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2篇
  免费   923篇
  国内免费   550篇
测绘学   724篇
大气科学   268篇
地球物理   350篇
地质学   1481篇
海洋学   483篇
天文学   860篇
综合类   292篇
自然地理   197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228篇
  2021年   296篇
  2020年   230篇
  2019年   245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339篇
  2010年   221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数字制图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完成各种图件的新的制图工艺 本文通过对1 5万地质图数字化成图的实践、提出一套数字制图的作业程序和成图方法  相似文献   
82.
100Ma——塔里木盆地演化的重要周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沉积盆地波动分析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典型井的周期分析表明,塔里木盆地在其地质历史时期100Ma的周期是很明显的,自寒武纪以来共经历了4个完整的周期,每一完整周期都由正相位和负相位两个半周期所组成,而第三纪为第Ⅴ个周期的正相位阶段。该周期控制了盆地内的沉积与剥蚀的过程及成藏旋回,并至少控制了古生代的反转构造。对沉积与剥蚀过程的控制作用表现在周期波正相位和负相位分别对应于沉积期和剥蚀期;对含油气系统的控制作用表现在:第Ⅰ个周期波构成以早古生代地层为主体的含油气系统,第Ⅱ个周期波至第Ⅳ个周期波构成以晚古生代至中生代地层为主体的含油气系统,第Ⅴ个周期的正相位阶段构成以新生代地层为主体的含油气系统;对反转构造的控制作用表现在:正相位Ⅰ(寒武纪—早奥陶世)和正相位Ⅱ(晚泥盆世晚期—晚石炭世早期)为伸展构造体制,负相位Ⅰ(中奥陶世—晚泥盆世早期)与负相位Ⅱ(晚石炭世晚期—早二叠世早期)为挤压构造体制。塔里木盆地演化具有100Ma周期的原因与古天山洋、古昆仑洋及特提斯洋的B型俯冲触发的地幔羽的上升流及地块的拼贴导致的地幔羽的休眠状态息息相关,从而周期性地控制了塔里木盆地内的沉积与剥蚀过程、成藏旋回及反转构造。  相似文献   
83.
刘岩 《河南气象》2004,(4):45-45
1 雨量传感器翻斗翻转不灵活或不翻转这种情况造成干簧接点不闭合 ,不输出或少输出电路导通脉冲 ,就会出现雨量记录与人工观测记录相差较大。处理方法 :清除翻斗支点的脏物 ,以减少翻斗翻转阻力 ,重新安装翻斗 ,轻轻拨动使其正常翻转 ,注意不要用手触摸翻斗内壁或其他物体 ,以免粘附油污。2 引流管不畅通或堵塞有降水 ,采集通信软件显示“雨量数值栏为N(即无降水 ) ,雨强0 .0”。此时应检查集水器和引流管是否堵塞 ,再检查线路接头是否松动。若雨势较大 ,采集通信软件显示却很小 ,说明集水器和引流管不畅通 ,应及时疏通。3 无雨 ,采集通…  相似文献   
84.
讨论了渭北矿区地表裂陷的成因、危害、防治的方法和意义。指出地震、活动性断裂、人类采矿活动、地下水活动等地质作用和煤层埋藏地质条件是矿区地表裂陷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矿山有关部门在减灾、防灾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5.
美国堪萨斯州的Sokkia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一种集StatusL1C/A和全载波1 2通道GPS接收机,内装L1天线及电池于一身的集成系统。该系统既可用于诸如边界与区域拐角测量这样的静态测量,也可用于象施工放样、建筑物测绘、大地测绘这样的动态测量。其尺寸为5×6英寸,重量为1 .38磅。这种接收机有一个传递速率高达5 760 0波特率的红外通信链路,并且有一个传递速度高达1 1 5 60 0波特率的电缆通信链路。L1集成测绘系统  相似文献   
86.
从80年代初期起,河北围场幅1:20万化探经历过3次工作,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技术,取得的效果差异显著。笔者就此对所使用的方法技术及其效果进行较深入剖析,指出在1:20万化探中方法技术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7.
分析和探讨了HJ-1复合型钻井液对复杂地层护壁的作用机理及护壁性能试验情况,介绍了其在寨上矿区复杂地层钻探中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88.
国家基础测绘的重大项目1∶5万全国矢量要素采集工程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为了确保这一重大工程的质量,结合工作实际,从生产作业过程的几个关键环节、技术管理、作业人员的培训等若干个方面,提出提高质量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89.
王琪洁  邹峥嵘彭悦 《四川测绘》2004,27(4):156-158,173
基于灰色模型的诸多优点,作者选用GM(1,1)模型分析和预报形变监测序列。然而直接应用GM(1,1)灰色模型分析和预报具有季节性的监测序列时往往精度不高。因此,作者提出运用基于季节指数的“去季节波动”法与GM(1,1)混合建模,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与预报。基于均方差和平均绝对误差两个精度准则,作者对此方法与周期函数拟合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此方法提高了具有季节性波动监测序列的预报精度,且建模方法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90.
青藏块体东北缘和川滇GPS监测区1991(1993)、1999和2001年高精度GPS观测资料揭示:2001年11月14日昆仑Ms8.1地震前,青藏块体北、东缘构造区域水平运动变形场动态演变具有一定的关联性特征。即:在继承性运动总体背景下,临近大震发生时两区域运动强度同步减弱且变形状态发生变化。结合地质构造分析研究认为,昆仑Ms8.1地震前,青藏块体边界运动变形的关联性变化与大震孕育后期大范围应力应变快速积累所形成的扰动应力场有关;随着块体内部大震的发生、应变能的大量释放和构造应力场的调整,可能会促使块体边界地带具有较高应变积累的相关构造部位(尤其是未被历史强震破裂贯通的地带)的应力应变的进一步积累或破裂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