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8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273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58篇
地质学   948篇
海洋学   3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70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6篇
  1958年   3篇
  1949年   3篇
  1948年   3篇
  1947年   2篇
  1946年   4篇
  1945年   3篇
  1943年   5篇
  1942年   6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991.
深水型条带状灰岩的特征和形成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寒武纪时,在我国东南部,一种常见的岩石类型-条带状灰岩普遍地发育在扬子台地南北边缘的深水斜坡相中。这种灰岩因风化外貌呈黑白条带相间而得名,笔者通过对条带状灰岩中条带的颜色、成分、厚度、横向变化以及各种层理构造的讨论,指出这种外貌单调而简单的灰岩形成机理非常复杂,至少有下述5种作用参与:高密度-低密度浊流沉积、等深流沉积、颗粒流沉积、碎屑流沉积和半远洋-远洋沉积。各种作用所形成的条带状灰岩内在特征各  相似文献   
992.
四川南桐煤矿区长兴灰岩中油苗的地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任伟  吴俊 《地质科学》1993,28(4):347-355
长兴灰岩中的原油主要表现为陆源有机质的特征。富含高分子量正烷烃,富含长链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倍半萜烷和C2。甾烷,五环三萜烷组分中以一种未知结构的C30(X)化合物为主,还检出四种C24四环萜烷。油苗可能主要来源于龙潭组煤层。  相似文献   
993.
中国泥盆纪鲕铁石沉积环境、成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廖士范  魏梁鸿 《沉积学报》1993,11(1):93-102
中国泥盆纪鲕铁石分布在华南的云南、四川、贵州、广西、湖南、江西、湖北等7个省(区)。鲕铁石结构有鲕粒、假鲕粒、凝胶团粒。鲕粒一般有环带、有核心,也有仅有环带、无核心的鲕环2-3层,少数数十层。鲕粒环带、团粒一般为自形晶微粒赤铁矿、绿泥石、菱铁矿,含少量粘土矿物及其他自形品矿物。核心为石英碎屑,或铁矿物碎屑。鲕粒间基质自形晶矿物、粘土矿物及其碎屑矿物。以接近封闭的浅水泻湖环境沉积最好(占鲕铁石总储量60%),以河口三角洲砂坝沉积最差(占4.2%)。鲕铁石是海水中胶体沉积的,当海水有一定能量时,铁质围绕碎屑物或铁矿物碎屑转动沉积鲕粒环带,铁质也可围绕先凝聚的铁矿物转动沉积无核心的环带。当海水能量低时形成凝胶团粒。  相似文献   
994.
候奎  陈延成 《岩石学报》1990,6(4):85-91,T002
叠层石有正常叠层石和骨骼叠层石之分。与葛万藻有关的骨骼叠层石分为骨骼葛万藻叠层石、骨骼葛万藻核形石、骨骼葛万藻藻鲕和骨骼葛万藻凝块石等四类。骨骼葛万藻藻鲕是由葛万藻藻球经过重结晶作用而变成的。镜下观察,这种鲕由葛万藻及其捕获粘结的碎屑颗粒、葛万藻重结晶残余结构和重结晶方解石晶体三部分构成。骨骼葛万藻藻球是潮间和潮下低能环境中形成的,它为鲕的生物成因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995.
郑庆年 《沉积学报》1990,8(3):103-109
本文论述阶叠状藻叠层石,柱轴与底面斜交的分离短柱状藻叠层石和短棒状层孔虫叠层石的形态与海侵方向、次数、幅度、盆地性质、盆底地形等沉积环境的关系。本区古生代底栖造礁沉钙藻对造架生物的镶盖和填隙粘结作用,形成有利成矿的礁环境。指出区内不同形态叠层石的分布及生物群落的演化,皆与西澳坎宁盆地同时代生物礁相似。  相似文献   
996.
湘西渔塘早寒武世生物礁沉积相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湘西渔塘早寒武世清虚洞期生物礁为国内外罕见的规模较大的堤状藻礁,发育于川滇黔碳酸盐台地南东边缘。造礁生物为表附藻、尼科尔森藻及葛万藻等,具明显的生长生态及分带性特征。该生物礁的形成及演化受同沉积断裂控制,发育三个造礁旋回,每个旋回由四个依次向上变浅的沉积阶段组成和相对应的礁基、礁核、礁前、礁后及礁顶亚相。礁后藻砂屑灰岩系渔塘铅锌矿极为重要的控矿岩相。  相似文献   
997.
西沙群岛石岛根管石特征、成因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喜  贾承造  孟卫工  祝永军 《岩石学报》2008,24(10):2415-2422
西沙群岛石岛由第四纪地层构成,包括4个风成生物砂屑灰岩层和3个化石土壤层,生物砂屑灰岩层和化石土壤层相间分布,在化石土壤层中发育根管石。研究表明,根管石在结构构造、成分和沉积成岩变化方面具有三层分带性。其中,内带由泥晶碳酸盐组成,具有泥晶结构,环形纹层或纤维状构造,是原始植物根系交代和石化的结果; 中带和外带均为细粒砂屑结构,块状或层理构造,砂屑颗粒由珊瑚、珊瑚藻、有孔虫、软体动物、棘皮类等古生物化石和砂屑组成,中带钙质胶结较强,中带、外带及寄主岩石多为过渡关系。根管石的中带和外带是植物根系附近微化学成岩环境和后期差异风化作用的产物。西沙群岛石岛存在3个根管石发育层,标志着三期成土作用和植被化作用的存在,反映了气候条件的重大变化。西沙群岛石岛风成生物砂屑灰岩层和化石土壤层的相间分布特征,及CaO/MgO比值、锶元素和有机质含量变化,记录了4个气候演变和风成沉积演化旋回。  相似文献   
998.
本文通过对西藏南羌塘扎仁地区中侏罗统布曲组颗粒灰岩特征描述,并对其产出层位、沉积环境作出分析,认为中侏罗世布曲组沉积早期(J2b1),该区在碾砸-巴尔扎-日埃坡-晓嘎晓那-巴格底加日一线以北地区,属于一套碳酸盐台地边缘浅滩相沉积,为一种强烈扰动的高能浅水沉积环境.此线以南同期总体是一套开阔碳酸盐台地相沉积.对该区寻找油气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9.
灌注水泥浆一般是在岩石裂隙或其他可灌的松散地层中实施,在浇筑固结不良的混凝土墙中进行水泥灌浆是一个尝试,“散粒体“成为造孔难题,灌浆方法是否按常规进行?本文通过在“破碎“的混凝土墙中进行水泥灌浆的成功实践,总结出水泥灌浆的又一个适用对象,为同行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某些灌浆经验。  相似文献   
1000.
河南登封地区寒武系第三统张夏组是一套167m厚的碳酸盐岩地层,出露连续且完整,发育以微生物岩主导和以后生动物扰动灰岩主导的两种米级旋回类型。通过对米级旋回的演化及其沉积学和古遗迹学特征分析,张夏组自下而上由以微生物岩主导的米级旋回逐渐让位于以后生动物扰动灰岩主导的米级旋回;沉积体系由无鲕粒滩的碳酸盐岩台地逐渐向发育厚层鲕粒滩的碳酸盐岩台地演化;沉积环境从潮下低能深水演变为开阔台地,并逐渐变浅形成鲕粒滩、局限台地;沉积岩类型从叠层石、凝块石灰岩等微生物岩逐渐变化为生物碎屑灰岩、生物扰动灰岩和含生物扰动鲕粒灰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