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14篇
  免费   2865篇
  国内免费   3525篇
测绘学   500篇
大气科学   1781篇
地球物理   2265篇
地质学   11237篇
海洋学   827篇
天文学   53篇
综合类   1424篇
自然地理   2217篇
  2024年   139篇
  2023年   489篇
  2022年   593篇
  2021年   663篇
  2020年   522篇
  2019年   705篇
  2018年   498篇
  2017年   496篇
  2016年   547篇
  2015年   623篇
  2014年   1073篇
  2013年   786篇
  2012年   930篇
  2011年   1035篇
  2010年   911篇
  2009年   947篇
  2008年   1014篇
  2007年   768篇
  2006年   771篇
  2005年   693篇
  2004年   573篇
  2003年   689篇
  2002年   591篇
  2001年   539篇
  2000年   423篇
  1999年   420篇
  1998年   430篇
  1997年   341篇
  1996年   401篇
  1995年   396篇
  1994年   289篇
  1993年   230篇
  1992年   208篇
  1991年   143篇
  1990年   128篇
  1989年   116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8篇
  1975年   6篇
  1974年   5篇
  194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4 毫秒
991.
对喜马拉雅地区地壳热状态的初步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考虑放射性热源,采用非线性稳态有限单元法估算了喜马拉雅地区地壳的温度分布和地表热流值。 喜马拉雅山南、北有不同的地壳温度结构,南部等温线比较均匀,地表热流值低于1.5HFU;北部地表下20公里以上等温线成密集型分布,20公里以下成环状分布,地表热流值从1.5HFU至2.1HFU。根据等温线圈出西藏南部地区地壳内可能存在局部熔融的部位,并与其他地球物理资料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992.
本文根据中国东部陆缘地区--郯庐断裂带两侧地壳与上地幔结构和综合地球物理场特征,阐述了其与一串含油气裂谷型盆地的分布规律,并讨论了其沉积和演化。 结果表明:这一系列含油气盆地,分布在上地幔顶部的隆起地区,均具有异常的地球物理场特征。这些盆地中有着巨厚的中、新生代的沉积,具备了良好的生油与储油条件。它们的形成与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运动密切相关,并且受着深部地幔物质运移的制约。  相似文献   
993.
喜马拉雅山北部地区的地壳结构模型和速度分布特征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1981年西藏南部喜马拉雅地区的人工地震测深资料进行了震相对比,分辨出t1、t2、t3、t4、t5和t6六组地壳中和莫霍界面的反射波,并用理论走时曲线、绘制速度曲线图、射线跟踪和综合地震图等方法得到了主测线(PP)上各地段的地壳结构模型。初步结果表明,该地区地壳西段较薄(约73公里),东段稍厚(约77公里),平均总厚度约为75公里。地壳的平均P波速度约为6.2-6.3公里/秒。 地壳为高低速相间的多层结构。在中上部有一低速层,其厚度为数公里,速度为5.6-5.7公里/秒,与上层速度差为0.5-0.6公里/秒。低速层在测线东段比较肯定,在西段则不甚明显。结合藏南定日、岗巴一线有强烈水热活动的事实,低速层的存在可能意味着地壳中存在部分熔融的高温物质。下部地壳的速度为6.7-6.8公里/秒,且比较均匀。从莫霍面反射波的特征来看,在紧靠其上方可能有一个速度反转带,其厚度亦为数公里。上部地壳的结构在横向上有较大的差异,这说明在地质历史上,西藏特提斯带曾经历过强烈的地壳变动。  相似文献   
994.
中国琼雷地区玻璃陨石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Qionglei tektites from South China are described in the present paper. 12 samples of Qionglei tektites have been determined for major and minor elements such as A1; Ba, Ce, Co, Cr, Cs, Eu, Fe, Gd, Hf, La, Mg,Na, O, Rb, Sb, Sc, Si, Sin, Ta, Tb, Th, U, Yb, etc. by NAA techniques. The family to which the tektites belong correlations between main oxides and SiO2, relative REE abundances, REE distribution patterns, Th/U ratios, and their bearing on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and genesis of Qionglei tektite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95.
岩溶地区合理开发资源与防治地质灾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地球上,自然灾害间存在着关系链,包括气候灾害与地质灾害间关系链,地质灾害与生物灾害间关系链,以及地质灾害间的关系链,不合理开发所有资源,都会诱发灾害,因此,讨论合理开发资源并防止诱发地质灾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96.
菏泽地区出口花生产量与气象条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伟英 《山东气象》2001,21(1):27-28
用正交多项式分离出菏泽地区花生气象产量,并与本地气象要素进行相关分析,从而初步揭示了花生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为科学指导生产,提高花生产量提供了气象依据。  相似文献   
997.
中国(USTC)和法国(CRPG)两个实验室测定了苏皖地区地幔橄榄岩捕虏体全岩的锇同位素组成,结果187Os/188Os=0.119~0.129(USTC,n=25,n为样品数,下同)和0.117~0.131(CRPG,n=17).大部分样品的Os同位素组成(<0.1290)呈亏损特征,Os同位素组成与主量成分之间有线性相关性.用187Os/188Os-Al2O3代用等时线法获得的模式年龄为(2.5±0.1)Ga(USTC)和(1.9±0.1)Ga(CRPG),为晚太古代-早元古代.样品组中最低的187Os/188Os比值为0.119(USTC)和0.117(CRPG),相应的Re亏损模式年龄为1.1Ga(USTC)和1.4Ga(CRPG),为中元古代.锇同位素模式年龄表明苏皖地区新生代玄武岩中包含的地幔橄榄岩捕虏体具有古老的形成年龄(早元古-中元古代),它们是经过显生宙岩石圈地幔减薄作用后的残余地幔的碎片,而不是显生宙"置换作用"中产生的新生地幔.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对红山铜矿普查区角砾岩产出的地质环境、火成角砾岩体形态产状规模和角砾岩的岩石学、蚀变与矿化特征的研究,运用作者十多年来摸索、完善的“古水热活动区成矿”和“三阶成矿”理论,大胆提出该区成矿活动规模有限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9.
本文对发生在2004年8月13日德令哈地区的大雨天气,从环流背景、中小尺度天气系统、水汽、热力条件和动力机制以及地形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造成大雨的内在机制,是一次大环流形势调整后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与新疆东移冷空气在副高边缘交汇时低涡辐合带强烈发展,激发了前期堆积的不稳定能量,同时中尺度天气系统的发展为大雨提供了水汽、能量和动力条件,并在综合分析基础上,总结出了大雨天气的预报要点。  相似文献   
1000.
本通过对青海省海北地区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的初步分析,利用土壤水分基本观测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了可能影响土壤水分变化的因子筛选,分析了青海省海北地区土壤水分含量的年际及季节内的变化,并建立了该地区春季解冻时土壤水分预测模式、土壤解冻后-5月下旬土壤水分预测模式、夏季土壤水分预测模式,经业务应用检验,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