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97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278篇
海洋学   21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0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4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0年   4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5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3篇
  1945年   3篇
  1944年   2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6篇
  1939年   1篇
  1934年   1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岳中明  程德虎 《岩土力学》1997,18(A08):208-212
介绍了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盾构法隧洞设计情况,包括隧洞衬砌结构计算分析,隧洞纵向沉降变形分析,隧洞防水设计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22.
与时俱进,发展中国大地构造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述了黄汲清经典著作《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的深远影响。它是中国大地构造研究的奠基之作和经典著作 ,其基本内容和主要论点已为实践所证实 ,并为国内外地质界所认同。这部著作不仅全面系统地总结了过去 ,而且对一些重大地质问题进行了科学预测 ,为后人指出了研究的方向。它是一部你什么时候读都有味道 ,都会受到新的启发的著作。黄汲清的学术思想是民主的、开放的 ,与时俱进的。在《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中 ,他运用阿尔冈活动论的思想 ,阐述了中国大地构造的动力演化过程。之后 ,他又吸收了裴伟深断裂的思想 ,深入研究了中国的深断裂。 2 0世纪 70年代 ,他指导他的学生将多旋回思想与板块构造结合 ,在中国大地构造图上首次详细标绘了中国境内的板块缝合带 ,从全球动力学角度 ,将他 1 94 5年提出的亚洲三种构造型式发展为古亚洲、特提斯和滨太平洋三大构造域。黄汲清的研究始终是从东亚地质的实际情况出发 ,他曾多次指出 :中国是全球构造研究中的一块宝地 ,中国人应该为世界地质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3.
辽宁北票发现一新的无尾两栖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一具保存有皮肤印痕的完整骨骼化石,描述了采自辽宁北票黄半吉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义县组下部的一新的无尾两栖类,并确立其为一新属、新种—孟氏大连蟾(Dalianbatrachus mengigen.et.sp.nov.)。该化石以其尾杆骨较长,超过荐前椎的总长度,胫腓骨与股骨等长和跗节长小于胫腓骨长的一半而区别于其它两栖类。  相似文献   
24.
黄沙坪矿床硫化物期矿物进行矿物包裹体温度和成分测定,并进行热力学计算,获得毒砂-闪锌矿阶段成矿温度为300°,logfCO2为0.4~1.4;logfCH4为-2.05~2.07logfH2O为1.67~1.93;logfO2为-32.87~-38.39。对矽卡岩期和硫化物期硫化物进行硫同位素测定,获得矽卡岩期黄铁矿的δ34S为4.1‰~4.6‰; 硫化物期硫化物的δ34S为6.2‰~17.5‰,并具有δ34SSp大于δ34SGn和两组δ34SΣs值。对长石、方铅矿和闪锌矿进行了铅同位素测定,获得长石的206Pb/204Pb比值为18.429~19.305,207Pb/204Pb比值为15.598~15.905;208Pb/204Pb比值为38.647~39.235。方铅矿和闪锌矿的206Pb/204Pb比值为18.00~18.772,207Pb/204Pb比值为15.580~16.045,208Pb/204Pb比值为38.490~41.560,并呈线性排列,显示矿床硫铅是两种以上的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25.
正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先生,早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地质组(专业),先后在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地质研究所(现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他在第四纪科学、黄土科学领域取得辉煌成就,成为中国这方面的领军人物,曾任中国  相似文献   
26.
1996—2015年黄河源区植被覆盖度提取和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黄河源区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对于深入理解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的植被响应,以及为黄河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陆地卫星(Landsat)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多端元混合像元分解模型(Multiple Endmember Spectral Mixture Analysis,MESMA),完成了1996—2015年黄河源区4.4万km2、7个时相的植被覆盖度提取,并基于转移矩阵和一元线性回归趋势法分析了植被覆盖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黄河源区东南部植被覆盖度较高,西北部植被覆盖度较低,且植被覆盖度在空间上由东南向西北呈递减趋势。1996—2004年植被覆盖度整体呈下降趋势,2004—2015年植被覆盖度呈增加趋势。1996—2015年植被覆盖度呈增加趋势的区域占57.25%,基本不变的区域占16.02%,植被覆盖度呈下降趋势的区域占26.73%。植被覆盖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黄河源头及一些河谷地带、环湖地区受人类影响较大,且东南部海拔较低地区受到过度放牧的影响。尽管黄河源区1996—2015年植被覆盖度总体呈改善趋势,但毒杂草的面积也由1996年的16 060 km2增加到2015年的22 942 km2,20年间增加了6 882 km2,毒杂草面积的增加对黄河源区局部地区畜牧业的发展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7.
处于盆地外带的盐泉水,地热水和白垩系卤水符合克雷格关系,均属于“循环水”。内带水主要是变质沉积水,具有贫~2H和富含~(18)O的特征。其中,侏罗系黄卤的δD值相似于大气水,其盐分来源于蒸发浓缩作用;Aa亚区的上三叠系黄卤起源于古大气水对下伏岩盐的溶滤。三叠系中下统、二叠系、石炭系等海相地层中的黑卤的δD值(-49至-25.1‰)接近硬石膏化过程中脱出的石膏结晶水的δD值。三叠系黑卤起源于溶液岩盐的石膏结晶水与成盐后残余海水的混合。自贡地区黄卤成分主要为黄卤和黑卤的混合作用所改变。  相似文献   
28.
本文通过清代历史文献资料考证和现场人物访问、地貌及震害地质调查,将原定于金州镇的1861年金州6级地震震中迁至新金县普兰店以东的惠屯附近,两地相距约42公里  相似文献   
29.
黄钇钽矿形成条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实验表明,黄钇钽矿需要在温度≥500℃,溶液pH≈4.0-7.5,压力500—1500bar的范围内形成,与褐钇铌矿相比,其形成条件的范围要窄得多。 不同的稀土元素在形成黄钇钽矿时的成矿温度亦不同。钇族稀土成矿温度相对较低且相互接近,铈族稀土的成矿温度比钇族稀土高得多,并随原子序数减小而迅速增高,以致La、Ce、Pr、Nd在一般的地质条件下难以形成这种结构的矿物,这就是至今在自然界发现的黄钇钽矿均为钇族稀土占优势的原因之一。实验还表明,大量F、P等组分的存在,对黄钇钽矿的形成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30.
区洪威 《矿产与地质》2005,19(4):361-363
贺州市黄秆冲金矿位于桂东南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北东端,产于震旦系培地组砂岩、泥岩的层间破碎带中.在分析研究矿床地质背景、构造特征、矿石矿物特征及围岩蚀变特征的基础上,指出该矿床属石英脉带型金矿,找矿标志主要是断裂构造、石英脉、地球化学异常、围岩蚀变、民采遗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