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97篇
  免费   1252篇
  国内免费   1499篇
测绘学   708篇
大气科学   428篇
地球物理   918篇
地质学   3993篇
海洋学   812篇
天文学   97篇
综合类   887篇
自然地理   1205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189篇
  2021年   221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210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217篇
  2014年   595篇
  2013年   445篇
  2012年   687篇
  2011年   674篇
  2010年   489篇
  2009年   671篇
  2008年   614篇
  2007年   424篇
  2006年   407篇
  2005年   366篇
  2004年   302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3篇
  1948年   3篇
  1942年   1篇
  1930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42.
当今海洋科学五大热点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莫杰 《海洋科学》1996,20(6):21-25
进入90年代,一些海洋科技发达国家的海洋调查计划、科学研究项目和国际性学术性讨论会的主题,几乎都集中围绕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其中最热门的话题可谓:全球变暖、自然灾害、海面上升、生态环境和海洋资源。1全球变暖的趋势科学家普遍认为,当今世界性工业的发展,大量能源的燃耗,向大气层排放超量的CO2、H2S及其他废气每年约50×108t,形成的“温室效应”而引起的全球性增温影响越来越明显。据统计资料表明,从1950~1985年,全球排放的CO2、H2S、氮氧化物、氯氟烃等物质增加…  相似文献   
43.
生物芯片应用于海洋生物科学领域的前景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1994年美国能源部防御研究计划署、俄罗斯科学院和俄罗斯人类基因组计划共同合作研制出第一块生物芯片至今不过短短几年时间 ,生物芯片却以神奇的速度飞速发展。基因芯片 (以及后来的蛋白芯片 )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新药开发、物种改良、临床诊断、DNA测序、基因表达分析等各个方面。目前 ,生物芯片技术已经逐渐代替一些传统的方法和手段在生物学研究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是人类有待研究和开发的重要资源。随着陆地资源开发利用日趋达到极限 ,世界各沿海国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海洋生物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上来。而…  相似文献   
44.
陈荣发 《海洋测绘》2003,23(5):65-66
一进入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工程院院士、实验室主任金翔龙就把记者从电脑中带进了海底世界 ,几千米深的海底山脉 ,陡峻的峡谷 ,广阔的“高原”和“平原” ,让人一目望穿海底。这些太平洋底的彩色海底地形图都是通过先进的多波束测深系统等设备在海底侦察后 ,经过自动绘图仪绘出的。从图上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在太平洋底被誉为“金属地毯”的多金属结核 (锰结核 )的分布。由金翔龙主持的国家“八五”重大专项“大洋多金属结核资源勘探开发” ,已经为我国最终圈定了 7 5万平方千米的可年产 30 0万吨 ,持续开采 2 0年的“丰产田” …  相似文献   
45.
On the basis of three geological models and several orebody boundaries,a method of grid subdivision and integral has been proposed to calculate and evaluate the resources of cobalt-rich crusts on the seamounts in the central Pacific Ocean.The formulas of this method are deduced and the interface of program module is designed.The method is carried out in the software "Auto mapping system of submarine topography and geomorphology MBChart".This method and program will possibly become a potential tool to calculate the resources of seamounts and determine the target diggings for China's next Five-year Plan.  相似文献   
46.
《海洋地质前沿》2006,22(8):F0003-F0003
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97年,是国家海洋局首批设立的重点实验室之一。依托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现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刘光鼎院士,实验室名誉主任金翔龙院士,实验室主任初凤友研究员。实验室以应用基础研究为重点,强调学科交叉与渗透,关注海底过程的统一性、多样性与复杂性等系统科学问题,研究区域包括中国近海、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南北极。主要研究方向为:(1)海底构造与事件地质;(2)海底资源与成矿系统;(3)海底探测与信息系统。在刘光鼎、金翔龙、欧阳志远和秦蕴珊院士的指导下,形成了一支中青年为主的科技队伍,现有固定人员32人,其中院士1人、研究员2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14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21人,在读博士研究生11人、硕士研究生24人和博士后2人。目前在研项目包括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公益项目、政府间国际合作项目、大洋资源环境研究项目和国家重大专项,共计80余项。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297篇、专著4部、论文集6部,开发深海探测设备17项。2000年以来,实验室联合国内30余家单位,主持开展了“大洋一号”船设备改造和4个航次的863与大洋专项研制设备的海试,主持实施了4个航次的太平洋资源与环境调查和2005年我国首次环球科学考察,同时开展了多个航次的边缘海海底构造和地质环境调查。实验室不断加强技术平台建设和投入,引进和研制的海洋调查分析设备总值达8000余万元,建有14个数据处理和分析测试实验室。围绕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5年来批准对外资助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20余项。2003年3月以实验室为依托组建了“中国大洋勘查技术与深海科学研究开发基地”,2003年10月中国海洋学会海底科学分会正式被批准登记。金翔龙院士任主任委员,2004年4月海底科学分会作为参与会员代表中国加入国际大陆边缘计划(InterMargins),金翔龙院士任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大陆边缘计划办公室设在本实验室。实验室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面向国际竞争,以增强原始创新能力为核心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和基础性工作,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目前与美国、德国、日本和俄罗斯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30余家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曾主办“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现状及我国对策”第160次香山科学讨论会等一系列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和学术活动。  相似文献   
47.
48.
对中国黄土标准剖面———洛川黄土剖面之下的上新世红黏土进行了沉积特征和磁性地层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洛川红黏土堆积于约2.6~3.2 MaBP期间,从而确定世界惟一的黄土类地质公园的风尘开始堆积的年代约为3.2 MaBP。古气候替代性指标磁化率和粒度的分析表明,洛川风尘堆积序列记录了上新世到第四纪古气候的重大转型。  相似文献   
49.
船舶概况。“雪龙”船是我国目前惟一专门从事极地考察和后勤物资补给、人员运输的极地考察破冰船,它是乌克兰赫尔松船厂于1993年建造的一艘具有B1*级(CCS规范)破冰能力的北极运输补给船。我国购进后对其进行了改装,于1994年替代“极地”号考察船承担极地考察任务,成为我国第三代极地科学考察运输船舶。该船总长167m,型宽22.6m,满载排水量21250t,满载吃水9m,配有1台主机(13200kW),最大航速17.9节,设计破冰能力能在厚度为1.1m(加20cm厚的雪)的连续海冰中以1.5节的航速航行,船上原配有能容纳2架直升机的飞行平台、直升机机库和附属配套设备。国家海洋局于1994年、1995年进行了两次初步改装,加装了部分科考实验室、实验仪器、考察人员住舱以及站、船用油舱和淡水舱。最大乘员由原来的55人增加到了128人(含40名船员),拥有200m^2的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气象等科学调查实验室,增添了部分科研设备,使“雪龙”船具有了一定的海洋科学调查能力。  相似文献   
50.
离子色谱分析在黄土和粉尘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中存在着大量的碱金属及碱土金属,以往的测试方法多为原子吸收和ICP—MS,离子色谱法在测试黄土样品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含量中应用不多。将黄土地质标准样品进行消解后用离子色谱进行测试,测试效果良好,重复测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与推荐值的相对误差小于5%,准确度和精密度符舍相关的质量控制要求。本实验方法测试的离子含量都在仪器响应呈线性的最佳测试范围之内,标准曲线经回归后相关系数均达到0.9999。黄土样品的分析结果与粉尘气溶胶样品的离子分析结果对比表明,此方法对于探讨粉尘起源以及沙尘暴天气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