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0篇
  免费   843篇
  国内免费   928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404篇
地质学   3303篇
海洋学   24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04篇
自然地理   93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49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41.
242.
安徽中新生代陆相坳,断陷盆地的特征及演化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43.
酒西盆地石北地区晚侏罗-早白垩世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姚金福  朱莲芳 《沉积学报》1989,7(4):105-111
本文运用沉积学和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及数理统计学方法,对研究区上侏罗--下白垩统的沉积特征。依地面与井下资料作了综合研究,划分出7种沉积相类型,探讨了相组合分布、相序演化规律及构造运动、古气候、古地形等诸多控制因素,建立了石北箕状同生凹陷沉积模式,并总结出各类沉积相的元素指标及伴随相演化、锶/钡、钒/镍、镁/钙等多项元素比值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244.
大地电磁测深在陇川盆地石油勘探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朝栋 《云南地质》1993,12(2):209-218
本文介绍了在陇川盆地开展大地电磁测深的情况和取得的地质效果。为了加速石油勘探步伐,尽快确定盆地的构造格架、盖层的埋藏深度、坳陷部位,从而划分盆地内的构造单元,指出找油气远景块段,该方法具有独到的功效。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代替前期油气勘探中的某些物探方法。  相似文献   
245.
耿家街组是抚顺煤田下第三系最上部地层,这一组名正式见诸文献为1978年。因建组剖面不含化石,它的时代历来就有始新世与渐新世之争。本文证实它是西露天组的一部分,是西露天组上部地层的相变,其时代应和西露天组相同。由于其分布面积不到1km2,又隶属于西露天组上部。已动摇了作为一个独立的组存在的意义。为慎重起见,建议对该组进一步研究后再决定取舍,并遵重这一组名的使用者──辽宁省和抚顺煤田地质工作者的意见。  相似文献   
246.
论述了金成矿地质背景,介绍了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和阐述了成矿地质条件,对金(铀)矿的物理、化学条件作了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247.
济阳坳陷上第三系馆陶组上段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质资料、测井资料、地震资料及分析化验资料对济阳坳陷上第三系馆陶组上段岩相古地理特征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首先从岩性、沉积结构和构造、砂体形态、电性特征、地震反射等方面论证馆陶组上段为山麓洪积相和河流相沉积,其中它们又可进一步细分为10种亚相或微相。其次,详细论述了沉积相的平面展布,同时还指出了油气分布与沉积相带的关系。此外,本文还指出馆陶组上段沉积期的物源方向、河流流向、最终汇水区及当时的古气候条件等。  相似文献   
248.
249.
西秦岭岷县地区二叠纪裂陷带斜坡沉积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治平  陈素华 《现代地质》1995,9(3):300-310
秦岭造山带西段,二叠纪裂陷作用非常活跃。位于西秦岭中部的岷县红崖、梅州一带,二叠系以粉碎屑沉积为主,泥质较少。根据对其岩石类型、沉积构造、岩石组合和生物特征的分析,认为这套地层主要形成于海底扇体系的内扇和中扇环境,外扇不发育,系由碎屑流和浊流沉积组成,包括内扇的水道和水下天然堤沉积及中扇的网状水道和朵叶体沉积。这套地层沿中秦岭南缘呈NWW-SEE方向延伸,代表了二叠纪西秦岭裂谷的存在及其继续裂陷的活动特征。  相似文献   
250.
王先彬 《第四纪研究》1995,15(4):310-315
陆相生油理论的发展和勘探实践的突破,使中国摆脱了贫油的困境。本世纪30—40年代,中国诸多的学者相继提出了陆相沉积层生油的见解。50年代后期,侯德封教授提出内陆深湖坳陷盆地和长期坳陷有利于生油的论述。从西北地区总结出来的陆相生油理论,有益于中国其他地区的石油地质勘探。侯德封教授深刻关注到天然核过程在地球演化历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三十多年来该研究领域取得的进展,显示了侯德封教授提出“核子地质学”的重要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