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6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206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97篇
地质学   820篇
海洋学   54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192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通过对155个铸体薄片的详细观察,并对每个薄片进行了点计分析,结合扫描电镜、电于探针和X衍射等分析结果,详细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乌兰格尔隆起南坡三叠系石盒子组储集层的成岩孔隙特征,并且分析了影响孔隙演化的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利用点计分析结果定量一半定量研究了本区三种不同类型储集砂体的孔隙演化历程,指出富含石英的砂岩为本区相对较好的储集岩类.  相似文献   
92.
延-怀盆地新构造与地震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延-怀盆地属新生代断陷盆地。本文据第四纪沉积、地貌特征、地球物理和历史地震等资料,对本区之新构造划分为六个类型,又根据每个类型的活动程度,结合新、老构造格局和地震活动性,对本区地震活动趋势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3.
94.
佳木斯隆起带乌拉嘎断裂西缘成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地质特征 1.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以前寒武纪变质岩及自垩系地层为主,古生界地层极少。区内已知金林林场金矿化区及腰乌拉嘎金矿点都赋存在古元古界东风山群红林组混合岩地层中,部分混合岩为含金石英脉围岩。  相似文献   
95.
一、地质环境 嘉荫坳陷位于老爷岭地块之佳木斯隆起带上的太平沟隆起的西缘,属中生代呈近南北向展布的火山断陷盆地。西部为伊春一延寿地槽褶皱带之五星——关松镇中间隆起带上的结烈隆起。坳陷东缘分布有平顶山构造蚀变岩型金矿、连珠山蚀变岩型金(锑钨)矿、小结烈河蚀变岩型金矿点及南段金矿点等。  相似文献   
96.
论四川盆地地下卤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四川盆地地下卤水资源储量大,卤水浓度较高,并含有I、Br、K、Li等多种有用组分。地下卤水多沿构造隆起部位富集,并具有天然气和卤水同层的特点。指出目前对地下卤水开发利用发展不均的现状,以及多以制盐为主,开发利用单一等现象。提出深化对地下卤水资源量的评价,加强对地下卤水综合利用的研究,组成跨行业的开发实体等建议。  相似文献   
97.
南秦岭佛坪隆起的成因探讨——构造解析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佛坪隆起基底及其周围地区构造面理和线理的系统测量和统计,恢复其古应力场,揭示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分布规律,进而探讨佛坪隆起的成因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佛坪隆起主体及其北部龙草坪隆起区外围地层中的构造片理呈外倾的封闭环状展布,结合古构造应力场分析,证明佛坪基底抬升主要生成于穹状隆起,这种穹状隆升与该区岩浆侵入活动密切相关。综合区域构造解析与古应力场分析表明,佛坪穹隆是在早期近垂向的穹状隆升的基础上,叠加了后期南北向挤压构造才奠定了其基本构造面貌。  相似文献   
98.
北大巴山凤凰山基底隆起晚中生代构造隆升历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采自于北大巴山凤凰山基底隆起8个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分析和热历史模拟表明,凤凰山基底隆起陆内造山运动结束后的隆升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2个阶段:早白垩世中晚期(135±5~95±5 Ma)缓慢隆升,晚白垩世(95±5~65±5 Ma)快速隆升。大巴山北缘韧性剪切带黑云母40Ar/39Ar坪年龄证实大巴山北缘中晚侏罗世(165.7±1.9 Ma~161.2 Ma)存在快速隆升剥蚀,其与大巴山强烈陆内造山作用阶段有关; 早白垩世中晚期缓慢隆升代表了陆内造山结束后的稳定阶段; 晚白垩世快速隆升为一次区域性隆升事件,在秦岭、大别和武当等地区均有反映,隆升过程中伴随着强烈的伸展垮塌作用,沿秦岭造山带发育一系列伸展断陷盆地。区域对比分析表明,凤凰山基底隆起隆升历史与黄陵、汉南地块接近,但与武当地块存在明显区别,反映了秦岭造山带的不均一隆升过程。南大巴山前陆带1个样品的热史模拟结果显示,南大巴山前陆带自早白垩世以来与凤凰山基底隆起经历了一致的隆升过程。  相似文献   
99.
第四纪洞庭盆地赤山隆起与安乡凹陷升降运动的沉积记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地表地质调查和钻井资料,对第四纪洞庭盆地南部赤山隆起及其西侧安乡凹陷的沉积和地貌特征进行研究,进而探讨二者的升降过程。赤山隆起为居于洞庭盆地南部的小型抬升断块,主要受东、西边界正断裂所控制,长约18 km,宽4~5 km。隆起内早更新世汨罗组和中更新世新开铺组、白沙井组组成多级阶地。安乡凹陷内充填200~300 m厚的河流和湖泊相沉积,自下而上依次为早更新世华田组、汨罗组,中更新世洞庭湖组,晚更新世坡头组,全新世湖积、冲积等。地貌与沉积特征表明,早更新世—中更新世中期赤山隆起总体表现出抬升期与稳定期交替的脉动式抬升,而安乡凹陷则表现出缓慢与快速沉降交替的幕式沉降特征;前者构造较稳定期和构造抬升期分别对应于后者缓慢沉降期和快速沉降期。中更新世晚期二者因区域构造反转而整体抬升并遭受剥蚀。晚更新世—全新世安乡凹陷在拗陷背景下接受沉积。上述第四纪早期赤山隆起脉动式抬升与安乡凹陷幕式沉降的对应关系,为洞庭盆地与周边隆起的盆—山耦合过程提供了约束,同时暗示盆地断陷活动可能与地幔上隆导致中地壳物质自凹陷向周边迁移有关。  相似文献   
100.
对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嫩江组剖面进行厘米级刻画,分析其为一套深湖相与滨浅湖交互相沉积。在滨浅湖交互相沉积段,水体频繁波动,且波动幅度大。根据颜色、岩性将嫩江组一段地层划分为34个米级旋回,Fischer图解分析将米级旋回归并为11个五级旋回和2个四级旋回。剖面中发育的介形虫灰岩、白云岩结核和火山灰层在松科1井嫩江组一段连续取心中都有响应;剖面和井的Fischer图解对比发现,第15个旋回开始到第25个旋回结束,松辽盆地沉积中心向西北方向迁移,且可能伴随着盆地东缘的抬升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