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91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8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3 毫秒
11.
利用FNL及常规资料,对比分析了2010年2月22—24日(过程Ⅰ)和2015年12月10—13日(过程Ⅱ)天山北坡2次暴雪过程。结果表明,暴雪区上空θse锋区陡立和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及次级环流是形成暴雪的主要机制。不同点是:过程Ⅰ暴雪产生在西西伯利亚低涡底部强锋区上,南北支短波槽汇合的区域,冷高压为西北路径;过程Ⅱ是乌拉尔山大槽东移北收,冷高压为偏西路径;2次过程在温压的时间演变上有显著的区别。在高低空配置上也有明显的区别:过程Ⅰ 500 hPa以下为暖平流,以上为冷平流,低层为暖湿结构;过程Ⅱ 700 hPa以下为冷平流,700—600 hPa为暖平流,低层有湿冷空气锲入。过程Ⅰ暴雪区位于θse锋区上,锋区低层强,中高层弱;过程Ⅱ暴雪区位于θse锋区中后部,锋区低层弱,中高层强。水汽输送和输入量及比湿过程Ⅰ大于过程Ⅱ。  相似文献   
12.
从西雅图出发,沿着海岸线一路向北,穿过加拿大,就是美国的第49个州——阿拉斯加,这里拥有世界闻名的阿拉斯加湾。而从阿拉斯加湾向西一直到白令海,是一片北纬60度附近的高纬度区域,在这里,寒流、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气候学方法,计算了祁连山北坡不同海拔处的年降水量和乔木林年蒸散量,据此确定了满足乔木林需水的高度带。分析所得的7月均温10℃和6℃,可分别作为乔木林和灌木林生长的温度下限指标。据祁连山北坡水热条件的分布特点,确定了海拔2500—3200米处适宜发展乔木林,其生长以海拔2700—2900米处为最佳,海拔3200—3700米处适宜发展灌木林,其余山区只能生长草类。  相似文献   
14.
1999年夏季中昆仑山北坡诸河冰雪大洪水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99年盛夏中昆仑山北坡大多数河流出现了有正式水文记录以来的最大洪峰,各河流最大洪峰出现时间存在不一致性,洪峰变化复杂.应用主要河流出山口水文站的逐日流量和降水量,和田气象站的逐日0℃层高度,500 hPa气温以及NCEP/NCAR 500 hPa高度场资料,分析了1999年夏季中昆仑山北坡诸河出现的历史特大洪水特性及其气象成因.这次特大洪水是高空持续高温引起的冰雪融水与产流区出现的暴雨共同作用下的混合型洪水.洪水前期春季到初夏该区域山区降水偏多,高空气温和0℃层高度持续偏低,对高山区的积雪积累极为有利;7月底至8月初和田高空气温和0℃层高度迅速上升并维持数日,使冰雪快速消融,同时山区出现大降水是引发洪水的直接气象成因.在青藏高原东部柴达木盆地上空存在有500 hPa稳定高压,使中亚副热带大槽东移中昆仑山北坡是这次特大洪水发生的环流系统特点.  相似文献   
15.
用树木年轮重建伊犁南天山北坡西部的降水量序列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根据采自伊犁地区南天山北坡11个采点的树木年轮样本,建立了每个采点的3种年表。通过单相关普查发现,标准化树轮年表序列与当年1~5月的降水显著相关。分析表明该时段降水与树木年轮生长呈正相关具有明确的树木生理学意义。利用新源上限(XNAUt)、昭苏上限(ZUt、ZUt 2)和特克斯下限(TLt)4个标准化树轮年表序列可较好地重建该区域在该时段的降水量。经交叉检验,所得重建方程是稳定可靠的,重建的降水序列是可信的。通过分析发现:伊犁地区南天山北坡300年以来1~5月的降水大致经历了6个偏湿阶段和6个偏干阶段;有2.0~2.8年、24.8年、28.3年、33年、99年的变化准周期;在1909年发生由多向少的突变;1740年、1870年发生由少向多的突变,其中又以1870年前后的突变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朱同兴  潘桂棠等 《地质通报》2002,21(11):717-722
藏南喜马拉雅北坡二叠系基性火山岩位于聂拉木县色龙东山。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无论是基龙组火山岩还是色龙群火山岩,都具有大陆拉伸-大陆裂谷环境火山岩系的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据此,判断两套基性火山岩的性质和喷发构造环境相同。该区二叠纪大陆拉伸-裂谷火山活动标志着冈瓦纳超级古大陆开始裂离、解体。  相似文献   
17.
太白山土壤特性及氧化铁发生学特征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随海拔的降低,秦岭北坡中山区森林土壤因温度、降水和植被类型的变化存在很大差异:高海拔地区发育的酸性湿润雏形土酸度较高,有机质含量十分丰富;与之相比,低海拔地区发育的简育湿润淋溶土有机质含量下降,但结构复杂,土壤具有粘化层。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和特殊的有机质组成促进了纯针叶林土壤中硅酸盐矿物的溶解,释放出氧化铁并使之螯迁至土壤B层富集。环境因素决定了土壤酸度、有机质等特性,也影响土壤氧化铁的组成和分布。土壤粘粒含量与土体游离氧化铁含量显著相关,剖面铁的游离度与氧化铁全量无关,只与土壤发育程度有关。太白山北坡中山区土壤处于脱盐基富硅铝化的风化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18.
Nat Rutter 《第四纪研究》1992,12(2):166-167
由国际科联发起正在世界范围内共同努力进行的全球变化研究中,把土壤-黄土序列作为第四纪古气候的关键性记录。土壤-黄土序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主要黄土堆积集中在东欧、西伯利亚、中国、美国中部和阿拉斯加,以及南美洲东南部,其他大陆也见有少量黄土堆积。这种全球范围的广泛分布不仅为解译特定时段内大范围  相似文献   
19.
滇西阿拉斯加型岩体的主要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魁武  张旗 《地质科学》1992,(A12):108-119
  相似文献   
20.
郝沛 《新疆地质》2006,24(3):I0001-I0004
2006年5月上旬,小雨淅淅沥沥地总是下个不停,我们一行7人在独山子匆匆吃过午饭,稍做休息,在摄影朋友的引领下,分乘两部越野汽车沿着217国道向西南方向挺进。如果我们不是专程为了到达奎屯河大峡谷,可以顺着217国道盘山而上翻越天山雪线,便可直抵南一重镇库车县,这就是多少人向往的独库公路。初春时节在这条蜿蜒崎岖的山路两旁有享不尽的原始森林、草原风光。记得2000年7月,当我驱车第一次行驶在这条素有“天路”之称的独库公路上,领略着巴音布鲁克大草原的辽阔、那拉提巩乃斯河谷的秀美,乔尔玛盘山路的险峻,令我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更让人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