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7篇
  免费   913篇
  国内免费   1335篇
测绘学   362篇
大气科学   114篇
地球物理   483篇
地质学   4213篇
海洋学   475篇
天文学   49篇
综合类   402篇
自然地理   457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91篇
  2021年   237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199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292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203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191篇
  1996年   169篇
  1995年   176篇
  1994年   179篇
  1993年   147篇
  1992年   164篇
  1991年   149篇
  1990年   159篇
  1989年   116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3篇
  1972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4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01.
大同地区早中生代煌斑岩—碳酸岩岩墙群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13  
大同地区密集分布的岩墙群由基性-超基性煌斑岩和碳酸岩组成,侵入石炭-二叠纪煤层中。与地层的接触关系和Rb-Sr,K-Ar同位素年代学数据表明墙群的侵位于晚三叠世。Sr,Nd同位素比值显示,碳酸岩和煌斑岩都来源于壳幔混合型岩浆源区。稳定元素比值和相容,不相容元素同等富集则表明是碳酸岩和硅酸盐混合的原始母岩浆液态不混熔的产物。 岩墙群形成的地质条件和构造背景表明,它们是在伸展构造背景下,受到不同级别的构造控制,大同岩墙群的研究对进一步认识华北早中生代岩石圈演化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2.
在构造学和地震力学方面,两个重要而又未解决的问题是孕震断层的强度和一次地震的地震矩随破裂面积或破裂长度的变化关系。本文将说明,通常分别处理的这两个问题从根基本上是相关的。按已有的报道,走滑和倾滑地震的地震矩与破裂面积和地震矩与破裂长度关系的数据是离散的,但本文论证了数据实际并不离散,只不过是反映了失稳破坏的断层的强度差异。本文推导出了表达大、小地震之间连续标度的关系式,并证明,断层带的孔隙压力是将走滑型和倾滑型地震联合起来归结为一种作用机制的标度参数。还论证了对于大地震,在大约15km之上断层带孔隙压力在静水压力与接近静岩压力之间连续变化,在此深度之下,有明确的向接近静岩孔隙压力过渡的证据。这些结果对板块构造学、震源物理学,以及从力学上作地震灾害评估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3.
《湖泊科学》2003,15(1):95-96
(1)http://www.1imnology.or:国际理论与应用湖沼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Limnology,SIL)成立于1922年,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湖沼学研究学术团体,主办刊物Arthiv fur Hydrohiologie.  相似文献   
104.
简要回顾了《沉积学报》创刊二十年对中国沉积学发展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5.
西藏南部郎杰学群碎屑物质来源的古水流证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近对西藏山南琼果和贡嘎地区(特提斯喜马拉雅北亚带)弱变质的上三叠统深海—半深海沉积地层——郎杰学群地质填图调查,在出露槽模沉积构造的37个古水流点获得了43组数据。赤平投影数据恢复后发现,这一地区主力古水流有南东140°~160°和南西190°~210°两个方向。这一分析结果为郎杰学群沉积物来自北边(未知块体)而非印度次大陆的观点提供了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06.
四层分布式Web GIS结构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四层分布式网络结构体系包括4部分:客户机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仓库及模型仓库、分布式数据库群及模型库群。数据仓库和分布式数据库群实现了数据的分布存储和管理;而模型仓库和分布式模型库群则实现了数据的分布式计算、分析和统计。  相似文献   
107.
在着重于空间现象分析处理的GIS与动态模拟的SD方法结合的模式下,动态模拟预测了不同社会经济发展策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揭示了生态经济系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关系,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服务。  相似文献   
108.
Sedimentological, cyclic-stratigraphic, paleomagnetic, and clay-mineralogical studies on the early Oligocene Yaxicuo Group in the Hoh Xil Basin, the largest Cenozoic sedimentary basin in the hinterland of the Tibetan Plateau, provide abundant information of paleoclimate changes. A 350-m thick section in the middle-lower Yaxicuo Group was analyzed to reveal the climatic history that occurred in the Hoh Xil region during the early Oligocene interval 31.30-30.35 Ma, dated with the paleomagnetic chronostratigraph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dd and cold climate dominated the Hoh Xil region during the early Oligocene in general, being related to the global cooling and drying events that occurred in the earliest Oligocene. Within this period, relatively warm and wet climate accompanied by strong tectonic activity occurred in the 31.05-30.75 Ma interval; while add and cold climate and relatively inactive tectonics occurred in the 31.30-31.05 and 30.75-30.35 Ma intervals. Furthermore, spectral analyses of high-temporal resolution paleoclimatic records show orbital periods including eccentricity, obliquity, and precess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paleoclimate changes during the early Oligocene in the Hoh Xil region were forced by both tectonic activity and orbital periods.  相似文献   
109.
利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复合桩基承台外区土阻力群桩效应及其效应系数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土类、桩长、桩距、桩数等对承台外区土阻力群桩效应及其群桩效应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承台外区土阻力随承台宽与桩长之比 (B/L)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幅不大;随桩距S增大而增大;受桩数n的影响不大。(2)承台外区群桩效应系数随B/L增大几乎无变化;随S增大而增大;不随n变化而变化。(3)承台外区群桩效应系数与土类有关。  相似文献   
110.
桩基模型试验研究现状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12  
简要地介绍了桩基现场模型试验、桩基渗水力模型试验、桩基室内普通模型试验的研究成果及其模拟桩基特性的局限性,并着重分析了桩基离心模型试验的研究成果及其模拟桩基特性时的优点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