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42篇
  免费   6034篇
  国内免费   8451篇
测绘学   2090篇
大气科学   5741篇
地球物理   2987篇
地质学   30793篇
海洋学   2422篇
天文学   58篇
综合类   2894篇
自然地理   2642篇
  2024年   328篇
  2023年   1319篇
  2022年   1485篇
  2021年   1690篇
  2020年   1303篇
  2019年   1653篇
  2018年   1137篇
  2017年   1190篇
  2016年   1386篇
  2015年   1589篇
  2014年   2467篇
  2013年   2004篇
  2012年   2235篇
  2011年   2324篇
  2010年   1996篇
  2009年   1957篇
  2008年   2003篇
  2007年   1679篇
  2006年   1571篇
  2005年   1509篇
  2004年   1335篇
  2003年   1403篇
  2002年   1244篇
  2001年   1340篇
  2000年   1312篇
  1999年   1223篇
  1998年   1184篇
  1997年   1138篇
  1996年   1028篇
  1995年   997篇
  1994年   869篇
  1993年   718篇
  1992年   817篇
  1991年   710篇
  1990年   590篇
  1989年   420篇
  1988年   140篇
  1987年   83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7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7篇
  1974年   5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51.
选取钦州市7月8个重旱、13个重涝年,从天气气候角度着重对其前期冬季(12~2月)500hPa环流形势、环流特征指数以及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北太平洋海温进行对比诊断分析,发现7月旱涝年前冬大型环流已出现较大的差异,其前一年12月的极涡强度、高原高度场,北太平洋赤道海温,以及前冬(12~2月)西太平洋副高面积指数、前冬青藏高原冬季积雪的多少,在旱涝年也有明显的不同,可作为旱涝发生的前期强信号,并确定其描述指标。  相似文献   
952.
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多尺度特征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蒋建莹  倪允琪 《气象学报》2003,61(6):673-683
文中对 1998年 6月 12~ 15日长江中下游地区入汛后最强的一次梅雨锋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 ,此次暴雨是在 3种不同尺度天气系统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中高纬的双阻型和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 ,是引发该暴雨过程的大尺度背景条件 ;天气尺度的低压槽为该阶段的连续大暴雨提供了动力条件 ,它的前部存在一个低层辐合、正涡度和高层辐散、负涡度的带状区域。α中尺度上 ,该暴雨系统的垂直结构为中低层强烈的辐合和上层的辐散 ,其中心有着强烈的上升气流 ;同时在中高层 ,系统的南侧有一个高空急流强迫产生的次级环流。这种α中尺度暴雨系统的三维结构为强暴雨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动力、水汽和不稳定性条件。  相似文献   
953.
汪宝山 《四川气象》2003,23(4):2-6,23
对各气象灾种、标准以及达州各气象灾害的基本特征、时空分布特点、历史演变规律以及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并对未来10~20年内各气象灾害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造成的影响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54.
由卫星和航空磁测成果推断中国岩石圈的磁性特征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根据前人所得卫星和航磁异常解释结果,作者的综合研究表明:(1)在塔里木、四川和松辽盒地,地壳呈强磁性,至少可分为两层,上层磁化强度为1A/m,下层为2A/m或更强一些。在上述盆地中央,地幔顶部约10km厚,也是强磁性的,此外,在南中国海,地壳和地幔顶部也是强磁性的,卫星磁异常的源位于上述部位。(2)西藏高原,中国东南沿海一带以及其他一些褶皱带之下,地壳是弱磁性的,磁性层在地表以下30km以内,磁化强度约0.66A/m。特别要指出的是,在东南沿海一带,磁性层底面和莫霍面重合,而居里等温面恰在莫霍面之下,因此这个带可能是Wasilewsky PJ等提出的“莫霍面是一个磁性界面”的一例。  相似文献   
955.
杨元琴 《气象》2003,29(S1):24-27
从2000年全年林火发生地区和时间分析研究入手,指出了2000年林火发生的两大重灾区。一个是东北林区(黑龙江、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另一是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划分出了森林火灾发生的三个高冷期,即3月中下旬到4月初、5月上中旬及6月中下旬。根据2000年林火发生地区和时间特征,分析研究了森林火灾发生的天气气候背景,森林火突出现的天气形势,结合卫星云图林火监测资料,对2000年森林火灾发生的大气环流进行了天气学模型分类。  相似文献   
956.
对2002年6月28日宜春市的大暴雨进行诊断分析,并探讨了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及热力条件在这次大暴雨中的作用,总结出这类大暴雨天气预报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957.
采用TOMS大气臭氧总量格点资料 ,分析了我国东北地区近 20a臭氧的年分布特征、季节变化和总体变化趋势。得出 20世纪 80~90年代中期东北地区大气臭氧总量呈减少趋势、90年代末呈增加趋势的结论。  相似文献   
958.
论述了朝阳地区不同天气背景下 ,强对流降水回波特征、形状、时间变化、演变规律和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959.
以东北三省 5~9月大于等于10℃积温距平和水稻年景指数作为判断冷害年因子 ,用聚类分析方法将 1951~1995年划分成4类年型并进行判别分析 ,选出 19种对分类影响较大的环流特征量再进行判别。分析几个严重冷害年的环流特征量 ,得出典型冷害年的主要环流特征是 :西太平洋副高较弱 ;极涡中心位置偏南 ;亚欧及大西洋地区纬向环流较弱 ,经向环流盛行 ;前期冬季东亚槽位置偏西  相似文献   
960.
概述了2002年8月4日辽南地区特大暴雨降水过程特征 ,并对暴雨产生时的高空环流形势、主要影响系统和各种物理量场进行了诊断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