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47篇
大气科学   43篇
地球物理   87篇
地质学   38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根据高层建筑物在遥感影像上的特点和利用相关系数测度进行基于灰度的影像匹配的特点,结合影像匹配的结果和高层建筑物阴影提取结果,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系数的高层建筑物区域综合检测算法.实验表明,利用该方法进行高层建筑物的检测,具有较高的检测成功率.  相似文献   
72.
采用振动台试验研究了土与地下室相互作用对带多层地下室高层错位转换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在7度小震阶段对比研究了其地下室周围有土及砂等介质约束和无约束情况下的动力特性和动力反应。在7度中震及大震阶段,土与地下室相互碰撞现象被发现。采用有限元方法非线性模拟了土与地下室相互碰撞对高层结构反应的影响。试验及分析表明,水平地震作用下土与地下室相互碰撞会对高层结构,特别是在±0.000附近部位产生不利反应,大震作用下并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相似文献   
73.
《建筑隔震设计标准》(后简称《隔标》)是我国第一部专门指导隔震设计的国家级标准。由于目前基于新规范完成隔震设计的实际工程较少,尤其是百米级高层隔震结构在我国还尚属少见,为此针对某百米级住宅公寓楼实际工程展开研究,根据《隔标》完成隔震设计,并从经济性的角度出发,对比了一体化直接设计法与传统分部隔震设计法的配筋结果;最后结合现行规范对高层隔震结构的风振舒适度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一体化直接设计方法在显著提升隔震结构安全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即使隔震结构设防目标由小震提升至中震,即地震作用提升约3倍的前提下,该高层隔震结构总用钢量的增加仍控制在15%以内;百米级高层隔震结构在1年、10年风荷载作用下均出现了舒适度问题,最大风振加速度响应分别达到了10.3 gal和18.0 gal,超出规范限值71.7%和20%,在未来的隔震结构抗风设计中,高层隔震结构的风振舒适度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74.
记者5月22日获悉:河南省濮阳县违规建设办公楼和领导干部住宅楼一事,受到河南省委省政府严肃查处。濮阳县原县委书记何广博、县委书记张建国、县长董跃进等18名责任人分别受到党纪政纪处理。濮阳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是河南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相似文献   
75.
记者5月22日获悉:河南省濮阳县违规建设办公楼和领导干部住宅楼一事,受到河南省委省政府严肃查处.濮阳县原县委书记何广博、县委书记张建国、县长董跃进等18名责任人分别受到党纪政纪处理.  相似文献   
76.
分析了引起高层建筑物沉降的因素,包括与建筑物本身相联系的原因和自然条件引起的变化,论述了沉降观测过程中基准点、观测点的布设,观测方法及周期。  相似文献   
77.
《中国勘察设计》2007,(6):65-65
2007年4月20日,由北京市勘察设计协会主办、上海天强管理咨询公司协办、中国勘察设计杂志社独家报道的“北京勘察设计单位管理者报告会”在北京中核宾馆顺利召开。北京市勘协的领导和北京众多大中型勘察设计单位的中高层领导以及天津部分大型勘察设计单位的领导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78.
贵州南部一次突发性大暴雨的中尺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地面加密观测资料、贵州自动站雨量资料、FY-2C卫星红外辐射亮度温度(tbb)资料等,对2006年6月12日夜间贵州南部突发性大暴雨过程进行了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具有类似于MCC(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特征的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发生发展及其缓慢东移是造成此次大暴雨的直接原因.对流层中低层大量的水汽输送和对流有效位能的积累为大暴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中高层弱冷空气入侵使偏南暖湿气流被迫抬升、地面中尺度低压和辐合线的形成是暴雨发生的可能触发机制.中尺度天气系统具有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高、低空配置,暴雨区南、北两侧的正、反垂直环流构成了中尺度次级环流圈的垂直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79.
80.
针对建筑物变形监测的数据处理问题,本文基于Matlab提出了几种拟合模型对所得的沉降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本文以某高层建筑物变形监测数据为例,经基准点检查和三点修匀法对原始数据处理以后,通过模型预测分析得出高层建筑物沉降特征与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指数函数模型拟合出的实际效果能够更加准确地分析高层建筑物的沉降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