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0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374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1284篇
海洋学   10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9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12.
是一种具有累积性的有害元素,是海洋监测调查中沉积物介质的必测元素之一,常用测定方法有双硫腙分光光度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等[1],前两种方法灵敏度较低,测定时一般需要预富集,操作较繁琐;后一种方法虽然灵敏度高,但仪器昂贵,对操作人员要求高.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由于灵敏度高、检出限低且线性范围宽,在的分析中日益被重视.  相似文献   
13.
14.
重金属锌,铅对菲律宾蛤仔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研究了必需元素Zn及非必需元素Pb对菲律宾蛤仔的急性毒性作用,得到Zn对其的48hLD50和96hLD50分别为147.91、16.40mg/dm^3;Pb对其的48hLD50和96hLD50分别为31.62、14.28mg/dm^3。估算得到Zn、Pb对菲律宾蛤仔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82、0.71mg/dm^3。  相似文献   
15.
几种贝壳的钙、铅、砷元素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6.
渤海湾及其附近海域沉积物中Cu,Pb,Zn,Cd环境背景值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根据渤海湾及其毗邻河口区10柱岩芯样细颗粒(<0.063mm)(GF 1983-1985年采集)中重金属含量特点,结合^216Pb年代学编年资料,用未受人类影响沉积层中元素含量,藉统计学方法获得渤海湾岩芯样中Cu,Pb,Zn,Cd的分布类型,并根据各区重金属的含量水平,用t检验法获得了渤海湾Cu,Pb,Zn,Cd的环境背景值。  相似文献   
17.
林峰  许清辉 《台湾海峡》1990,9(3):251-255
利用潮输沙量的计算方法,估算了闽江口入海口内3个断面所包围区域溶解态镉、和铜的收支平衡,从而研究了这些重金属的河口行为。  相似文献   
18.
2002~2005年在长江中下游的洪湖、固城湖和太湖分别采集了沉积物柱样钻孔,测定了总有机碳(TOC)和金属元素包括Pb,Al,Fe,Ti等,并采用210Pb和137Cs进行了近代沉积物定年。研究结果表明,洪湖钻孔平均沉积速率为0.15cm/a,固城湖平均沉积速率在0.067cm/a,太湖平均沉积速率为0.35~0.41cm/a。根据湖泊沉积物中元素与参考元素(Al,Fe和Ti)浓度和TOC的相关关系建立了回归方程,线性关系极显著(p<0.001)。根据回归方程获取了钻孔中的背景值变化,研究表明近代沉积物中金属不仅仅来源于自然的作用,而人类活动导致的累积发生时间都在20世纪70年代,从一个侧面也说明利用沉积物含量变化进行断代存在可能性。对太湖钻孔而言,其污染程度要高于洪湖和固城湖。研究结果表明近30年来洪湖和固城湖人为造成湖泊沉积物累积量在不断增加,其沉积物污染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应受到科学家和管理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西湖茶园的植物和土壤样品进行一系列的调查,以着力寻找茶叶的污染源。利用同位素技术对西湖茶园的土壤、茶叶和城区的燃煤、大气气溶胶、汽车尾气进行同位素示踪研究。研究表明,茶园土壤物质的可溶相具同源性和残查态偏于多源性。清洗后的茶叶含量显著降低,但其同位素组成不发生明显改变,显示出茶叶中的与叶面空气沉降物中的同源。不同介质同位素对比值平均值呈现表土、大气(气溶胶)、煤的w(206Pb)/w(207Pb)与茶叶趋于相近,汽油低之;表土、大气(气溶胶)、汽油的w(208Pb)/〔w(206Pb)+w(207Pb)〕与茶叶趋于相近,煤略高之。不同区域茶叶物质具同源性,与种植的农业地质背景无关。在煤燃烧、气化过程中,Pb进入大气,通过大气沉降或被茶树吸收或附着在茶叶叶面;汽车尾气的排放是茶树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Central Fujian Rift is another new and important volcanogenic massive sulfide Pb-Zn polymetallic metallogenetic belt.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material genesis and mineralization period of Meixian-type Pb-Zn-Ag deposits, S and Pb isotope analysis and isotope geochronology of ores and wall rocks for five major deposits are discuss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composition of sulfur isotope from sulfide ore vary slightly in different deposits and the mean value is close to zero with the 834S ranging from -3.5‰ to +5.6‰ averaging at +2.0‰,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sulfur might originate from magma or possibly erupted directly from volcano or was leached from ore-hosted volcanic rock. The lead from ores in most deposits displays radioactive genesis character (206pb/204pb〉18.140, 207Pb/204pb〉15.584, 208pb/204pb〉38.569) and lead isotope values of ores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wall rocks,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lead was likely leached from the ore-hosted volcanic rocks. Based on isotope data, two significant Pb-Zn metallogenesis are delineated, which are Mid- and Late-Proterozoic sedimentary exhalative metailogenesis (The single zircon U-Pb, Sm-Nd isochronal and Ar-Ar dating ages of ore- hosted wall rocks are calculated to be among 933-1788 Ma.) and Yanshanian magmatic hydrothermal superimposed and alternated metallogenesis (intrusive SHRIMP zircon U-Pb and Rb-Sr isochronal ages between 127-154 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