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9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313篇
测绘学   12篇
地球物理   121篇
地质学   1041篇
海洋学   154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21.
安江地区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包括呈岩流、岩筒状的喷出岩和呈岩床、岩脉、岩墙状的侵入岩共10个岩体。岩体喷出及侵入的最新地层为新元古代高涧群砖墙湾组,西北侧古丈盘草处见被早震旦世长安组砂岩沉积覆盖。全岩钐-钕等时线同位素年龄值,喷出岩(868±30)Ma,侵入岩(855±6)  相似文献   
122.
塔里木盆地北部坳陷是在前震旦纪结晶基底之上发育起来的大陆裂谷盆地,始于早震旦世,结束于晚奥陶世.裂谷的轴部自西向东由阿瓦提凹陷、满加尔凹陷、英吉苏凹陷(包括库鲁克塔格南区)组成,向东延伸到罗布泊以东地区.裂谷轴部与地幔隆起带和高磁异常带相对应.裂谷东部主要以半深海-深海相的浊积岩、放射虫硅质岩和笔石页岩为特征,裂谷西部和翼部则以浅水盆地相和台地相的碳酸盐为特征.裂谷早期的火山岩主要分布于中东部的切谷内,具有双峰式火山岩的特征,玄武岩属低硅高钛富碱型.据区域动力学背景、沉积特征、沉降速率,将裂谷演化划分为幼年期,成年期和衰亡期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3.
谭世燕  石义强  赵育捷 《世界地质》2001,20(2):155-160,2091
松辽平原在地貌和地质上都是一个盆地。盆地中心区域上地幔隆升形成地幔枕,使本地区成为地壳中的一个热点,具有较高的地热背景。盆地是汇水区,盆地中部地域自然就成为地下热水主要的分布区。松辽盆地地热资源开发远景大有希望。  相似文献   
124.
阴山地区印支期碱性侵入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通过系统的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确立了阴山地区印支期碱性岩在空间上分为南北两条近东西走向的岩带。南带以霓辉正长岩为主,北带以碱性正长岩为主。南北两带岩体均富集轻稀土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而Cr、Ni等相容元素含量很低。结合Nd、Sr、Pb同位素特征,认为该地区印支期碱性岩源自富集地幔,并受到不同程度的地壳物质混染。  相似文献   
125.
青海德尔尼硫化物矿床成因的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延寿 《青海地质》2001,10(1):40-44
通过对青海德尔尼硫化物矿床的产出部位,成矿环境,矿石矿物的组合,主要化学元素的成份及同位素测试数据等分析研究,认为该矿床具有裂谷成矿机制的特征,成因类型应属裂谷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26.
依兰—伊通裂谷火山活动与地震活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沿着衣兰-伊通裂谷发育有新生代的火山喷发带和现代的地震活动带。本文论述了该裂谷及其火山与地震活动特征,并讨论了地震与火山贩关系,认为该裂谷的某些地震发生可能与深部岩浆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27.
关于复式油气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论述了复式油气田概念的内涵“复式”概念建立于渤海湾盆,济阳坳陷是其模式,它反映了中国东部陆要裂谷盆地油气成藏的普遍规律。文章从中国东部地质构造、沉积、油气季成、生储盖组合、圈闭与成藏等因素分析,指出了裂盆地结构的复杂性、沉积的多源性与封隔性、多层烃源岩与多期工、多种储盖组合与多类生储配置、多类圈闭与复合成藏这些是不同类型含油层系和不同圈闭类型油气藏在空间上相互交错、叠置复式成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8.
129.
中条裂谷铜矿床的“四代同堂”成矿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30.
新疆北山地区区域重、磁场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探讨新疆北山地区区域重、磁场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地叙述了北山裂谷内发育的白地洼、磁海重力高异常特征和基性、超基性岩体群重、磁场特征。指出坡北、笔架山岩带处于EW、NEE、NNW三组断裂所控制的三角形重力高的梯度带和负磁异常带上。提出通过这一特点,可以在北山地区寻找新的基性、超基性岩体群和拔矿靶区圈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