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5篇
  免费   491篇
  国内免费   553篇
测绘学   86篇
大气科学   262篇
地球物理   142篇
地质学   1717篇
海洋学   783篇
综合类   395篇
自然地理   71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3篇
  1948年   3篇
  1936年   2篇
  1935年   1篇
  1930年   1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谢锦龙  黄冲  向峰云 《地质科学》2008,43(1):133-153
南海西部海域构造复杂,主要发育有北东—北东东向、北西向和近南北向3组深大断裂。其中,北西向断裂与板块汇聚、碰撞有关,多具走滑性质;北东—北东东向断裂具有与中国东部裂谷盆地相似的发育特点,呈张扭性质;近南北向断裂可能是南海在扩张活动期间于洋、陆壳过渡部位形成的走滑调节断裂,是洋盆扩张的西部边界。新生代里,南海经历了4次成盆事件与3期扩张活动,盆地经历了古新世—中始新世陆缘断陷、渐新世—早中新世扩展与中中新世以来的热沉降3个演化阶段。陆缘断陷阶段的充填系列主要是北东—北东东向与北西向的河流—冲积扇、湖泊沼泽等陆相沉积及火山岩等;盆地扩展阶段表现为中-小型断陷、断-坳陷逐渐复合与联合为大-中型坳陷,古地理格局逐渐由河流与湖沼陆相环境演变为滨海至浅海相的沉积环境;热沉降阶段的成盆活动逐渐减弱以至停止,地层表现超覆,盆地出现联合迹象。结合以往勘探与油气资源调查成果分析,认为南海西部海域陆架陆坡区发育的大-中型沉积盆地石油地质条件良好,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勘探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2.
牛庄洼陷沙河街组超压系统发育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阳  王建伟  赵密福  高侠 《地质科学》2008,43(4):712-726
东营凹陷牛庄洼陷沙河街组发育有超压系统,这对油气运移和聚集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对超压系统现今发育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运用约束下数值模拟方法对牛庄洼陷超压系统的演化规律进行研究,并探讨了超压系统的主要形成机制。牛庄洼陷在沙河街组四段、沙河街组三段的下亚段和中亚段存在着超压系统,最大压力系数可以达到1.8,最大剩余压力超过了20MPa。自沙三段上亚段沉积期开始,超压系统开始发育。到东营组沉积期末,超压系统经历了大约10Ma的泄压过程。自新近系馆陶组沉积期,超压系统再次迅速增压,逐渐接近现今发育状况。上覆地层沙三段上亚段高沉积速率导致了超压系统的形成和早期剩余压力的增加,而水热增压和烃类物质大量生成联合造成超压系统晚期迅速增压。超压系统演化规律揭示出在油气主要运移期研究区古异常流体压力的分布状况,这为进一步开展牛庄洼陷油气运移和聚集过程的动力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李鸿雁  邬虹霞  霍世青 《水文》2008,28(2):60-63
本文采用相关分析与GAS参数优化相结合的方法,对黄河上游非汛期径流预报模型进行了研究,并对2000~2003年的径流进行了实时预报检验,从检验结果来看,这种预报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本文为非汛期径流预报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同时,就计算分析手段而言,GAS在参数优化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黄河内蒙古段冰凌形成机理及凌汛成因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着重分析研究黄河内蒙古段冰凌形成杌理、冰情演变及凌汛成因.文中系统分析了黄河内蒙古段的冰情演变过程的四个时期,即由冰晶形成至产生大量冰凌的成冰期;由凌块封冻至盖面冰层增至最厚的结冰期:冰层开始融化至解冻前的融冰期和解冻开河至冰凌消失的消冰期.分析研究了影响凌汛成因的热力、动力和河势三大作用因素.使河水成冰又由冰融化成水的热量交换作用的因素,包括太阳辐射热、水温、气温、风、降水量、空气中的湿度:水位的抬升以至流速的变化等水流作用,均为动力因素;河道的特性影响为河势因素,通过分析研究,便于指导防凌实践,使防凌工作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5.
李想  刘晓岩 《水文》2008,28(2):93-96
本文根据<黄河水资源公报>公布数据,分析了黄河水量统一调度以来流域水资源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地表取水量、耗水量和地下水耗水量在经历2003年旱情紧急期取(耗)水量低谷之后,逐年呈上升势头;农业耗用地表水量下降了15%,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量增幅较大;省界水质有明显好转,满足Ⅱ、Ⅲ类水质标准的河长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6.
举世闻名的娄山关,屹立在巍巍群山之中,横阻于川黔道口。古人曾用“马头高白日,树梢挂云间”的诗句赞美它的雄伟险峻;游客称赞它兼有华山之险要,峨眉之秀丽。其实,从娄山关至桐梓一带,还是我省著名的岩溶地区之一。那里岩溶洞穴发育,首屈一指的要算娄山关观音;  相似文献   
17.
不同饲料对凡纳对虾幼体生长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杰  刘楚吾  杜涛  刘丽 《海洋科学》2004,28(1):11-14
采用不同的饲料系列饲养各阶段凡纳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幼体和仔虾,实验结果表明:在潘状幼体期(Z)~糠虾幼体Ⅱ期(M2),投喂骨条藻 人工配合饲料系列,比单纯投喂骨条藻或单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成活率分别高18.5%和26.7%;糠虾Ⅱ期(M2)以后单独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或单独投喂卤虫无节幼体的成活率无明显的差别;在人工育苗后期,用人工配合饲料代替卤虫无节幼体,育苗的成活率并没有下降。  相似文献   
18.
影响黄体酮促两种沼虾卵巢发育作用的一些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11月给不切眼柄的日本沼虾注射黄体酮和滴加黄体酮,对其卵巢发育无明显的作用,切眼柄组比不切眼柄组有更多的虾达到较成熟的卵巢发育期,而切眼柄又注射或滴加黄体酮的组又比仅切眼柄的组有更多的虾达到较成熟的卵巢发育期,结果表明,眼柄内的激素可抑制黄体酮对卵巢发育的作用,10^-9M和10^-12M黄体酮可使体外培养的罗氏沼虾II和Ⅲ期卵巢的卵母细胞直径显著增大或非常显著地增大,而这2种浓度的黄体酮对I期和IV期的卵巢的卵母细胞的直径都无增大作用,10^-9M和10^-2M的黄体酮可使体外培养的罗氏沼虾Ⅱ期和Ⅲ期卵巢的总蛋白合成较对照组非常显著或显著地增加,而这2种浓度的黄体酮对I期和IV期的卵巢的总蛋白合成都无增加作用,结果表明黄体酮对卵母细胞的作用是有发育期的选择性的。  相似文献   
19.
20.
应用戊二醛、锇酸固定,环氧树脂包埋,醋酸双氧铀-柠檬酸铅制作切片,以透射电镜观察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壳孢子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壳孢子外包被一层薄的细胞壁,中央为一个由同心片层结构的类囊体膜构成的轴生星状色素体,色素体中有一个无淀粉鞘包被的蛋白核,类囊体膜上附有嗜锇性的质体小球.壳孢子细胞核位于色素体的一侧,呈不规则的长圆形,核仁偏于核的一侧.在胞质中分布有线粒体、红藻淀粉、液泡等细胞器.与放散前的成熟壳孢子囊枝细胞超微结构比较,成熟壳孢子超微结构的变化主要有细胞壁变薄,色素体结构松散甚至退化,蛋白核分裂,液泡数量增多而红藻淀粉数量减少等,这些变化反映了成熟壳孢子基本细胞特征,同时反映了在壳孢子生长发育过程中温度下降、光照时间缩短和光照强度减弱等环境因素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