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28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长江下游湖泊水生植物现状及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研究水生植物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可为富营养化湖泊的生态修复提供重要科学依据.通过对长江下游10个不同营养水平湖泊的水生植物群落组成和环境状况进行野外调查,研究了长江下游湖泊主要水生植物分布状况及水环境因子对水生植物分布的影响.调查发现长江下游10个代表性湖泊主要水生植物共计6科7属11种,主要生活型为沉水植物.水生植物群落组成与环境因子的冗余分析结果显示,总氮、pH值和水深是显著影响这些不同营养水平湖泊水生植物分布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52.
长江下游?南黄海地震带位于华北地震区东南部,带内地震主要受长江下游和南黄海海域内一系列断裂的控制,以中强地震活动为主,是地震活动较强的地区。本文充分利用了该带最新的区域地震台网资料,历史地震复核资料以及地震构造等资料,统计和计算了b值、V4和中小地震能量密度值,探讨了带内b值空间分布与历史强震、中小地震能量密度值空间分布的关系,进一步研究了长江下游?南黄海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特征。通过本文的研究,获得了长江下游?南黄海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为概率危险性分析提供计算参数;探讨了该带未来百年地震发展趋势,初步判定了该带潜在地震危险区,为地震活动中长期预测提供参考依据和方法;其研究结果对地震区划、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活动中长期预测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3.
1936年,施昕更与何天行等考古专家在浙江省余杭县良渚镇出土文物中发现了古文化遗址——良渚文化遗址。良渚文化遗址广泛分市在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的广大地区,  相似文献   
54.
作者通过对下扬子盆地的发展演化序列,盆地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及其油气成藏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经综合研究分析,认为下扬子盆地发展演化历经了古生代海相沉积成盆期和中新生代陆相堆积成盆期两个截然不同的地质历史阶段。原海相沉积盆地的雏形于中生代印支—燕山运动期间即遭破坏、解体,局部地区保留了某些原海相沉积盆地的残块。由于地质构造作用影响或是因原岩固结作用而散失了有效的排烃能力,故不具备有效的油气保存和储藏的可能。在原海相盆地解体之后出现的中新生代地质构造和沉积建造完全不同于海相盆地的中新生代陆相堆积盆地,其具有独立的生油储蓄组合,是油气成藏的有利的地方。文章还阐明了部—庐断裂带和江—绍断裂带,作为区域地质构造的骨架,它们始终扮演了控制下扬子盆地发展演化全过程的角色,其构造背景与盆地演化背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5.
我国早期航海的主人翁,是《礼记·王制》所说的“东夷”、“南蛮”。春秋时期,长江下游,即太湖流域的吴国、杭州湾沿岸、钱塘江流域的越国,济水流域、山东半岛的齐国都建立了"舟师",也就是我国最早的海军。  相似文献   
56.
2002年夏季东亚地区环流20—30 d主振荡型延伸期预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杨秋明  李熠  宋娟  黄世成 《气象学报》2012,70(5):1045-1054
用2002年3-9月逐日东亚地区850 hPa经向风场资料建立主振荡预测模型(POP),对影响长江下游地区强降水过程的主要低频经向风场(20-30 d时间尺度)的时空变化进行10-30 d延伸期独立预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夏半年135次预测中提前20 d预报的相关预报技巧在0.50以上,很好地预报了夏季3次强降水过程对应的经向风的低频变化过程.对20-30 d振荡显著的多年资料预报试验表明,这些预测模型是预报低频环流时空演变的有效工具,对于提高未来3-4周长江下游强降水过程的预报准确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7.
《地图》2007,(4):102-103
从这张图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安庆有着良好的经济、文化基础和对外交流环境。  相似文献   
58.
长江下游航道动态数字图形库的建立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长江、数字航道作为数字中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使长江的开发、利用及规划、管理产生质的飞跃。长江航道动态数字图形库是建立各类航道管理信息相关属性的有效载体,它的建立必将催生长江航道信息管理系统,成为获取、存取、编辑、处理、分析和显示航道管理动态数据的决策支持,文章就建立长江下游航道动态数据库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9.
长江下游旱涝与夏半年欧亚环流30~60天振荡的年际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秋明 《气象学报》2001,59(3):318-326
对 2 5a(1 971~ 1 995年 )逐候东半球热带外 50 0 h Pa高度距平场进行小波分析和旋转主成分分析 ,研究了 30~ 60 d低频振荡的时空变化及其与长江下游夏季旱涝和暴雨频数年际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 :6~ 1 0月欧亚型 (EU)低频振荡强度与长江下游暴雨频数成显著负相关 ,同时 ,提出了能揭示变量间非线性关系的对比函数分析 (CFA)方法 ,发现当 5~ 8月西太平洋型 (WP)低频流型偏强时 ,长江下游暴雨频数增加 ,容易发生洪涝 ;反之 ,无明显影响。仅当前期 3~ 5月南亚大陆型偏强时长江下游降水量偏少 ,而 3~ 5月南亚大陆型偏弱时暴雨频数明显增加。因此 ,长江下游旱涝与低频流型异常之间同时存在线性和非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60.
长江下游港口体系的职能结构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曹有挥  毛汉英  许刚 《地理学报》2001,56(5):590-598
根据1965-1996年完整系统的港口贷种分类统计资料,运用货种区位商,港口分工系数和R型因子等分析技术,对长江下游港口体系职能结构的基本特征,动态变化及其优化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目前以3个类型4个亚类型为基本特征的职能分工体系已初步显现,但有些大型港口与中小型港口之间职能雷同及有些中小型港口专业货种偏多的现象较为突出。(2)近30年来,各港之间的货种差异逐步缩小,职能趋同的现象确实存在。(3)今后港口体系应逐步形成以上海港为中心,南京港为次中心的多组群,多功能,多层次,多数型的现代职能分工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