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4篇
  免费   650篇
  国内免费   879篇
测绘学   1246篇
大气科学   385篇
地球物理   440篇
地质学   1953篇
海洋学   383篇
天文学   59篇
综合类   242篇
自然地理   215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91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235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191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224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234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4篇
  1942年   2篇
  1935年   3篇
  193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邹平铜矿处于齐河-广饶深大断裂带南部的邹平火山岩盆地中,形成于破火山口火山通道充填的石英正长闪长岩岩颈中央上部,包括伟晶岩型铜矿和细脉浸染状斑铜矿床两种类型。前者矿体较小,但品位高;后者品位较低,但规模中等。含矿石英正长闪长岩等密度小、磁性弱,故在火山岩系中呈现高背景重力场上的重力低和杂乱高磁场背景中的低负异常,即“重磁同低”,且高极化。重磁同低异常区和高极化率异常带,是本区寻找铜矿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42.
通过对工程实例的分析、总结,提出了在小范围平坦地区提高GPSRTK拟合高程的精度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在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3.
海洋航空遥感多光谱图像,有多种存储格式,图像存储格式与其显示效果有重要的关系.各系统根据赤潮、溢油、海冰等海洋现象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存储格式进行处理,因此在集成系统中,需要对图像进行格式转换;利用VC 动态连接数据库编程,实现了它们间的快速转换存储,系统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4.
根据 GPS 高程拟合在煤田矿区控制中的应用成果,从已知点高程精度、GPS 点大地高精度、拟合似大地水准面精度3个方面,分析了 GPS 高程拟合的精度,总结了提高 GPS 高程拟合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45.
高地震区公路隧道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土一结构相互作用理论,对高地震区一实际重大工程的公路隧道洞口段结构进行了抗震计算,得到了衬砌结构各控制点的位移、加速度及内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在人工合成地震波条件下,衬砌墙脚、拱腰为抗震薄弱位置;结构的加速度波形与输入波形相似;这些结果为抗震设计提供了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46.
大巴山西段高川地体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勉略缝合带华北与华南大陆于印支期完成拼合的主要拼接带,在中国大陆的形成与演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勉略带的东、西延伸,至今没有确定的结论,尤其陕西省勉县以东到湖北随州一带,还没有找到确凿的缝合带的证据。现今一些重要的文章多认为勉略带在勉县以东到达宁陕县两河口之后向南转折,沿着高川岩片的位置顺大巴山弧形构造带向东延伸到湖北随州一带。然而,本文的研究表明,高川岩片是一个独立于大巴山构造带的外来地质体,并称之为高川地体。高川地体是一个由近南北向右行走滑断层与轴向近南北向的走滑剪切褶皱构造组成的右行走滑构造系统,作者认为,它是大巴山冲断推覆构造向南推覆过程中,被从原勉略缝合带中挤过来的一片,它仅仅是被挟持在大巴山冲断—推覆构造带与大巴山前陆构造带之间的地壳浅层地质体,高川地体现在的位置不能代表勉略带向东的延伸。因此,大巴山弧形构造带也不是中国南北大陆最终碰撞拼贴的位置  相似文献   
47.
以华北平原和关中盆地数据为例,分析我国高氟水形成特点的主要影响因子为背景岩石、蒸发作用、地温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并针对我国高氟水特点,提出防止氟中毒的方案。  相似文献   
48.
利用辽宁省59个国家气象站2008—2017年6—8月逐时地面观测资料,综合考虑夏季气候舒适度和高影响天气对避暑旅游的不利影响,确定辽宁避暑旅游气候适宜度评价方法,分析了辽宁避暑旅游适宜度时空分布,为公众及旅游相关部门了解当地避暑旅游气候资源提供参考。研究表明:①辽宁避暑旅游适宜度由西北到东南逐渐增强, 59个地市(县)中,很适宜避暑的有14个,适宜避暑的有22个,较适宜避暑的有16个。②夏季辽宁大部避暑旅游气候舒适度较好,辽东和辽南气候舒适度优于辽宁中部和西部。辽宁东部的本溪和沿海的丹东、大连、葫芦岛和锦州南部气候舒适度等级最高,避暑气候条件更好。③辽宁夏季暴雨高风险区在东南部的宽甸、丹东和凤城一带。高温高风险区在朝阳大部和锦州西部。大风高风险区在铁岭北部、彰武、锦州、营口和长海。雷暴高风险区在铁岭、抚顺东部、朝阳西部和庄河一带。④6月、8月是辽宁适合避暑旅游的月份,尤其是 6月,避暑旅游适宜度最高,适宜面积最大。8月份次之, 7月避暑旅游适宜度较差。  相似文献   
49.
地下水中高浓度的铵态氮对生活饮用水安全及生态环境存在潜在威胁。相比较硝态氮,高浓度的铵态氮不仅有各种人为来源,天然沉积环境更是造成高铵地下水的主要成因。本文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珠江三角洲为研究区,运用数理统计、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深入探讨了研究区高铵地下水的赋存环境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中NH4+质量浓度介于未检出~180 mg/L。研究区1539组地下水样品中,NH4+质量浓度大于10 mg/L的高铵地下水69组,其中含NH4+质量浓度大于30 mg/L的高铵"肥水"23组。对比2005-2008年历史水化学数据,2009-2018年新增建设用地孔隙含水层高铵地下水样品比例增加25%。高铵地下水呈斑块状分布于三角洲平原区第四系底部低洼的基底、洼地等退积层序发育的淤泥质含水层中。淤泥层等富含有机质和总有机碳的沉积层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生铵层",有机氮的矿化是三角洲平原区城市化孔隙含水层中高铵地下水的主要驱动力。城镇化扩张引起生活污水及富铵工业废水的泄漏入渗是城乡结合部高铵地下水铵氮的重要来源。三角洲平原区中性至弱碱性富含有机质的还原环境是高铵地下水的主要成因。风化溶滤、阳离子交换吸附、海陆交互作用是珠江三角洲高铵地下水质演变的主要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相似文献   
50.
郑世帅  徐夕生 《岩石学报》2021,37(12):3712-3734
破火山内出露的火山岩与浅成侵入岩为硅质岩浆演化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窗口,从而备受关注。小雄破火山内的火山-侵入杂岩是中国东南沿海晚白垩世岩浆活动的典型代表,包括小雄组火山岩(K2x)与两类侵入岩(花岗斑岩、正长斑岩)。本文以小雄火山-侵入杂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系统的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旨在深入探讨破火山内火山岩与侵入岩之间的成因联系和岩浆演化过程。系统的LA-ICP-MS 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小雄组火山岩形成于98~88Ma,并具有多期次喷发的特点,可分为下段、中段和上段,年龄分别为98~96Ma(K2x1)、95~92Ma(K2x2)、~ 88Ma(K2x3)。小雄花岗斑岩形成年龄为90Ma;正长斑岩形成稍晚,约88Ma。与下段流纹质玻屑凝灰岩的Nd-Hf同位素组成[εNdt)=-8.3~-7.2, εHft)=-11.8~-7.2]相比,中段流纹岩要更为亏损[εNdt)=-5.84~-5.32, εHft)=-10.1~-0.5]。研究表明,小雄组流纹质火山岩的母岩浆可能起源于发生在深部岩浆房中渐进的壳幔相互作用,中段流纹岩的源区混入了更多的亏损幔源组分。中段流纹岩与花岗斑岩具有相似的Nd-Hf同位素组成,以及 "互补"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由发生在浅部岩浆房的分离结晶作用和堆晶作用所制约。值得注意的是,正长斑岩与花岗斑岩并不存在直接的成因演化关系,两者应是不同的起源。不同的正长斑岩岩株具有高度一致的结晶年龄、微量元素特征以及Nd-Hf同位素组成,以上特征均表明小雄破火山内的正长斑岩具有相同的起源。正长斑岩母岩浆起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岩浆源区混入了来自亏损的软流圈地幔组分,其地球化学成分变化主要受"普通辉石+磷灰石+钛铁矿"的分离结晶所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