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65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137篇
海洋学   27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耿全如  张璋  彭智敏  关俊雷  丛峰 《地球科学》2020,45(8):2805-2825
西藏中部的雄梅-班戈-青龙乡-桑雄一带发育一条连续的花岗岩带,属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的中段.该带在近年来已发现雄梅铜矿、苦嘎铜矿、日阿铜矿和青龙乡铅锌矿等中小型矿床和矿点,但仍未有更大的找矿突破.根据全面的资料收集和野外调查,对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性质、物质来源和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研究.该带花岗岩主要可分为140~125 Ma、120~110 Ma、94~72 Ma三个侵入期次以及一些新生代岩体,其中120~110 Ma为岩浆活动大爆发阶段.本区西段的早白垩世的舍索、雄梅、苦嘎花岗岩体和晚白垩世的雪如、桑心日等岩体已发现显著的铜金铁等矿化,但它们的成岩成矿物质来源和围岩性质等方面与超大型斑岩铜矿有差距,可形成类似于青草山铜矿的中-大型斑岩铜金矿床或矽卡岩型矿床,有进一步找矿的潜力.沿班戈-青龙乡-桑雄连续分布的早白垩世花岗岩带与热液型、矽卡岩型铁铅锌多金属成矿作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2.
雄安新区碳酸盐岩岩溶热储是具有重大开发潜力的优质地热资源。理清雾迷山组储层中岩溶裂隙的形成演化过程及发育特征,对地热资源的形成与聚敛研究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合理有效地开发地热资源的前提。根据岩芯采样、薄片、钻井、测井等资料,对雾迷山组岩溶裂隙的形成演化与几何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雄安新区岩溶和裂隙的形成与构造活动密切相关,以印支运动晚期至喜马拉雅运动期间最为强烈,形成了最有利储层发育的岩溶裂隙。雾迷山组裂隙带平均厚度和平均间隔分别为4.70m和4.05m,储厚比平均为41.90%。储层内部裂隙的走向主要为近北东向,倾角集中在50°~90°之间。面积裂隙频率达到5.34条/m~2。裂隙的长度和开度平均分别为1.20m和95.16μm。多种物质充填裂隙,以白云石、黄铁矿、石英最为常见,含有数量较多的半充填和未充填裂隙。现今地应力有助于裂隙的开启,储层中裂隙网络发育,连通性好,具有非常好的导水储水性能,为雾迷山组地热资源富集提供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33.
白洋淀生态需水: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薇  赵彦伟  刘强  孙涛 《湖泊科学》2020,32(2):294-308
采用文献计量、统计分析等手段收集了国内外关于白洋淀生态需水核算的研究成果,系统梳理了15种白洋淀生态需水核算方法,获得了白洋淀不同时间尺度、不同等级生态需水核算结果,并结合雄安新区规划对白洋淀生态需水核算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需求提出了展望统计结果表明,白洋淀最小生态水位为7.45±0.66 m,适宜水位为8.61±0.52 m,最大水位为9.46±0.51 m;各等级生态需水月际变化趋势大致相同,8 9月最大,5月最小,但各月不同等级生态需水量的变幅较大;白洋淀最小生态补水量为1.35亿m~3,适宜补水量2.40亿m~3,最大生态补水量6.20亿m~3从支撑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角度来看,目前白洋淀生态需水核算中面临的不足主要集中在生态管理目标和方法选择导致核算结果差异较大、缺乏淀区生态需水机制的阐释、生态需水核算时间尺度较粗略、未考虑淀区空间异质性的需水差异以及忽略河湖水文连通关系与过程5个方面;最后,以恢复白洋淀良性生态系统为导向,从分级分区开展白洋淀生态需水精细核算、分时分段淀区生态需水量质耦合模拟和考虑河湖沼连通的淀区水动力过程恢复3个方面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34.
垫状植物是高寒地区广泛分布的一类具有特殊形态的植物,被称为高寒生态系统工程师,其在高寒退化草地中的作用如何?本研究以位于西藏当雄念青唐古拉山脉南坡4500m的一处高寒退化草地为例,调查了垫状点地梅覆盖区域内外的物种多样性、土壤养分以及水分的差异。结果表明:垫状点地梅可以显著改善土壤养分,提高幅度大约为16%-48%,其中有机质和总氮(N)分别增加了16.2%和18.9%;局部土壤含水量提高约12%;样方内的物种丰富度(S)、Shannon-Wiener指数(H)和Simpson指数(D)都随着垫状点地梅盖度的增加而呈增加的趋势。垫状点地梅在退化草地中具有显著的改善土壤微环境和提高群落物种多样性的作用,应加强保育以促进高寒退化草地的恢复。  相似文献   
35.
【研究目的】为了规范雄安新区工程地质层组划分,构建三维工程地质结构模型,更好地进行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资料交流与利用。【研究方法】本文以雄安新区工程地质调查资料为基础,阐述了雄安新区第四纪地层特征,进行了工程地质分区,划分了100 m以浅地层工程地质层组,分析了各层组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工程特性;构建了三维工程地质结构模型,探讨了其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应用。【研究结果】雄安新区全新世地层底板埋深一般7~16 m,晚更新世地层底板埋深一般50~60 m,中更新世地层底板埋深一般70~80 m,早更新世地层底板埋深约140~190 m;可将雄安新区工程地质区划分为冲积—洪积平原工程地质亚区、冲积—湖积平原工程地质亚区和冲积平原工程地质亚区;100 m深度范围内地层可划分18个工程地质层组,其中(1)~(4)层为全新统(Qh),(5)~I1层为上更新统(Qp3),I2~I5层为中更新统(Qp2),I6~I8层为下更新统(Qp1),构建了研究区三维...  相似文献   
36.
紫外线诱导太平洋牡蛎雄核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诱导太平洋牡蛎雄核发育单倍体 ,本文研究利用紫外线诱导太平洋牡蛎雄核发育的条件。结果表明 :在强度为2 .8mW·cm-2 ·s-1的紫外线 (2 5 4nm)下分别照射 0 ,10 ,15 ,2 0 ,2 5 ,3 0 ,3 5 ,40 ,5 0 ,60 ,70和 80s后 ,照射 3 0s的卵子能够保持较高的受精率 (73 .5 % ) ;该处理组的D形幼虫发生率为 0。染色体检查结果显示此时单倍体率最高 (4 7.8% )。证明在强度为2 .8mW·cm-2 ·s-1的紫外线下照射 3 0s是获得雄核发育单倍体的适宜条件。研究还表明受精率和D形幼虫发生率随照射时间的增加而下降 ,遗传失活的卵子与正常精子受精后其胚胎发育至D形幼虫前期停止。实验中各处理组均出现非整倍体。原因可能由于紫外线对卵子染色体遗传失活的作用程度不同以及光线对DNA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37.
明水中学滑坡位于梅溪河左岸,为典型的松散堆积体滑坡。通过分析坡体结构、形态、组成及变形特征等滑坡工程地质条件,认为该滑坡形成大致经历了“崩塌堆积-滑移-趋稳定-复活”4个阶段。运用GEO-SLOPE软件对滑坡变形状态进行定量分析,确定滑坡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明水中学滑坡目前整体处于较稳定状态,发生整体滑动的可能性较小,但在天然工况下,滑坡体前缘已接近极限平衡状态,产生滑移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38.
基于SWAT模型的梅江流域非点源污染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WAT模型对亚热带季风湿润区红壤背景下江西省梅江流域非点源污染进行了模拟,并根据实测数据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了率定和验证。在确定模型适用性的基础上,进行氮、磷营养盐负荷计算,分析了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非点源污染负荷具有显著的时空分布特征,在时间变化上,氮、磷污染负荷与降雨有明显相关性,R2分别是0.909和0.921;硝态氮年平均污染物负荷排放方式主要以下渗为主,下渗硝态氮排放量占总量的63%,与流域内高植被覆盖率有关;在空间分布上,有机氮与有机磷空间分布基本一致,流域内污染物主要分布在梅江中下游的黄陂河与会同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下非点源污染负荷以耕地排放量为主。  相似文献   
39.
贝尼登类单殖吸虫是象山港海水养殖鱼类中一类危害严重的寄生虫。应用PCR扩增及DNA序列分析的分子生物学手段,并结合对成虫的形态学分析,对象山港养殖大黄鱼体表寄生的贝尼登类单殖吸虫(记作XSp)进行了种类鉴定,结果表明XSp从形态特征上属于新贝尼登虫属,与梅氏新贝尼登虫高度相似。扩增得到XSp的28S rDNA和ITS1序列长度分别为393和427 bp,与梅氏新贝尼登虫和鱾新贝尼登虫的5个28S rDNA 序列、2个ITS1序列的比对分析显示相似性除1个为97.4%外其余均大于99%,提示XSp与这几个鱾新贝尼登虫和梅氏新贝尼登虫为种内关系,而XSp与贝尼登虫的3个28S rDNA 和1个ITS1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4.3%~89.5%和60.2%。系统进化树显示该吸虫与梅氏新贝尼登虫和鱾新贝尼登虫形成一个紧密的簇,而与贝尼登虫亲缘关系较远。根据普通生物学和序列特征分析,将XSp定种为梅氏新贝尼登虫,并且支持Whittington和Horton (1996)提出的梅氏新贝尼登虫和鱾新贝尼登虫为同种异名的分类观点。  相似文献   
40.
基于1991—2016年雄安新区4个地下水监测孔的长时间序列水位数据、降水数据及北太平洋指数(North.Pacific.Index,NPI),采用连续小波、交叉小波变换等方法,分析了三者的周期性变化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雄安新区地下水水位、降水与NPI的主波动周期及各序列间共振周期均为1.a。(2)丰水年的地下水水位时滞小于全时段的地下水水位时滞,高降水量对潜水-承压水水位时滞的影响大于对承压水的影响。(3)地下水水位对NPI的时滞大于对降水的时滞;在丰水年,地下水水位对NPI的响应更快;地下水对降水和NPI的响应速度,明确反映了研究区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的主要气候影响因素是降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