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9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57篇
测绘学   20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50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位于两大构造单元结合带的查干德勒苏地区,中元古代在近EW向裂陷槽内接受了巨厚的含炭质、白云质和火山物质的渣尔泰群滨浅海相沉积建造,铀元素得到第一次预富集;大约1.4Ga前的白云鄂博运动,出现大量中酸性岩浆侵入和广泛的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铀元素得到第二次预富集;晚石炭世末的中华力西运动第Ⅱ幕,形成罕乌拉、英巴岩基的主体,铀元素得到第三次预富集;早白垩世早期的陆相断陷盆地沉积,含有较多的有机质,铀元素得到第四次预富集;新生代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期,气候干旱炎热,在地表地下水的作用下,铀元素出现了一次大规模的活化、迁移和富集,成为查干德勒苏地区砂岩型铀矿的主要矿化期。  相似文献   
132.
松辽盆地是上叠于海西褶皱带基底之上的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舍伯吐地区位于松辽盆地西南部,区内上第三系松散堆积层赋存有3层稳定的砂体。砂体中均发育有不同规模的区域性层间氧化带。经钻探揭露,榆树屯地段Ⅱ层砂体的层间氧化-还原过渡带比较典型,并有铀和钼的次生富集,这一发现为松辽盆地找矿工作的突破展现了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3.
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突出特征是高科技领先。领先的保证是创新、再创新。创新的涵义很广,举凡思想、概念,观点、理论、体制、管理、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社会各方面都要创新。我国的铀矿找矿、开发也同样需要跟上这一形势。在找矿的方针政策、管理机制、科技研究、思维方式等方面都需要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更新,落实到多、快、好、省找到矿。  相似文献   
134.
碳硅泥岩型铀矿成矿特征,形成机理及找矿前景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天柱 《铀矿地质》2002,18(1):22-27,51
伊勒门盆地是典型的中新生代山间盆地。文中分析了盆地盖层下白垩统巴彦花组的沉积体系特征及砂岩型铀矿找矿远景。认为辫状河、三解洲砾岩、砂砾央及砂岩层是寻找潜水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有利层位,初步确定达来隆起带北西侧、查干台格布其狭长凹陷带及包林布其南部地区3片潜水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35.
湘南桂北地区地球物理场与铀成矿条件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昌建凡 《铀矿地质》2002,18(3):188-192
通过研究湘南桂北地区地质,物探资料,对该地区铀成矿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当前主要在我国北方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同时,兼顾在南方寻找花岗岩型铀矿床的工作仍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36.
相山铀矿田横涧矿床的成因归属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万良 《地质论评》2001,47(4):377-382
横涧矿床位于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体(相山铀矿田)的北部,是相山众多与花岗斑岩有关的铀矿床的典型代表,矿体主要产于横涧花岗斑岩体中,其外接触带粉砂岩、变质岩中也有矿体分布。矿体形态为脉状,是岩浆热液作用的产物,成矿前热液呈碱性,第一期成矿热液呈弱碱性,第二期成矿热液呈弱酸性,该花岗斑岩以往认为是潜火山岩,但潜火山岩本身概念太复杂,实际上不便运用,相山铀矿田边部的浅成一超浅成侵人体,与其说是潜花岗斑岩(潜英安斑岩)石油如说是花岗斑岩(英安斑岩)。横涧矿床是斑岩铀矿床。  相似文献   
137.
320矿区当冲组"硅化带"的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研究了320矿区当冲组“硅化带”的形态、成分、结构、构造特征,应用构造地球化学原理,阐述了“硅化带”及其铀化矿的形成的过程。并表现出岩控、层控、构控、时控及“沉积-构造热液再造”等特点。当冲组富铀岩层不仅成为矿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且是矿床产生的直接围岩。  相似文献   
138.
谈成龙 《铀矿地质》2001,17(1):56-63
本文以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矿物晕的一般特征为依托,介绍几种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矿物晕的非常规探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9.
本文报道了我国再次在华南6217花岗岩型铀矿床中发现硒铅矿,测定了该矿物的化学成分,结合该铀矿床的矿物组合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讨论了硒铅矿的生成环境。  相似文献   
140.
刘金辉  李学礼 《矿床地质》2001,20(3):259-264
形成于古水热系统排泄区(减压区)的下庄花岗岩型铀矿床是地下热水与岩石相互作用的产物。矿物流体包裹体水文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成矿期铀成矿古热水溶液气体成分主要为CO2,水化学类型为HCO3-Ca.Na型,F-Ca型和HCO3.F-K型。地球化学模式和热力学计算证明,热水溶液中铀的存在形式为UO2(CO3)2^2-,UO2F3^-和UO2F4^2-。热水溶液深循环过程中CO2的加入可使溶液铀沉淀临界电位值(EhC,U)明显降低,从而保持水-铀比电位值(ΔEhW,U)为正值(ΔEhW,U=EhW-EhC,U)使铀在深部相对还原的条件下仍能稳定迁移。当富铀成矿热液进入减压排泄区时,由于溶液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发生CO2脱气作用和中和还原作用,导致ΔEhW,U小于零,使铀沉淀、富集,最终形成花岗岩型铀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