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92篇
测绘学   39篇
大气科学   70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198篇
海洋学   49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60篇
自然地理   10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地球》2011,(7):52-52
西藏自治区以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孕育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同时,雪域高山峡谷的地貌,极为独特的气候和环境,导致了西藏可利用土地不多,人均耕地少,给西藏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  相似文献   
102.
建立了高山峡谷场地的动力计算模型,分析了攀枝花地震动作用下场地水平峰值加速度(HPA)的衰减效应,研究了不同参数对场地HPA传播特性的影响。数值分析结果表明:HPA随深度增加而衰减,HPA在坡脚处比在峡谷处要低一些;在山顶处有放大效应,但放大系数比实际震害要小一些;HPA衰减程度随着阻尼比和模型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坡比增加而减小,且不受输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影响;在不同频谱特性地震动作用下,当地震波的卓越频率接近计算模型的自振频率时,场地衰减程度会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03.
本文对地处我国南方高山的峨眉山自动气象站自2002年10月运行8年来出现或遇到的各种因雷暴、雨雾凇冻结、连续高湿等天气引起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保证高山自动气象站正常运行的一些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4.
利用FY-2E卫星TBB资料、NCEP 1×1全球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中小尺度加密自动气象站网资料及南岳高山站逐时风场资料,对2010年6月18—20日即当年入汛后湖南最强一次大暴雨过程MCS的环境场特征和动力条件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雨过程由典型的MCS直接影响造成,高低空影响系统有效配置为MC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5.
这是一方理想的净土,心中永远的"香巴拉"(藏语,意为"极乐园")。淳朴的民风,洁白的藏房,河流、森林、峡谷,雪山、蓝天、白云,在这里融聚汇成一幅幅旷世美景。沿着香格里拉稻城亚丁一线,看一看,走一走,感受的不仅是风情、美景,更是心灵的净化,情感的升华。——题记  相似文献   
106.
从亚高山森林到高山林线,逐渐严酷的生长环境影响了生物量的积累和分配.本研究采用相对生长法和样方收获法估算了藏东南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在禾同海拔(4 190 m,4 270 m和4 326 m)的地上生物量,分析了群落中不同层次地上生物量、各器官生物量及其分配比例随海拔的变化格局.结果表明:1.急尖长苞冷杉群落地上生物量在181~284 t/hm2之间,其中,乔木层在11~-248 t/hm2,灌木层为35~62 t/hm2,草本层为0.9~1.5 t/hm2;2.群落地上生物量随海拔升高急剧降低,降低的平均幅度为73.1 t/(hm2·100 m);3.随海拔升高,群落地上生物量分配到非光合器官(树干和枝条)的比例显著降低,分配到叶的比例呈增加趋势.随海拔的增加,急尖长苞冷杉群落通过增加叶生物量所占比例(高叶寿命)以延长养分在植物体内的存留时间,提高生态系统的养分利用效率,从而适应高海拔地区的低温胁迫环境.  相似文献   
107.
《中国地名》2011,(11):43-43
高加索山,东西走向,在黑海与里海之间,是亚洲和欧洲的地理分界线,同时也是俄罗斯和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等国的国界线。是欧洲第一高峰。高加索山脉,其名来源于梵文,意为“冰雪闪耀的山脉”。高加索山脉又称大高加索山脉。山脉北侧称前高加索或北高加索,山脉南侧称外高加索或南高加索。  相似文献   
108.
邓士木 《地理教学》2011,(20):40-41
一、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产生原因 高山地区,随着海拔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随着水热状况的变化形成了相应的自然景观,自然带出现垂直分布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9.
摘 要:利用连续一年旌德县负氧离子监测数据,分别以兔儿山公园、路西村茶园代表城市公园、高山茶园这两种生态环境,对城市公园和高山茶园负氧离子浓度特征以及气象要素对负氧离子浓度影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高山茶园负氧离子浓度显著高于城市公园;②负氧离子浓度夏季最高,冬季最低,春秋季次之,6月负氧离子浓度达全年最高;③负氧离子浓度日变化整体呈“一峰一谷”变化趋势,峰值出现在上午,谷值出现在正午前后,夜间至上午负氧离子浓度较高,城市公园负氧离子浓度日较差较高山茶园偏小;④负氧离子浓度日变化与气温、风速呈显著负相关;⑤负氧离子浓度雨天最高,晴天次之,阴天和多云相对较低,暴雨天气条件下大气负氧离子浓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0.
台湾峡谷中段沉积特征及流体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底峡谷、高弯度水道等深水沉积单元中的流体活动方式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次研究利用高分辨地震资料,结合地形地貌特征对台湾峡谷中段的沉积特征及流体活动方式进行初步探讨.台湾峡谷中段发育内堤岸(inner levee),它成层性好、地层产状倾斜,地震反射特征与峡谷西岸和下覆滑塌体明显不同,内部结构表现为逐级上超的特征,以侧向加积为主.曲流河和深水高弯度水道的点坝均发育于河(水)道拐弯处,由于离心力作用,沉积物在凸岸堆积形成点坝.该内堤岸位于峡谷中段直线型地段,不具备形成点坝的地形地貌条件,综合分析认为该内堤岸是由垂直于峡谷轴向、自西向东的底流与沿峡谷向下的重力流交互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