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3篇
  免费   284篇
  国内免费   478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104篇
地球物理   174篇
地质学   914篇
海洋学   544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05篇
自然地理   10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2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7篇
  1943年   2篇
  1936年   1篇
  1927年   1篇
  19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藏北申扎一带下奥陶统拉塞组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吉林省地质调查院在进行1:25万《多巴区幅》区域地质调查时,在西藏北部申扎县一带首次发现一套富含北方珠角石动物群Armenoceras sp.,Wutinoceras sp.,Discoactinoceras multiplerum Kobayashi,Adaomsoceras sp.,Sactoceras sp.,Ordosoceras sp.,Oncoceratida,Ormoceratidae,? Curtoceras sp.,Ormoceras sp.,Liulinoceras sp.,Deiroceras cf.globsom Zholt et Shen及腕足类、牙形刺、苔藓虫、海百合茎等化石的海相碳酸盐岩地层。该地层的岩石组合特征及生物群面貌与区内已知的地层存在明显的差异,其地质时代也明显早于区内已知的其它古生代地层,故建立下奥陶统拉塞组。  相似文献   
62.
在开展藏北多巴区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时,在申扎地区永珠-雄梅-果芒错一带发现了一套沿永珠蛇绿岩带(?)分布,岩性特征及成因环境较为特殊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地层,建立了日拉组及日拉组索尔碎屑岩单位。  相似文献   
63.
大兴安岭北部砂宝斯金矿床控矿因素及成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砂宝斯金矿床产于中侏罗统陆相碎屑岩中,共有6条矿脉,走向近SN。矿床的形成经历了4个成矿期和6个成矿阶段。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砂岩和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金矿体严格受SN和NNW向断裂控制,围岩和侵入岩参与了成矿作用。矿石Pb、S、H和O同位素分析和成矿温度研究表明,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岩浆和地层,成矿溶液是岩浆热液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成矿温度为200~230℃,属中低温蚀变砂岩型。  相似文献   
64.
徐辉龙 《华南地震》2003,23(4):24-36
1995年日本新泻北部M6.0地震发生在新泻地震空区的东部边缘.由于此次地震震源较浅(10 km),造成了55栋房屋倒塌、165栋房屋半倒.通过计算倾倒墓碑的地震矩,对本区地震烈度进行了分析,发现烈度6度区(据日本JMA度)为一覆盖面积6.1×1 km2,呈NNE-SSW向分布的条带,表明震中区的冲积平原下存在一条隐伏断层.震中区地下水的温度、电导率和Cl-浓度等异常区与呈线性分布的6度烈度区大致吻合,也有力地证明了震中区下面存在一条隐伏断层.这次地震可能是由高压型热水系沿隐伏活动断层喷溢引起.带着高温的高压热水降低了岩石的断裂强度,从而触发了地震.  相似文献   
65.
辽东湾北部浅海区泥沙输送及其沉积特征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苗丰民  李淑媛 《沉积学报》1996,14(4):114-121
根据实测资料,本文定量分析了辽东湾北部泥沙输送及其分布,并对辽河三角洲沉积区划作了初步讨论。研究表明本区泥沙以纵向搬运为特征。双台子河以西来沙和辽河西水道入海泥沙是区域东部拦门沙体和浅滩发育的主导因素。汛季大潮期,泥沙自西向东运移落淤在河口及毗邻浅水域;小潮期,泥沙除向东扩散外,大部泥沙向海方搬运。调查区可划分六个现代沉积作用区,即潮坪沉积区、辽河水下三角洲细粒沉积区、河口沙洲沉积区、波浪潮流冲蚀沉积区、河口冲积沉积区以及潮汐水道沉积区。  相似文献   
66.
论证了发育在内蒙古北部锡林浩特-苏尼特左旗南-二道井一带的中古生代俯冲-碰撞造山带,划分出5个二级构造单元.它们是:混杂岩带、前陆变形带、磨拉斯盆地、岛弧闪长岩带和同碰撞花岗岩带.造山带的演化可分为俯冲时期(500~400Ma)和碰撞时期(400~320Ma).造山带的形成使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在晚泥盆世拼合,磁撞缝合线位于二道井-查干乌拉-红格尔一线.  相似文献   
67.
巴基斯坦北Potwar形变区地震的震源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巴基斯坦北Potwar形变区是西北喜马拉雅褶皱逆冲带前陆区的一部分,绘制了该区的地震活动性图. 与相邻地区比较,该区地震并不活跃,没有显示出与地表地质构造相关的清晰地震活动图象. 做出了4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结果表明,有3次地震是左旋走滑断层活动,另一次地震是逆断层活动. 地震震源机制解的P轴方向为NW-SE和NE-SW. 现今的构造形变很可能也包括基底的形变.   相似文献   
68.
辽宁夏季气温降水气候分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聚类分析方法,以气候平均为辅,对1961~2000年辽宁53个测站的夏季气温和降水资料进行标准化处理,并根据各站之间的相关程度差异和气候特点,对辽宁夏季平均气温和平均降水进行气候分区。结果表明:辽宁夏季气候特点为,降水东部多西部少;气温中北部偏高,南部沿海凉爽。  相似文献   
69.
简要叙述了柳林泉域岩溶地下水水文地质结构,明确了奥陶系上马家沟组为最主要的含水层,通过对柳林泉水及泉域内“奥灰”钻孔水质分析化验资料的主要水化学特征进行对比,确定了柳林泉南北两岸的补给来源不同,南岸来自东部子系统,北岸来自北部子系统。  相似文献   
70.
新疆北部中二叠统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环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首次对新疆北部准噶尔、吐哈及伊犁盆地中二叠统碳酸盐岩类、泥岩类烃源岩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有机地球化学丰度进行了系统分析 ,其主要特征是微量元素含量与同类岩石的克拉克值相比 ,有的较高 ,有的偏低 ;轻稀土富集程度较高 ,重稀土相对较低 ,Ce/ Ce*具有较明显的正异常 ,反映出烃源岩沉积环境总体为还原环境。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证实 ,烃源岩中微量元素含量对沉积水体中生物的分布有一定的影响 ,部分微量元素丰度与有机质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还原程度强的沉积相带是原始有机质沉积的良好场所 ,沉积有机质能及时沉积、保存 ,烃源岩大多有机质丰度高 ;反之 ,则明显变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