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95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296篇
地球物理   55篇
地质学   164篇
海洋学   46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53篇
自然地理   120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气候变暖与内蒙古农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80年代以来内蒙古地区气候变暖,3-9月积温逐年增多,尤其是近几年增幅速度加快,水分蒸发量加大,而降水趋势基本不变;积温的增多虽然给目前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势必加剧土地的干旱和荒漠化。  相似文献   
42.
通过大型蒸发量的对比观测 ,发现一些人为及技术因素造成的误差 ,并提出防止出现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43.
20世纪中国防洪大事要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汛与抗旱》2001,(1):18-28
  相似文献   
44.
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地壳上地幔结构的人工地震探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人工地震探测在研究大震区和潜在震源区深部细结构,发震构造的深部特征、介质物性,地壳和上地幔结构与地球动力学过程,火山深部结构,油气生成的深部构造环境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人工地震资料解释中P波和S波的联合应用,浅层地震反射法在地壳浅层细结构、深浅构造关系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45.
赤道西太平洋大气热结构及对流层顶变化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登俊  吴增茂 《大气科学》1996,20(3):315-326
本文主要利用TOGA-COARE强化观测期间“实验3”号船的探空资料,经分析发现:赤道西太平洋暖池中心区,对流层大气平均温度直减率为0.62~0.74℃/100 m,但是,在西风爆发期间,一般不低于0.68℃ /100 m;对流活动的强弱对对流层顶有重要影响;对流层顶与500 hPa、200 hPa等压面温度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平流层下部有逆温层、降温层交替出现的成层现象。 分析还发现,日平均的500 hPa、200 hPa温度、对流层顶、对流层顶上第一逆温层的厚度和逆温强度,都具有20~40天振荡的特征。文章分析认为,上述有关赤道西太平洋暖池区大气热结构的基本特征,体现了热带西太平洋夏半球大气的状况;积云对流活动对大气对流层中上部温度、对流层顶以及平流层下部的20~40天振荡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6.
47.
本文以水面蒸发的物理成因为基础,建立大水体蒸发量与气象要素温、湿、风等的相关公式。其中用最高气温比用平均气温建立的公式精度高。并得到官厅、禹城两实验站的验证,初步分析了其成因依据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8.
和田市近40年蒸发量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和田市气象站1961-2000年20cm口径蒸发量资料,对蒸发量的年、季、月变化趋势、年代际变化特征、突变和周期等气候变化作了较全面分析。结果表明:40年来各季、月蒸发量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年蒸发量以48.52mm/10a的倾向率增多,偏多趋势主要表现在春季、秋季,其中5月份蒸发量偏多趋势最明显。年蒸发量在20世纪60年代为相对偏少期,80年代为相对偏多期。采用累积距平曲线和标准Morlet小波方法对年总蒸发量进行突变检验和周期分析表明,年蒸发量在1978年发生一次突变,蒸发量变化具有4~6年、11年和22年左右的年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49.
蒸发量的分级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在预审工作中,发现新会站一直沿用的作为蒸发量取舍判据的计算公式存在较大误差。通过对公式进行分析,对影响蒸发量的相关因素(气温与日照、相对湿度与风速)进行分级计算处理,经试验计算,得出更为准确的蒸发量计算方法,其结果可作疑问数据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50.
20世纪中国气候变暖的归因分析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考虑不同排放情景和各种强迫因子分别组合3组试验,对试验结果采取多模式集合,并把3组数值试验模拟的20世纪中国年平均气温距平变化与观测序列作对比,对20世纪中国气候变暖进行了归因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中国气候变暖与人类排放温室气体和硫酸盐气溶胶有密切的联系,尤以近50 a更明显。当模式综合考虑多种外部和内部强迫因子时,所模拟的20世纪中国年平均气温距平变化最接近实际观测。归因分析中还强调了海洋的重要作用。但是3组试验都没有模拟出20世纪20年代的变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