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4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523篇
测绘学   167篇
大气科学   127篇
地球物理   111篇
地质学   2377篇
海洋学   241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232篇
自然地理   21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海水中镉(Ⅱ)与水合氧化钛无机离子交换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化学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是海水中元素的迁移和变化规律的探索。已经发现,这是与海水中的水合氧化物、粘土矿物和若干有机物之间的离子交换作用密切相关的。在本文中无机离子交换剂是水合氧化钛,金属元素为镉,作为这一方面系统研究工作(在这系列工作中,  相似文献   
33.
运用铀系定年法首次对南水1井珊瑚礁岩心中的两个层位进行测年,结果与~(14)C测年一致,证实在晚更新世与全新世之间存在沉积间断面。  相似文献   
34.
一种轻质硬壳海堤的断面设计和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软基堤坝易沉陷,滑移、倒塌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筑堤结构,该结构采用高强度材料作为外壳,以轻质材料放置于易沉滑的部位,以松散材料填充坝体,根据受力特性,构造要求,施工条件及抗滑稳定条件,拟解决结构断面设计的一些基本问题,并结合实例运用专业程序进行了对比计算分析,说明轻质硬壳堤坝比传统堤坝具有的更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5.
岸用光学测波仪在大浪测波中的存在问题和初步解决方法古万才(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北海中心海洋站北海市)使用岸用光学测波仪观测波浪的存在问题是:在遇到风暴潮影响出现大浪,波向朝着或背着海岸,浮筒标杆沉没波谷雨看不见的情况下(见示意图),造成在波高观测时间内...  相似文献   
36.
采用金属络合物通式模型,在IBM-PC计算机上计算了不同pH(7.5~9.5)、碱度(2.3~2.5mmol dm~(-3))和加入不同浓度的铜离子(1.0×10~(-4)~1.0mg dm~(-3))条件下,海水培养液中铜的主要化学存在形式分配的百分数。还给出了计算机程序框图和主要化学存在形式含量的百分数随pH、碱度和铜浓度变化图。  相似文献   
37.
本文考虑四阶奇异边值问题x( 4 ) =λa(t) f (t,x(t) ) ,0 相似文献   
38.
利用微滤和超滤技术研究了九龙江河口区表层水中铀及其同位素组成的粒级分布和地球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溶解态(<0.4μm)中低分子量组分(<10 000 u)占主要份额,胶体态(10 000 u~0.4μm)238U所占比例不足1%,且随盐度的增加其所占份额逐渐降低.溶解态、低分子量组分和胶体态238U的比活度与盐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正相关关系,证实它们在九龙江河口区呈现保守行为.在颗粒态(>0.4μm)中,各粒级组分238U所占份额主要受控于相应颗粒物的浓度,在盐度小于20的区域,各粒级颗粒组分238U占颗粒态的份额有如下变化次序:10~53μm>2~10μm>0.4~2μm>大于53μm,而在盐度大于30的近外海站位,该次序发生一些变化:0.4~2μm>10~53μm>2~10μm>大于53μm,最小粒级颗粒组分238U的贡献有所增加,反映了自生铀贡献的加强.九龙江河口区表层水中溶解态(包括低分子量组分和胶体态)的234U/238U)A.R.均大于1,显示出234U过剩的特征,而各粒级颗粒组分中的234U/238U)A.R.则接近于平衡值(1.0).这一现象与陆地岩石风化过程中水体对铀的淋滤释出量及234U的优先浸出有关.对232Th/238U质量比的研究显示,溶解态及其所包括的低分子量组分和胶体态的232Th/238U质量比均小于1,而颗粒态及其所包括的4个粒级组分中的232Th/238U质量比均大于1,反映了向外海输送过程中铀、钍地球化学行为的差异.  相似文献   
39.
前寒武纪—寒武纪边界处的海洋缺氧事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寒武纪—寒武纪 ( PC— C)边界处两个明显不同演化阶段的地层主要根据以下几点事区别 :1可视后生动物组合的变化 ;2化石埋藏条件的变化 ;3痕迹化石组合的变化 ;4寒武纪最早期海洋沉积物中生物扰动强度的增加。生物的这种不连续性归因于生物大量灭绝以及软体生物化石埋藏窗的关闭。有不少迹象表明埃迪卡拉动物群不断减少和有骨骼的无脊椎动物群的出现之间发生了地层超覆 ,这些迹象包括在寒武纪沉积物中发现了埃迪犬拉动物群 ,弄清了寒武纪大爆炸之前没有出现生物大量灭绝事件。另一方面 ,有人认为富营养的底层缺氧水团向上贯穿运动导致生…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