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9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146篇
综合类   4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生长激素 (growthhormone,GH)是脊椎动物脑垂体细胞合成和分泌一种单链多肽激素 ,具有促进鱼类生长 ,加速蛋白质的合成 ,提高饲料转化率 ,调节海河洄游性鲑科鱼类的渗透压 ,促进鲑科鱼类对海水的适应能力 ,提高鱼类血液、腺体和肾脏中淋巴细胞的抗病毒能力 ,从而增强鱼体的抗感染能力等作用 ,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生长促进剂之一 ,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目前 ,国内外已有40多种鱼类的GH基因被分离和克隆[1,2 ] ,序列分析表明 ,GH与泌乳刺激素 (PRL)、胎盘催乳素(PL)、生长催乳素 (SL)具有相似的结构和交叉的功能 ,…  相似文献   
83.
盐度及pH对黄鳍东方鲀受精卵孵化和仔鱼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比较了不同盐度(5、10、15、20、25、30、35、40、45)及pH条件(5.0、5.5、6.0、6.5、7.0、7.5、8.0、8.5、9.0、9.5)下黄鳍东方鲀受精卵的培育周期、孵化周期和孵化率,同时对黄鳍东方鲀初孵仔鱼进行耐饥饿试验,测定其不投饵存活系数SAI值。结果表明,黄鳍东方鲀受精卵孵化的适宜盐度范围是5.0~40.0,适宜pH范围是6.0~8.5;仔鱼生存的适宜盐度为5.0~45.0,适宜pH值是5.5~9.0。  相似文献   
84.
The decomposition of a large amount of unexploited macroalgal resource along the coast of China often results in heav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order to pave a way of using macroalgae as the dietary ingredient of rabbitfish Siganus canaliculatus, one of a few farmed herbivorous marine teleosts in China, its preference (feeding selectivity) for different macroalgae was determined in this study. Seven seaweed species abundantly inhabiting the coast of east Guangdong Province were exposed simultaneously to rab-bitfish juveniles in laboratory (multiple-choice feeding) with their content and absolute intake assay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most preferred algae were Ulva prolifera, Gracilaria lemaneiformis and Chaetomorpha linum, less preferred algae were U. pertusa and Porphyra haitanensis, and least preferred ones were Sargassum fusiforme and Corallina sessilis. Such an order did not change when one to four relatively preferred seaweeds were removed. The preferred seaweeds were richer in protein and soluble sugar thus higher in energy than the least preferred. In addition, this fish was found to favor filamentous and flat algae rather than calcified ones. Ac-cordingly, the richness of nutrients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etermined the preference of S. canaliculatus for tested macro-algae.  相似文献   
85.
测定并分析澳洲长鳍鳗(Anguilla reinhardtii)肌肉中营养成分组成与质量分数。结果显示:澳洲长鳍鳗肌肉中水分质量分数为63.96%,蛋白质质量分数为17.43%,粗脂肪质量分数为16.41%,灰分质量分数为1.74%;肌肉中测出氨基酸17种(未测色氨酸),其中包括人体必需氨基酸7种(占氨基酸总质量的39.97%),必需氨基酸组成基本符合FAO/WHO标准;主要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和缬氨酸,其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82.61,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质量的45.60%;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为26.73%,其中EPA与DHA的质量分数合计为8.46%。该结果表明,澳洲长鳍鳗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与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86.
采用半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亚硝酸盐氮对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9.59.8 g)的急性毒性及对部分肝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急性毒性实验中,亚硝酸盐氮对红鳍东方鲀的24、48、72和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201.88、190.57、171.09、159.25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15.92 mg/L;在亚急性毒性实验中,当红鳍东方鲀分别在5.3、10.6,15.9、21.2 mg/L亚硝酸盐氮中暴露4周时,其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亚硝酸盐氮浓度的升高均被显著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亚硝酸盐氮会对鱼体的抗氧化能力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7.
卵形鲳鲹胚后发育阶段的体色变化和鳍的分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集在池塘进行育苗的31天前的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仔稚幼鱼,对其早期发育阶段的体色变化和鳍的发生、发育进行了连续观察。在水温24.73±2.11℃、盐度20‰—24‰、pH8.0—8.2条件下,初孵仔鱼体表已具有黑色素,第2天眼点的褐色素增加,此时仔鱼未开口、眼点未有视物功能;第3天开口时,眼大而突出、布满黑色素,变为黑色的眼睛,具有视觉功能;第17天当仔鱼变态为稚鱼时,鱼体变得不透明;在第22天变态为幼鱼时,鱼体体表为褐色;30天的幼鱼体表为银白色,与成鱼的体色一致。各鳍开始分化和发育的顺序依次为胸鳍→尾鳍→背鳍→臀鳍→腹鳍。1天仔鱼胸鳍原基出现;2—3天仔鱼开始摄食,胸鳍为扇形;第17天各鳍发育基本完成,标志着稚鱼期的开始。体色的变化和鳍的形成和发育对仔稚鱼的摄食、行为、生长、变态和存活等生命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仔稚鱼变态发育的重要特征之一,与人工育苗生产技术尤其是投饵、分池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8.
运用稳定性同位素分析技术研究红鳍原鲌δ13C和δ15N值变化规律,进一步探讨贡湖湾、鲤山湾和东太湖3个典型水域的红鳍原鲌食性差异.结果显示,红鳍原鲌的δ13C值与体长、δ15N值与体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大个体的红鳍原鲌(体长138 mm)δ13C值和营养级显著高于小个体红鳍原鲌(体长138 mm),表明红鳍原鲌在生长过程中随着口裂的增大和捕食能力的加强发生了食性转变现象:食物来源由小型浮游动物向鱼类转变.红鳍原鲌的δ13C在3个水域中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东太湖(-25.17‰±2.56‰)作为养殖活动影响区均显著低于贡湖湾(-23.11‰±1.05‰)和鲤山湾(-22.73‰±1.31‰),而且个体普遍偏小,说明红鳍原鲌种群分布可能存在一定的区域性,会根据栖息环境选择食物来源.红鳍原鲌在高浓度蓝藻的环境下,偏向摄食较大个体的动物性饵料,减轻对浮游动物的摄食压力,间接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发展.另外,还讨论了红鳍原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其资源保护和合理配置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9.
根据2009–2011年东太平洋海域长鳍金枪鱼延绳钓的生产数据,结合海洋遥感获得的表温(SST)和海面高度(SSH)的数据,采用外包络法,以投钩数、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为适应性指数,按月份分别建立基于SST和SSH的长鳍金枪鱼栖息地适应性指数(SI)。采用算术平均法(AMM)和几何平均法(GMM)获得基于SST和SSH环境因子的栖息地指数(HSI)综合模型,并以2012年各月生产数据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基于两种HSI模型所得的长鳍金枪鱼栖息地综合指数不相同,通过算术平均法的HSI模型,当HSI为0.6以上时,渔获量占总渔获量的87.9%,通过几何平均法的HSI模型,当HSI为0.6以上时,渔获量所占比例为87.2%。算术平均法较GMM更适于东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栖息地指数模型。  相似文献   
90.
利用黄鳍马面的鱼骨作原料。经调味、烘于等工序制成香味可口、营养丰富的香酥鱼排。产品粗蛋白含量45.5%,水份17.25%,粗脂肪0.76%,粗灰分。14.31%,钙2.29%,磷1.47%,钠1.12%,钾0.16%,镁710×10-6,铁355×10-6,锌49.2×10-6,铜3.40×10-6,镍2.40×1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