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88篇
地球物理   94篇
地质学   256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71.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具有翡翠成分的玻璃料,再对其进行高温高压处理,实现玻璃体向晶质硬玉的转化,从而得到合成翡翠。从金属醇盐浓度、pH值、去离子水的添加量、水浴温度四个方面探讨了最佳凝胶条件。常规宝石学特征测试、偏光显微镜下岩矿薄片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合成翡翠与天然翡翠的常规宝石学性质相近,其结晶矿物为硬玉,样品的结晶转化程度较好,具有硬玉的标准红外特征吸收峰。  相似文献   
72.
利用YJ-3000t紧装式六面顶压机,在1.0GPa、500~900℃和2.0GPa、500~950℃的实验条件下,同时采用交流阻抗谱法(AC0.05~10-6Hz)、直流法(DC)和单频交流法(0.1Hz)三种方法对采自河北大麻坪玄武岩中的尖晶石二辉橄榄岩进行了电导率的实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  相似文献   
73.
利用“RQV-快速内冷淬火”(外加热冷封式)高温高压实验装置,在100MPa、800℃条件下,以东秦岭地区出露的高钾钙碱性岩浆岩(合峪花岗岩)为实验初始物,实验研究了Mo和W在花岗岩-H2O、花岗岩-NaCl(KCl)-H2O及花岗岩-NaF-H2O体系流体/熔体相间的分配行为。实验结果表明,Mo比W更倾向于分配进入流体相(DMo^流体/溶体〉〉DW^流体/溶体),相对于纯水体系而言,流体介质中Cl和F的存在均有利于Mo和W向流体相迁移富集,随体系内Cl含量的不断增高,Mo和W的分配系数呈线性增大趋势,而在天然花岗岩可能含有的F含量范围之内,F含量的增高将阻碍Mo、W向流体相迁移,流体介质中Na/K(摩尔比)的变化对Mo和W的分配系数没有明显影响,表明体系碱质(Na或K)类型不是Mo和W在流体/熔体相间分配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4.
大陆下地壳麻粒岩的流变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险下地壳麻粒岩的流变学研究可以解释地壳变形、壳幔物质交换以及岩石圈深部动力学过程等科学问题.前人通过研究各矿物的显微构造变形特征与变形机制,运用广义混合流变律探讨多矿物复合岩石的流变性质,结合水与流体对岩石变形强度的弱化作用,阐明在大陆下地壳变形环境下复矿麻粒岩的塑性变形和韧性流变性质.目前人们致力于对天然变形岩石和...  相似文献   
75.
高温高压实验弹性波速研究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在收集,整理国内外有关高温高压实验岩石,矿物弹性波速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高温高压实验弹性波速研究的目的,内容进行了概述,并对国内外这一领域研究的历史,现状及有关实验技术方法进行了综述,其中重点介绍了我国在高温高压岩石波速研究方面的进展及所取得的成就,并对高温高压弹性波速研究的地球动力学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6.
利用超声波透射-反射法,测量了0.6~2.0 GPa、最高1 085℃条件下角闪辉长岩的纵波波速(vp),详细统计了部分熔融阶段实验产物组分的体积百分含量,利用矿物含量和弹性参数,计算了角闪辉长岩的纵波波速.实验测量和理论计算显示了较一致的vp-t关系,即高压下角闪辉长岩的vp随温度升高先缓慢降低,在温度约800~900℃后转而大幅下降.实验产物显示,样品在温度达812℃(0.6 GPa)、865℃(1.0 GPa)和919℃(2.0 GPa)后发生矿物脱水和部分熔融,熔体含量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加.熔体是导致高温阶段岩石vp快速降低的主要原因.在初熔阶段vp随熔体增加而降低尤为显著,可能是初熔时矿物脱水生成的自由水及含水量高的熔体,以微细熔体薄膜浸润矿物边界或裂隙所导致.  相似文献   
77.
高温高压下矿物岩石电导率的实验研究数据,不仅是人们了解地球内部物质组成及其演化过程的重要窗口,而且可以为野外大地电磁测深和地磁测深反演提供重要约束.重点介绍了温度、压力、水含量、铁含量、氧逸度、熔融等矿物岩石电导率的影响因素,深入阐述了存在于矿物岩石的4种主要导电机制,即离子、质子、小极化子和大极化子.回顾近年来地壳主要造岩矿物(长石、石英和辉石)的电导率实验研究取得的新成果,讨论了它们的导电机制和地球物理意义,并对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尚需进一步展开的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8.
中国东部上地幔岩石相转变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祺诚  隋建立 《地球科学》2009,34(3):387-391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和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中的含石榴石相橄榄岩, 带来了发生在上地幔的尖晶石→石榴石相转变和铝辉石→贫铝辉石+石榴石的重要信息, 为中国东部上地幔岩石结构分层奠定了重要基础.通过岩石学与实验岩石学的研究, 推导出发生相转变的P-T条件, 为建立中国东部大陆上地幔岩石分层结构提供了重要约束.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向石榴石二辉橄榄岩相转变发生在55~70km, 随着深度增加, 石榴石二辉橄榄岩从富铝石榴石二辉橄榄岩(70~120km) 转变为贫铝石榴石二辉橄榄岩(> 120~150km).   相似文献   
79.
《地质力学学报》2007,13(2):192-192
高温高压及常规岩石力学实验室始建于1978年,1993年通过国家计量单位认证,为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2005年在科技部的科学仪器设备升级改造专项资金的资助下,对实验室刚性伺服压机系统进行了整体升级改造,实验机的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通过北京市计量科学检测研究院的计量检测。目前,实验室不仅承担所内若干重要科研攻关项目的研究任务,同时对外开放,竭诚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服务。一、服务与研究方向为了配合深部地质的研究工作,该实验室通过高温高压岩石力学试验手段模拟地壳—上地幔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岩石高温、高压与构造应力之间的…  相似文献   
80.
高温高压下流体中电解质的活度系数在地球化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实验测量了100—500℃、0.11—12GPa下0.01mol/L KCl溶液的电导率,并利用Hueckel方程由实验确定的摩尔电导和极限摩尔电导计算出了KCl的平均摩尔活度系数。平均摩尔活度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力升高而增大,而在高温高压下随温度压力的升高几乎保持恒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