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6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76篇
测绘学   183篇
大气科学   314篇
地球物理   116篇
地质学   122篇
海洋学   141篇
天文学   46篇
综合类   82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101.
水下光通信(Underwater Optic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UOWC)是一种新型的水下通信技术, 具有保密性好、可靠性高等优点,对于构建全光立体通信网络以及 6G 空天海地一体化全方位通信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了水下光通信相较于其他传统水下通信方式的优点,对水下光通信发展历程与进展进行了综述,对比了水下光通信 2 种主流光源:激光光源和 LED 光源。针对现阶段水下光通信面临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完善的水下光通信系统框图,并研制出相应的硬件系统,完成了水下通信调试。水下光通信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新型通信方式,兼具灵活、保密、高速率等特点,在未来的 6G 时代中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2.
在传统以半双工体制为主的水声通信系统中,常将通信信号传播信道假设为稀疏信道以便于后续处理。但通过目前的实测结果来看,在以单独设备的形式进行带内全双工水声通信实现时,由于发射换能器到近端接收端这一短程传播过程受到通信机电子舱的影响,造成了自干扰成分与信道的复杂性。为了进一步了解壳体材料对自干扰强度、传播路径复杂度的影响,以及不同接收端布置下接收到的自干扰信号成分差异,拟基于有限元法对 2 种壳体材料及不同近端接收端位置处的环路自干扰信号进行仿真,并通过辅助仿真验证各接收位置处接收到的自干扰信号最主要成分,对自干扰信道特征进行分析,为后续自干扰抑制及各域干扰抵消提供初步的理论支持与依据。  相似文献   
103.
《地理教学》2014,(9):62-63
正宇宙学是一门奇特的学问:课题是独特的,对象是独特的,方法是独特的,甚至它的研究者也是独特的。美国BICEP2研究团队就是由这样一批独特的宇宙学家组成。他们发现了宇宙诞生之后一亿亿亿亿分之一秒遗留下来的"吉光片羽"。他们探测到了大爆炸之后穿过宇宙的引力波。这是一个石破天惊的发现,对了解宇宙如何诞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如果得到确认,他们将有望获得下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04.
提出了一种实验上可行的,通过光学谐振腔内多通道参量下转换过程直接产生多色连续变量对纠缠频率梳的方案,腔内增益介质为周期极化的准相位匹配的钽酸锂(LiTaO3)一维光学超晶格.通过连续变量纠缠判据证明了每个通道中产生的每对参量光之间是相互纠缠的.讨论了对纠缠频率梳的纠缠特性随系统参数的变化.此方案在量子通信网络中有着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5.
信息和通信技术(ICTs)对日常生活产生重要影响,而时间地理学及时应对了日常生活的数字化转向。论文梳理了日常生活数字化转向的基本特征,包括破碎化、多任务与时空替代等方面。相关实证研究试图回答ICTs是否以及如何改变日常生活,但是忽略了对其内在机制的阐释。时间地理学应对日常生活数字化转向的最新研究包括理论扩展与可视化及分析工具发展等方面,这为理解与刻画日常生活的数字化转向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与有效工具。研究发现,首先,经典时间地理学的理论和概念可扩展应用于虚拟空间中的行为。时空间去耦合是日常生活数字化转向的内在机制。其次,基于GIS开发了物质—虚拟混合空间行为的可视化和测度方法。最后,新时间地理学对日常活动复杂情境的分析直观揭示了日常生活数字化转向的时空去耦合机制与破碎化、多任务、时空替代等基本特征,并提出前后台活动、ICT介导的活动束、ICT介导的秩序口袋等理解移动ICTs影响下日常活动转型的创新概念。最后,以时间地理学为基础,提出以实虚活动系统为核心的日常生活数字化转向研究框架,并从数字生活、智慧社会和安全城市等方面讨论未来研究议题。  相似文献   
106.
以提高导航数据更新效率为目的,研究了导航数据采集与更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以VS-NET为开发平台,依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数据,以ArcGIS Engine-组件式GIS作为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采用C#语言作为开发设计工具,实现了导航数据更新的操作便捷、高效、准确。本文重点介绍了系统功能设计和功能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07.
量子宇宙学,baby宇宙和虫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有根 《天文学进展》1991,9(3):182-191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
GPS车载移动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丰江帆  张宏  沙月进 《测绘通报》2007,(2):52-54,57
首先对目前移动视频监控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基于空间定位信息的移动视频监控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构造一个基于GPS与GIS的车载移动视频监控系统。详细论述该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主要功能,并对使用的关键技术进行总结和分析。最后探讨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发展前景作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