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234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665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64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51.
本文对辽东青城子矿集区姚家沟钼矿床与成矿密切的姚家沟花岗岩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锆石LA-ICP-MS U-Pb定年和矿床金属硫化物硫同位素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姚家沟花岗岩侵入时代为(167.47±0.87)Ma,具有富硅、富铝、全碱含量中等、过铝质-强过铝质的特征;稀土配分模式呈现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右倾型,Eu弱正异常;富集K、Rb、U、Sr、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i、P等高场强元素,δ34S值为2.0‰~3.9‰,平均值为2.7‰。结合姚家沟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研究成果进一步得出,姚家沟岩体至少为两期岩浆活动的产物,辉钼矿成矿与本次获得的(167.47±0.87)Ma岩浆活动有关,二者成岩、成矿时代一致。硫同位素指示成矿物质来源于岩浆。姚家沟钼矿成岩、成矿构造背景为受古亚洲洋闭合影响,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后碰撞造山阶段构造-岩浆-流体活动的环境。  相似文献   
652.
李盼  吕古贤  于赫楠  王宗永 《地质论评》2016,62(S1):315-316
河北省丰宁撒岱沟门斑岩型钼矿,处于华北地台北缘的东段,是河北省内最大的钼矿床,撒岱沟门斑岩型钼矿主要与吕粱—五台期的中酸性岩、海西期的二长花岗岩和燕山期中酸性岩有关,钼矿主要产于二长花岗岩、石英正长斑岩中,一般呈岩株、岩墙状产出(黄典豪等,1996;范羽等,2014)。在结合华北板块北缘钼-铜矿床的成矿背景(黄典豪等,1996;代军治等,2008;魏然等,2013),通过对承德市丰宁县撒岱沟门钼矿区地质特征和矿体的流体包裹体特征(代军治等,2007)的研究,对其成矿环境(吕古贤,2015)和成因(骆文娟等,2010)进行了分析探讨。撒岱沟门钼矿床,在成矿前期和成矿阶段包裹体主要是以气液两相为主,同时存在含CO2的三相,和CO2相的包裹体。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晚期有大气水的混入。主成矿流体总体属于H2O-NaCl-CO2体系,主成矿期成矿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介于160~300℃、盐度介于2%~13.38%,成矿期流体的不混溶作用对辉钼矿的沉淀成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53.
内蒙古迪彦钦阿木钼矿的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昊 《地质与勘探》2016,52(3):451-461
论述了迪彦钦阿木钼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环状矿体、围岩蚀变、矿石特征与钼矿化之间的关系,认为该矿床具有斑岩型矿床的一般特点。矿床的成矿年龄为晚株罗世(156.2±1.4 Ma),在成矿时代上、成矿规律方面,与二连-东乌旗成矿带上的其他斑岩型钼矿相似。侏罗纪末或白垩纪初,强烈的弧后伸展,诱发大规模陆内裂陷活动,在该区域形成断陷盆地,并且伴随着一定规模的中酸性岩浆活动。而本区的岩体侵位较深,受断陷盆地内早期构造影响的矿体富集,热液流体与岩性差异较大的岩石接触,形成了不规律的蚀变分带。解释了为什么钼矿体赋存在地层当中,而未发现规模较大相关岩体的原因。认为该矿床仍属于斑岩型矿床,形成于陆内裂陷构造环境,与深部岩浆活动有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654.
新疆西准噶尔苏云河钼矿床成矿流体和成矿时代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苏云河钼矿位于新疆北部西准噶尔巴尔鲁克山西段,隶属于巴尔鲁克山成矿带,由3个花岗岩体组成,矿体主要位于与岩体接触的凝灰岩地层中。辉钼矿的Re-Os模式年龄为293.3±4.0Ma~296.8±4.3Ma,等时线年龄为294.4±1.7Ma,加权平均年龄为295.0±1.5Ma,表明矿化发生于早二叠世。苏云河钼矿床的石英脉中发育3种类型的包裹体:富液相包裹体、富气相包裹体和含子晶多相包裹体。研究表明,与3个岩体矿化有关的流体具有类似特征,均可以分为3个阶段。早阶段三种类型的包裹体均发育,均一温度491℃,盐度58.6%Na Cleqv,密度1.15g/cm3,具有高温、高盐度、高密度的特征,属Na Cl-CO2-H2O体系。中阶段发育富液相包裹体和富气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40~443℃,盐度为1.7%~21.0%Na Cleqv,密度为0.38~1.03g/cm3,为中高温、中低盐度、中低密度流体,属Na Cl-CO2-CH4-H2O体系。晚阶段仅发育富液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53~239℃,盐度为9.6%Na Cleqv,密度为0.81~0.94g/cm3,为中低温、低盐度、中低密度流体,属Na Cl-H2O体系。石英包裹体中水的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早阶段的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中阶段和晚阶段为岩浆水和大气水的混合水,并且随着流体演化,大气水所占的比例逐渐升高。除此之外,综合流体包裹体和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流体沸腾作用和混合作用是引起苏云河钼矿床矿质沉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55.
鹿鸣超大型钼矿(钼金属量89万吨,平均品位0.084%)产于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北段,矿体呈细脉浸染状赋存于二长花岗斑岩和二长花岗岩体内,围岩蚀变有钾化、绢云母化、硅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矿化类型主要为斑岩型矿化。鹿鸣矿区含矿岩体二长花岗斑岩和二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及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研究表明:二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斑岩锆石的U-Pb年龄分别为186.8±2.1Ma和183.2±1.9Ma,形成于燕山早期,二长花岗斑岩晚于二长花岗岩。6个样品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176.7±4.4Ma(MSWD=0.92),Re含量变化于30×10-6~49×10-6。二长花岗岩的锆石εHf(t)值变化于1.1~3.8,Hf单阶段模式年龄为729Ma,两阶段模式年龄为1055Ma;二长花岗斑岩的锆石εHf(t)值变化于0.4~5.9,Hf单阶段模式年龄为741Ma,两阶段模式年龄为1075Ma。研究表明成矿与二长花岗斑岩有关,并且二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斑岩岩浆为中新元古代新生的地壳物质熔融的产物,成岩成矿作用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或佳木斯与松嫩地块的拼合)有关。  相似文献   
656.
杨海涛 《地质与勘探》2022,58(5):929-939
北秦岭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钼金多金属成矿区,区内寺沟钨钼矿为斑岩-矽卡岩型矿床,是蟒岭岩体西缘地区发现的首个隐伏钨钼矿床,其矿床规模达到中型,目前仍在勘查中。利用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多学科综合信息找矿方法,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单一地质勘查方法的多解性和局限性,提高了异常解译精度和可靠性。本文在合理运用多种勘查技术方法,充分总结矿区找矿标志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综合找矿模式:(1)借助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初选找矿靶区;(2)大比例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缩小找矿靶区;(3)利用岩石地球化学剖面,配合槽探工程查明地表及浅部矿(化)体特征;(4)通过物探测深剖面布设,探索深部成矿有利空间;(5)深部钻探验证并预测找矿远景,同时利用钻探地质信息反向约束物探解译,提高解译精度并指导后续勘查工作。以寺沟钨钼矿为典型矿床,在总结地质、化探、物探等找矿标志的基础上,建立了本区斑岩-矽卡岩型钨钼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综合找矿模型。该模型在矿区深部验证及外围靶区预测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目前外围靶区正在进行工程验证,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657.
秦岭—大别造山带是我国重要的钼矿成矿带,其间蕴藏着多种类型钼矿床,罗家湾钼矿即产于此成矿带。在总结罗家湾钼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结合矿区岩石化学、矿石硫、氧同位素分析结果,对该矿的矿床成因进行了研究,进而探讨了成矿机理和找矿前景。研究表明,钼矿化的范围、规模、品位、产状等与罗家湾花岗斑岩体高度一致,矿化具有分带性并与蚀变分带呈现高度相关;花岗斑岩来源于地壳与地幔的混合物,成矿物质钼是花岗斑岩自身携带而来,属斑岩型钼矿;中生代以来,造山带陆内俯冲,使地壳增厚、下部地壳发生部分重熔,形成了含钼花岗岩浆,至燕山期,岩浆顺NWW向桐柏—商城断裂带和NNE向商城—麻城断裂带交汇部位侵位于地壳浅部而成矿。研究成果可为探寻本区成矿远景和大别山地区寻找Au、Ag、Cu、Pb、Mo等金属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8.
为探讨石窑沟钼矿床的矿床成因,本文开展了系统的地质及成矿流体特征研究。根据矿脉穿切关系,将热液成矿过程分为早、中、晚3个阶段,其矿物组合分别为石英-钾长石-黄铁矿-辉钼矿、石英-多金属硫化物和石英-方解石±黄铁矿。研究发现,成矿早、中阶段产出的石英中有水溶液包裹体、纯CO2包裹体、H2O-CO2类包裹体和含子晶多相包裹体,而成矿晚阶段产出的石英中仅有水溶液包裹体;对不同阶段包裹体的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测试结果显示,成矿早阶段成矿流体以高温、高盐度、高氧化性、富CO2为特征;中阶段流体发生沸腾,导致CO2逃逸,还原性增强,成矿物质沉淀;晚阶段流体以低温、低盐度、贫CO2为特征。流体沸腾可能是引起辉钼矿沉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59.
四川会理力马河镍矿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最重要的岩浆硫化物矿床之一,成矿岩体为一小型锾铁-超镁铁岩侵入体,由含斜长石的超镁铁岩(包括舍长辉石橄榄岩和斜长橄榄辉石岩)和辉长岩类的镬铁质岩组成.矿床富含硫化物,成矿元素组合为铜、镍,铂族元素含量很低,没有铂族元素的工业富集,是蛾眉山大火成岩省中富铜镍贫铂族元素的代表性岩浆硫化物矿床.本文对力马河镍矿成矿岩体的镁铁、超镁铁岩及矿床中各种硫化物矿石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铂族元素含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力马河岩体的镁铁、超镁铁岩属拉斑玄武岩成因系列,岩石特征微量元素比值大致与高钛的峨眉山玄武岩相当、与低钛的峨眉山玄武岩有明显区分,但估计原始岩浆强不相容微量元素绝对含量大大低于高钛玄武岩,因此,其成矿岩体不是与一般的低钛或高钛峨眉山玄武岩(不包括苦橄岩在内)直接对应的深成相.岩体超镁铁岩及矿石铂族元素组成特征表现为无钌亏损的型式,钯/铱比值较小、在5左右,也显著不同于一般的峨眉山玄武岩,而类似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苦橄岩的铂族元素组成.运用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方法计算,原始岩浆为苦橄质成分:MgO含量约17%、SiO2含量约48%.估计原始岩浆形成于130公里左右的深度,由类似于洋岛玄武岩岩浆源区成分的地幔经19%左右的部分熔融形成.超镁铁岩及硫化物矿石铂族元素含量一般在10-9~10-8暑级,铂族元素相对铜镍强烈亏损,铜/钯比值高于原始地幔10~100倍,铜镍铂族元素组成的原始地幔标准化曲线呈铂族元素显著亏损的“U“型.模式分析说明,导致铂族元素亏损的原因是岩浆成矿演化过程中多阶段硫化物熔离作用造成的,早期熔离出来的硫化物被丢失并造成岩浆中铂族元素亏损,其铂族元素亏损后的岩浆(第)二次硫化物熔离富集形成铂族元素亏损的矿石.  相似文献   
660.
洛南马河钼矿位于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之纸房-永丰褶皱束中。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元古代一套经多期变质作用和岩浆侵入活动影响的变质岩系,不同方向的断裂构造极为发育,构造活动强烈,燕山期花岗岩体广为出露。矿体主要分布于岩体外接触带附近北宽坪群长英质片岩中,明显受赋矿地层、构造及岩浆活动的影响,并与桃官坪穹隆构造有密切关系。从矿区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分析,该钼矿属岩浆期后高—中温热液矿床,经进一步工作,有望形成中型矿床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