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7篇
  免费   1181篇
  国内免费   1977篇
测绘学   123篇
大气科学   239篇
地球物理   607篇
地质学   5818篇
海洋学   274篇
天文学   377篇
综合类   496篇
自然地理   501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343篇
  2022年   338篇
  2021年   340篇
  2020年   272篇
  2019年   301篇
  2018年   224篇
  2017年   267篇
  2016年   226篇
  2015年   331篇
  2014年   554篇
  2013年   386篇
  2012年   530篇
  2011年   577篇
  2010年   366篇
  2009年   287篇
  2008年   299篇
  2007年   324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229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5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81.
黔西南下——中三叠统界线年龄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中三叠统界线年龄的精确测定是进行区域地层年表和国际地层委员会全球标准年表研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贵州望谟甘河桥剖面下—中三叠统地层为奥仑尼克阶—安尼阶界线层型的理想候选剖面 ,其临界层位的玻屑凝灰岩为下—中三叠统界线的岩性标志。应用高精度高灵敏度的二次离子探针质谱对玻屑凝灰岩中的锆石进行 U- Pb年代学分析 ,结果为 2 39.0± 2 .9Ma(2σ)。这是首次直接从界线层位准确测定的下—中三叠统界线的锆石 U - Pb同位素年龄。中国贵州望谟甘河桥剖面下—中三叠统界线剖面地层连续 ,牙形石分带清楚 ,临界层位发育区域上分布较为稳定的玻屑凝灰岩 ,是极好的区域等时标志层。这一剖面有望成为国际下—中三叠统界线层型剖面。  相似文献   
182.
在研究了黔西南及邻区中—晚三叠世地层的层序界面特征、地层结构和堆叠型式之后 ,将其划分为 5个沉积层序 ,并描述了层序内各体系域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 ,通过综合研究已取得的生物地层资料 ,将其与Haq等列出的三叠纪生物地层时带进行对比 ,初步标定了各沉积层序及体系域的界面年龄 (层序 1底界年龄 2 39.4Ma;层序 2底界年龄 2 38Ma;层序 3底界年龄 2 33Ma;层序 4底界年龄 2 2 7Ma,顶界年龄 2 2 3Ma) ,从而建立了本区分辨率较高的中—晚三叠世地层格架。格架中层序地层的组合样式 ,在 2级海平面缓慢下降的背景下 ,受盆地构造沉降的影响较大。当层序处于构造沉降的加速期时 ,呈退积型组合方式 (如层序 1和层序 3) ;而当层序处于构造沉降的平缓期时 ,则呈进积型组合方式 (如层序 2和层序 4 )。  相似文献   
183.
为开展地市级精细化天气预报 ,在引进和试验的基础上 ,设计研制出了大庆地区 24~120h区域暴雨数值模式滚动预报业务系统 ,并于2003年7~8月进行模式试验。结果表明 :模式对 12~24h区域暴雨具有预报识别能力 ,48~120h具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4.
应用IAP9L-AGCM对2002年中国夏季气候的预测及效果检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中科院大气所9层大气环流格点模式(IAP9L—AGCM)和IAP—ENSO预测系统对2002年中国夏季气候进行实时集合预测及其检验。结果显示,IAP9L—AGCM较好地预测出了2002年夏季我国大范围旱涝的分布形势,如华南、我国西部多雨,黄河和长江流域之间大范围干旱等;850hPa减弱的夏季风、青藏高原辐散中心以及北太平洋上空的异常气旋性环流中心亦被较好地预报出来;不足的是,模式对降水异常细致分布的预测能力有限。预测结果还表明,该模式对夏季(6—8月)平均降水的预报技巧要高于月平均状况,且月平均预报的准确度从6—8月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185.
陕西略阳铧厂沟金矿床地质与矿床类型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宗静婷 《西北地质》2004,37(1):97-101
铧厂沟金矿床位于勉略缝合带中泥盆系三河口群郭镇岩组中。含矿与容矿岩系为泥盆系三河口群郭镇岩组中的细碧岩和结晶灰岩。主控矿构造为寨子湾韧-脆性剪切构造带。围岩蚀变包括退化蚀变和矿化蚀变。在矿区内产出南北两条矿化带,矿石类型为蚀变细碧岩型、黄铁绢英片岩型和石英脉型。主要的金属矿物为黄铁矿和黄铜矿,金矿物是自然金。韧脆性剪切构造叠加和岩石强烈变形、彻底退化蚀变以及后期含矿热液交代与充填是主要的成矿作用,属于火山-沉积岩系中的类卡林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86.
内蒙古铜矿床区域成矿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近年来,随着内蒙古周边地区铜矿的地质找矿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以及内蒙古铜矿勘查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新进展,在内蒙古开展铜矿地质勘查工作已引起国内外地质学家的关注。笔者经综合研究地质构造、铜矿勘查及有关地球化学等新信息后,均显示出巨大的铜矿找矿潜力。从内蒙古自治区铜矿勘查史以及与邻区对比研究人手,研究总结了全区铜矿床及铜异常空间分布特征,划分出3个铜成矿区(带),并进一步划分出铜矿床或异常密集区,初步提出了寻找大型及超大型铜矿床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87.
岩石样品U0和AU的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毓亮 《铀矿地质》2004,20(1):35-38
本给岩石原始铀含量和铀变化系数以确切定义,并系统介绍了U0和△U的计算方法。计算岩石原始铀含量(U0)有Th/U比值法和U—Pb同位素法,后又包括两阶段法和三阶段法;铀的变化系数(△U)包括近代(现代)和成矿时铀的变化。这一手段或方法对研究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机理和成矿预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8.
辽西地区中侏罗世海房沟组火山岩的岩石共生组合为粗安岩粗面岩安山岩英安岩 ,属于高钾钙碱性钙碱性火山岩系 ,全岩Rb_Sr等时线年龄为 177.2± 2 8.0Ma。岩石总体上反映出高Al高Na特点 ,SiO2 ≥ 5 6 .99% ,Al2 O3 ≥ 15 .4 5 % ,Na2 O/K2 O≥ 1.35。稀土元素分馏明显 ,(La/Yb) N≥ 14 .80 ,(Ho/Yb) N≥ 1.15 ,贫Yb、Y(Yb≤ 1.4 2× 10 -6,Y≤ 15 .18× 10 -6) ,基本无Eu负异常 (0 .86~ 1.0 3) ,明显亏损Rb、Nb、Zr、Ti,而Sr、Ba、K及LREE富集 ,Rb/Sr值均小于 0 .1,地球化学特征与埃达克岩十分类似 ,属埃达克质岩。Sr、Pb和Nd同位素资料反映出这套火山岩的源岩较深 ,可能为古老的下地壳中基性变质岩部分熔融产物。研究表明 :海房沟组火山岩形成于板内环境 ,与太平洋板块俯冲没有直接关系 ;辽西地区中生代构造应力场的重大转换、广泛的岩浆活动和大规模断陷盆地群的形成与岩石圈拆沉作用密切相关。海房沟组埃达克质岩的确认对探讨辽西地区火山岩浆起源、壳幔相互作用及大陆动力学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9.
辽宁北票发现一新的无尾两栖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一具保存有皮肤印痕的完整骨骼化石,描述了采自辽宁北票黄半吉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义县组下部的一新的无尾两栖类,并确立其为一新属、新种—孟氏大连蟾(Dalianbatrachus mengigen.et.sp.nov.)。该化石以其尾杆骨较长,超过荐前椎的总长度,胫腓骨与股骨等长和跗节长小于胫腓骨长的一半而区别于其它两栖类。  相似文献   
190.
侯树桓  桑海清 《矿床地质》2004,23(4):502-508
在六批叶沟金矿石中,精选出与金矿物同期生成的绢云母作为样品,采用40Ar-39Ar快中子活化法测年,获得8个一致相连的平坦型绢云母年龄谱,tp=(190.28±0.30) Ma,氩同位素计算得等时线年龄为(189.98±0.58) Ma,两者完全吻合.等时线截距为(296.9±10.0) Ma,与大气氩的该值(295.5 Ma)相比较,两者完全吻合,表明该样品出自未受明显后期热力作用影响的非扰动体系.锁定六批叶沟金矿床主要成矿年龄为190 Ma左右,属早侏罗世的燕山早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