°~1250℃的岩浆房中经结晶分异作用的派生物。以后,这些岩浆相继上侵,定位于2.5km深处。由这些岩浆岩侵入体所引起的镁夕卡岩、钙夕卡岩和岩浆期后酸性热液淋滤蚀变非常发育。只有来自细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斑岩岩浆、富含Mo的酸性热液沿着裂隙侵入夕卡岩中,在240~330℃时,才形成Mo矿床。此种酸性热液也沿着裂隙侵入细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斑岩中,而形成细脉浸染Mo矿床。因此,杨家杖子Mo矿床属于斑岩-夕卡岩型。  相似文献   
1000.
龙首山西段发现科马提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