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61篇
测绘学   8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356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81.
本文通过对南京市某以建筑的沉降观测,根据材料力学理论进行高层建筑底板安全性分析,指出高层建筑安全监测主要是监测地基的变形情况。  相似文献   
382.
近场源激电及甚低频电磁法在金矿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江西临川温泉地区资料为基础,以其地球物理参数为依据,论证了用“甚低频电磁法”、“近场源激发极化法”在该地区进行岩石电性特征研究的可行性。并重点对甚低频倾角资料以及近场源激电资料进行了异常分析和解释,认为低阻高极化和高阻高极化异常与金矿化有关,是值得重视的异常;北东向构造和北西向构造交汇部位是成矿最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383.
煤层底板的损伤稳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层底板突水是影响矿井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损伤力学的研究方法,建立了裂隙岩体的损伤流变断裂力学模型。采用现场地应力测试结果和岩石力学参数,研究了开滦赵各庄矿1237工作面受奥陶纪石灰岩承压水影响的安全开采问题,并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84.
底板岩层水力学特性原位测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井下煤层底板岩层水力学特性(含单位涌水量、水压、渗透系数、裂隙导高带等)的钻孔原位测试方法,以太原市东山煤矿为例,详细给出了煤层底板石炭纪太原组和本溪组岩层的含水性态(水压、单位涌水量、渗透系数)及其奥灰水裂隙导高带等测试方法和结果,对承压水上采煤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85.
GIS软件支持下的煤矿水害预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结合山东肥城国家庄煤矿底板突水预测研究工作,系统阐述在GIS软件的空间分析、空间操作功能的支持下,以多源信息复合为核心,建立义板突水期测模型的原理与方法。  相似文献   
386.
GIS在刘桥二矿煤层底板突水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介绍GIS应用于煤矿底板突水预测方法、步骤的基础上,以皖北矿务局刘桥二矿为例,建立了预测煤层底板突水的多因素突水模式,对突水危险性进行了分区预测,取得了较好效果,为煤层底板突水预测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87.
强导(含)水隐伏陷落柱底板突水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北型煤田采场底板隐伏强导(含)水岩溶陷落柱突水以其隐蔽性强,突水速度快,水量大,破坏性强,危害严重的特点已成为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但是,受奥陶系灰岩承压水和采动应力耦合作用下的岩溶陷落柱突水机理、突水过程和突水力学规律的研究尚不够系统和完善.本文以陷落柱上覆岩层层状介质假设和剪切破坏理论方法为出发点,建立了不同水平截面形状类型的强导(含)水岩溶陷落柱突水力学模型,并确立了奥灰承压水与采动应力共同作用诱发强导(含)水陷落柱突水的临界条件,并提出了突水危险性系数对陷落柱突水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理论推导和数值分析表明,奥灰承压水和采动应力耦合作用下的强导(含)水陷落柱突水与其水平截面形状、隔水层厚度、岩石物理性质有关.当采场环境确定后,陷落柱水平截面形状则是决定其突水的关键因素,而且陷落柱水平截面形状是圆形时最容易发生突水.  相似文献   
388.
煤层底板突水的计算预测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简评现有煤层底板突水预测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老底板模型。参照采场老顶初次来压步距的构成,论述了老底板极限破除步区a的构成,得出了煤层底板穷水与隔水层、含水层自身性质及开采边界条件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利用以往突水资料预测同类或相邻工作面突水与否的反演方法,使预测结果更加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389.
板块俯冲起始是固体地球科学的重大前沿领域之一,是板块构造理论发展的关键和新方向,主要包括俯冲起始时间和机制两个关键科学问题。目前,关于俯冲起始机制存在多种模型,但根据其驱动力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自发俯冲起始和诱发俯冲起始两类,前者包括转换断层塌陷、被动陆缘塌陷和地幔柱头周缘垮塌,后者包括俯冲传递和极性反转。不论是自发还是诱发俯冲起始过程,均会产生相应的地质记录,主要包括俯冲带(SSZ)型蛇绿岩、前弧玄武岩、玻安岩和变质底板。深入研究俯冲起始的地质记录是解开俯冲起始机制的基础,更是检验俯冲起始机制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另外,通过俯冲起始的地质记录研究,可对地幔属性提供制约,揭示不同源区对大陆地壳增生的贡献,并有效恢复古大洋及相关构造单元的演化历史,进而对其动力过程提供制约。虽然地质记录是解决板块俯冲起始问题的关键,但这些记录具有碎片化、非系统性的特征。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将这些地质记录进行横向、大面积对比,从而形成系统性约束;另外,需要注意现有的地质记录和俯冲起始可能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即没有地质记录的地方不一定就没有俯冲起始。但无论如何,通过俯冲起始研究,可以深入理解特定板块的几何学、...  相似文献   
390.
准确预测底板采动破坏深度是承压水上采煤底板水害防治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对于防治水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根据山西保德煤矿的地质特征与工作面布置特点,采用高精度井-孔联合微震监测技术,对81307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开展实时监测。利用锤击方法,标定了定位参数,验证了定位精度,确保微震监测系统的定位精度能够满足防治水要求,监测期间工作面回采600 m。监测结果表明:底板破坏深度为30 m,其中在81308二号回风巷下方破坏较深,81307一号回风巷下方破坏只有15 m,工作面超前破坏距离为25 m,监测结果与相邻81306工作面利用压水试验测量的底板破坏深度基本一致。研究表明,井-孔联合微震监测技术可以获得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更好地为煤矿防治水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