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8篇
  免费   2012篇
  国内免费   4957篇
测绘学   1062篇
大气科学   563篇
地球物理   760篇
地质学   9424篇
海洋学   613篇
天文学   60篇
综合类   499篇
自然地理   546篇
  2024年   128篇
  2023年   438篇
  2022年   447篇
  2021年   588篇
  2020年   529篇
  2019年   685篇
  2018年   609篇
  2017年   571篇
  2016年   628篇
  2015年   699篇
  2014年   849篇
  2013年   681篇
  2012年   801篇
  2011年   678篇
  2010年   590篇
  2009年   524篇
  2008年   509篇
  2007年   512篇
  2006年   491篇
  2005年   357篇
  2004年   309篇
  2003年   222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5篇
  1972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太平洋铁锰结壳铅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已有研究表明大洋中溶解的铅(Pb)来源于陆源物质,但是,对Pb进入大洋的途径争议很大。为此分析了取自中太平洋两块铁锰结壳样品的Pb同位素组成,获得了整个新生代的中太平洋Pb同位素演化历史。结果表明这两块结壳的Pb同位素随时间的演化曲线与中北太平洋沉积物岩心LL44-GPC3中风成碎屑的Pb同位素演化曲线相似。证实该区深水中的天然溶解铅主要来自风成粉尘,并且50Ma之前中太平洋中溶解Pb同位素组成主要取决于源自美洲的风成粉尘的输入,40Ma之后主要取决于源自亚洲的风成粉尘的输入。  相似文献   
62.
以灰树花发酵菌丝体为原料,经过提取分离纯化得到1种水溶性多糖GF4F1,经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甲基化、红外光谱(IR)以及核磁共振波谱(NMR)等分析表明,该多糖是1种β-1, 3/1,6-葡聚糖,且小鼠体内实验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在1mg/kg时,对小鼠抑制率为67.3%。  相似文献   
63.
一句话新闻     
根据华南滨海砂矿的分布特征和近岸浅海表层重矿物高含量点和异常区,可将华南近岸海域划分四个浅海找矿远景区:广西近岸海域锆石-钛铁矿远景区,雷州半岛东西海域锆石-金红石独居石远景区,海南省东南海域钛铁矿-锆石远景区,阳江-吴川近岸海域独居石-磷钇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64.
本文通过古生物地层法和^10Be法测年。确定了多金属结核三个生长世代的年龄。并联系当时发生的重要古海洋事件,探讨了大洋多金属结核的生长历史.  相似文献   
65.
TOPEX/POSEIDON(T/P)卫星高度计数据信息中存在周期成分混淆问题.对其中的一类混淆引入差比关系方法对混淆的分潮进行分离.卫星轨道交叉点资料包括升轨和降轨资料,资料量比沿轨点资料多1倍,经分析发现:在已有为期6a多的观测资料时间序列中,在沿轨处混淆的分潮如K1和SSA在交叉点处不再混淆,可以直接分离.因此首先对交叉点资料进行调和分析.然后由交叉点的分析结果得到分潮间的差比关系,处理到相近的沿轨点处,从而得到沿轨点的调和常数.用引入差比关系方法,对西北太平洋海区6a多的T/P卫星高度计资料进行了潮汐分析,并与沿岸及岛屿验潮站资料进行了比较,所得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66.
The sea surface height anomaly (SSHA) and geostrophic circulation in the South ChinaSea (SCS) are studied using TOPEX/POSE1DON (T/P) altimetry data. The SSHA, which is obtained after tidal correction based on the tidal results from T/P data, is predominated by seasonal alternating monsoons.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SSHA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SCS is positive in spring and summer, but negative in autumn and winter.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SSHA in the SCS can be approached with the sum of tidal constituents SA and SSA. The geostrophic circulations in the SCS ar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sea surface dynamic topography, which is the sum of SSHA and mean sea surface height.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circulation in the upper layer of the SCS is generally cyclonic and notably western intensified during autumn and winter, while the western intensification is weak during spring and summer. It is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Kuroshio intrudes into the northeastern SCS throuth the Luzon Strait in winter. But ther  相似文献   
67.
深水钻井中浅水流灾害问题及其地球物理识别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深水钻井中,浅水流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中国正在进行深水油气勘探,十分有必要开展这方面的地质灾害研究。介绍了浅水流的形成机制及地球物理特性。目前用于识别和预测浅水流的手段有测井和反射地震两大类方法。主要介绍了几种用于参数提取的地震反演方法,如传统Dix反演、叠后振幅反演、层析反演、叠前振幅反演等。  相似文献   
68.
中国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2005年11月至2006年3月)期间,测定了南极普里兹湾海域5个站位的从表层至150 m水深的不同层位水样中溶解态和颗粒态234Th,238U的放射性比活度以及颗粒有机碳.利用234Th/238U在上层水体中的不平衡,计算了南极普里兹湾上层水体中234Th的平均停留时间和输出通量.结果显示,随着纬度的增加,上层水体中颗粒态和溶解态234Th的平均停留时间总体趋向减小,并在中纬度站位出现了最低值,分别为1~8和29~48 d,而颗粒态和溶解态234Th的输出通量则在中纬度站位出现了最大值,分别为21~38和26~39 dpm/(m3·d).运用箱型清除模式,利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估算了各水柱中从真光层底部输出的POC通量,平均值分别达到104.7 mmol/(m2·d)(E法)和120.6 mmol/(m2·d)(B法),表明南极普里兹湾夏季存在很高的新生产力,它将会对该海域碳的生物泵过程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9.
热流特征是研究天然气水合物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地质环境下的天然气水合物的热流特征不尽相同。天然气水合物的热流分布主要受地壳年龄和沉积作用、地形及断裂构造和流体迁移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70.
首次对采自青岛即墨WN部两个深钻孔中新鲜玄武岩样品进行Rb-Sr同位素测年,测定年龄值为65.77±13.6Ma。认为该年龄值代表了胶莱盆地东南缘基性火山熔岩喷发的时代上限,对于整个胶莱盆地中基性火山岩的划分和对比具重要的年代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