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59篇
  免费   1575篇
  国内免费   3062篇
测绘学   272篇
大气科学   82篇
地球物理   439篇
地质学   11859篇
海洋学   767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144篇
自然地理   328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309篇
  2022年   338篇
  2021年   375篇
  2020年   306篇
  2019年   386篇
  2018年   237篇
  2017年   273篇
  2016年   368篇
  2015年   402篇
  2014年   724篇
  2013年   558篇
  2012年   634篇
  2011年   733篇
  2010年   534篇
  2009年   506篇
  2008年   512篇
  2007年   481篇
  2006年   429篇
  2005年   405篇
  2004年   390篇
  2003年   355篇
  2002年   340篇
  2001年   412篇
  2000年   331篇
  1999年   431篇
  1998年   467篇
  1997年   387篇
  1996年   403篇
  1995年   409篇
  1994年   410篇
  1993年   397篇
  1992年   410篇
  1991年   347篇
  1990年   374篇
  1989年   304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3篇
  1972年   4篇
  1949年   3篇
  1946年   3篇
  1945年   3篇
  194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长江口南槽水化学特性与悬沙粘土矿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允菊  张志忠 《海洋通报》1995,14(3):106-113
对长江口南槽水沙样品作了系统的理化分析。水质的分析结果表明,南槽水质类型属碱金属和重碳酸盐型,而盐度因素在影响南槽水质化学成分中起主导作用,水质化学成即受河水又受海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72.
本文就山东省海积型硅砂资源的开发应用现状及今后进一步的开发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3.
南澎列岛及邻近海域地质地貌与灾害地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南澎列岛及邻近海域是广东沿海灾害地质因素较集中和类型较齐全的地区之一。根据野外调查资料,简要地分析了区内地质地貌以及活动断裂、地震活动、地面沉降、滑坡、地裂和沙土液化等基本特征和分布规律,同时还对区内地质灾害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4.
根据2001年7月对南黄海的大面积调查,研究了南黄海夏季pCO2的分布机制,着重讨论下层海水涌升和长江冲淡水对海-气界面CO2通量的贡献,并给出了南黄海海-气界面CO2通量。研究结果表明:夏季南黄海总体上是CO2的1个弱源,大约向大气中释放45.05×104t C。夏季南黄海表层海水pCO2分布表现出了极大的不均性,其汇区主要由长江冲淡水造成,影响区域占汇区吸收CO2的99.9%;而在源区,下层海水涌升虽然面积较小却占源区释放CO2的35.2%。可见陆架边缘海区源/汇格局的地域差异非常之特别。  相似文献   
75.
南日岛周围海域浮游植物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庆红  冯季芳 《台湾海峡》1996,15(3):280-285
南日岛1990~1991年4个季度月共鉴定浮游植物200种(包括变种、变型),隶属5门64属,硅藻种类最多,其次是甲藻;暖水性种65种,广温性种120种,温带种15种;年平均数量为263.15×104个/m3,5月最多为869.61×104个/m3,8、10月及1月依次减少。主要优势种有细齿角利藻、奇异菱形藻、中肋骨条藻、佛氏海毛藻等。文章初步分析了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相似文献   
76.
南印度洋风场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根据1950~1995年共46a的南印度洋船舶气象报资料,按1°×1°和5°×5°网格统计的海面风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分析每月各要素的等值线分布图,得出南印度洋风场季节变化不如北半球各大洋显著,但仍有较明显的季节变化,只是季节性差异较小,冬季比夏季风强盛,相应的平均风速、6级和8级以上大风频率也较大;全年风场基本相似,10°S以北为季风气候区,而其它海域信风区常年盛行东南风,40°S以南盛行偏西风。本文为船舶远洋交通运输、远洋出访和科学试验等活动,提供了较为详细的风场资料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7.
南海东北部末次冰期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南海东北部上陆坡处所取的D孔柱样进行硅藻分析,结合粒度与碎屑矿物分析结果,探讨该海域末次冰期以来沉积环境演变过程.结果表明:粒度与硅藻分析结果较为吻合,共同显示D孔柱样可分为上下两层.上表层(0~2 cm)的砂质沉积层为冰后期海进过程改造的晚更新世残留沉积层,即变余沉积;下层(2~130 cm)主要是末次冰期形成的浅海沉积.整个柱样可反映出海洋同位素MIS 4期海退至MIS 3期海进与MIS 2期海退至冰后期海进的沉积变化韵律.  相似文献   
78.
据莱州湾东部刁龙咀-龙口市海域海底表层沉积物中金的金属量测试资料,于区内圈定了6处金的金属量异常,经对该区内地质钻孔沉积物金的金属量测试分析,发现23处金的金属量异常,本文论述了这些异常的分布及特征.  相似文献   
79.
本文系根据1992年8月和1993年2月(夏、冬两季)对南麂列岛潮间带的环境本底调查以及对水质、底质、生物样监测结果的资料整理而成。调查结果表明,潮间带水质、底质除个别断面外,均处于良好状态。生物体重金属残留量全部低于全国海岸带调查时统一的标准,生态环境条件较好。  相似文献   
80.
南黄海潮流和潮余流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南黄海是一个平均深度不超过45米的陆架浅海。其独有的地理条件,使该海域潮运动独具特征。早从本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日本学者就已对黄海的潮汐进行了研究。近年来,我国、苏联、日本和南朝鲜等国学者又运用数值计算等方法进一步探讨了该海域的潮汐、潮流运动。然而,这些研究多偏重于揭示海域潮波运动的规律。对潮流的计算基本上未经实测资料校核。尤其是,对于由潮流的非线性效应所产生的潮汐余流研究甚少。为了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