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4篇
  免费   460篇
  国内免费   826篇
测绘学   127篇
大气科学   299篇
地球物理   226篇
地质学   2043篇
海洋学   31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02篇
自然地理   514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81.
长江河口及其水下三角洲晚第四纪地层和环境变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笔者系统地研究了长江河口地区的晚第四纪地层。长江三角洲前缘区晚第四纪地层可划分为上更新统上段中部、全新统下部、全新统中部和全新统上部。上更新统顶部地层缺失。前三角洲区晚第四纪地层齐全,无缺失。武木冰期晚期,现今的长江河口和大陆架均出露成陆,古长江在大陆架外缘入海。15000aB.P,海面上升,海水逐渐向大陆架上部侵入;12000—10000aB.P,海水沿谷地侵入;6000aB.P,长江人海口在扬州、镇江附近。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强,长江流域水土流失加剧,人海河口不断外移,并以南岸边滩推展,北岸沙岛并岸的形式使河口不断束狭,逐渐形成现今长江口三级分汉四口入海的态势。  相似文献   
82.
中条山—塔儿山成矿带属滨西太平洋成矿域华北断块金、银、铜、铅、锌、锰、铝土矿、金刚石成矿区中的3级成矿带,其中包括2个成矿系列、7个成矿亚系列和11个矿床式。2个成矿系列具有成矿世代的“双层性”、成矿物质来源的二元性、成矿作用的三阶段和矿化带展布与地质构造单元的趋近性等一系列特征  相似文献   
83.
由于江水和人类活动,引发长江崩塌、淤寒、洪涝和污染等灾害。研其原因主要为水动力改变;自然环境变化;人为破坏。整方案应采取治沙,营造“森林水库”;治水,按水动力学运动规律,用蓄、疏堵等手段综合治理;治污,要彻底根治污源;养殖,大力发展养殖业,促使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84.
本文从矿化 特征和各种地质体中元素的分布分配特入手,总结了该区的成矿地化背景,成矿进修生,矿前景及找矿标志,认为该区具有寻找大型-超大型锑、金矿床的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85.
86.
论川滇黔铅锌成矿带矿床与构造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论述了我国著名的川滇黔铅锌成矿带的矿床及矿体形态产状与构造的关系,得出构造分级控矿的结论。并首次提出川滇黔铅锌成矿带碳酸盐岩型层控矿床的形成机制,是赋存在有利的岩相岩性地带的分散元素,在后期的构造运动过程中,在封闭高压环境铅锌活化迁移,在开放低压环境沉淀富集。因此在矿床生成的诸多因素中,构造是起主导作用的。  相似文献   
87.
银昆构造成矿带是亚洲巨型SN向构造成矿带-东亚-中亚壳体过渡区构造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特点是:①含矿的普遍性;②成矿物质的多元性;③成矿作用的多期性;④矿床的多因复成性。  相似文献   
88.
长江中下游及邻区区域铅同位素组成背景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振东  单光祥 《地质学报》1996,70(4):324-334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长江中下游及邻区区域各类地质体铅同位素组成背景。研究表明:区域各类地质体铅同位素组成特征是受原始地幔的不均一性、壳幔交换的动力学过程、层圈铀、钍、铅丰度及作用发生的时间等诸因素控制,为此,通过区域铅同位素背景的研究可以为地球化学分区、示踪物质来源及区域成矿预测提供有意义的信息。  相似文献   
89.
近500年长江中游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文兰  叶愈源 《水文》1996,(5):19-23
根据历史文献和器和测资料重建的气温和旱涝序称,对长江中游自1480年以来的气候变化进行了初步的诊断研究。  相似文献   
90.
武夷山高溪和富城花岗岩体地球化学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从成矿地质条件分析,武夷火山铀成矿带中的主要铀矿床的共同点是都具有花岗岩基底岩石。选择富城和高溪两花岗岩体进行地球化学研究。这两个岩体均为复式岩基,其主体岩石都形成于印支晚期(高溪:214.6Ma;富城:203~226Ma)。岩体中的长石为微斜长石;黑云母为铁云母和铁叶云母。岩石化学表现为富硅、偏碱和铝过饱和的特征。微量元素Co、Ni、Cr、Sr、Ba含量和Sr/Ba比值较低,Rb、Nb、Pb、Zn的含量和Rb/Sr比值高。稀土总量较高,轻稀土富集,轻、重稀土的比值高,并有强烈的铕亏损。高溪和富城两岩体的初始锶同位素组成高(分别为0.71239和0.7198),钕同位素组成低(-6.62~-12.84),这些表明高溪岩体属改造型花岗岩。两岩体中活性铀的比例高,特别是在蚀变作用中活性铀的比例增加。铅同位素追踪研究表明,在蚀变过程中岩体中的铀发生了大量的丢失。矿石铅同位素和岩体铅同位素都位于造山带的演化线附近,且矿石铅、火山岩铅、花岗岩铅及基底变质岩铅同位素组成呈线性关系,据此认为高溪和富城花岗岩体分别是形成570和6722矿床主要铀源体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