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4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16篇
测绘学   196篇
大气科学   122篇
地球物理   121篇
地质学   129篇
海洋学   148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74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高频应力波检测锚固密实状况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针对煤矿井下常用锚杆的类型及其锚固结构状况,设计制作了相似物理模型;并自制了一种弹射式加速度检波器,以便在锚杆端头激发并接收高频应力波。试验表明利用高频应力波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判定锚杆锚固长度,评价锚杆施工质量。现场快速普查与抽样拉拔检验相结合,即能找出一个矿区内同类锚杆的分析判别规律。实际应用进一步证明了该方法的经济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2.
为解决三杯风速传感器在计量检定条件下与观测场景中环境差异所导致的测量数据误差,致力于研究空气流速计量标准在量值传递过程中的真实性、准确性和一致性,为新一代三杯风速传感器作为计量器具的新产品型式评价提供思路和参考指标,依据杯式测风仪测量方法与自动气象站风速风向传感器检定规程,并在实验中加入了主体由角度编码器构成的自动化转盘系统,设计了三杯风速传感器在非水平风场内测量性能水平实验。通过调整三杯风速传感器在风洞试验段内的倾斜角度,模拟其在自然界非水平风场中的测量状态,同步采集风洞的标准指示风速、三杯风速传感器的实测风速以及其相应的倾斜角度,计算示值误差,利用方差分析、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不同倾斜角度下三杯风速传感器示值误差进行研究,得出了三杯风速传感器在风洞试验段内的示值误差与实测风速和倾斜角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出了三杯风速传感器在非水平风场下的测量性能指标。研究了三杯风速传感器在非水平风场中实测风速与标准风速和倾斜角度的回归关系,提出了三杯风速传感器在计量环境下非水平风场中数据的量值传递修正算法。  相似文献   
143.
针对压力测量设备生产和维护过程中,对关键部件压力传感器标定处于手工操作状态、效率低、操作人员不易掌控、标定结果处置复杂的现状,开发了针对压力传感器的自动标定技术。该技术将计算机控制、智能化、曲线拟合和误差分析引入到压力传感器的标定过程中,大幅度提高了标定的效率和可靠性。经此技术标定过的压力探头,在使用中具有互换性,减轻了数据后处理工作的难度。  相似文献   
144.
针对考虑传感器故障的柔性航天器姿态系统,提出了一种主动容错控制方法.首先,通过对测量输出进行滤波,将传感器故障转化为执行器故障形式;接着,设计一个基于未知输入观测器的自适应故障估计观测器,对未知故障进行辨识,同时,采用了一个故障检测观测器,对故障的发生进行检测;然后,利用故障估计信号对系统输出进行调节,结合自适应积分滑模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设计输出反馈容错控制器;最后,对所设计的主动容错控制方法进行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5.
为了解决区域自动气象站的风向传感器、风速传感器的检测难题,设计出一种新型便携式风向风速传感器检测仪。该检测仪通过上位机软件和单片机来实现智能检测和控制等功能,工作时由单片机对步进电机驱动器编程可控制步进电机的精确定位,进而精确控制风向传感器的转动角度或风速传感器的转动速度,将传感器输出值与步进电机的标准值进行对比,最终实现自动化检测风向传感器、风速传感器计量性能的目的。通过与现有检测方法对比,结果显示其精确度更高,稳定性更好;该检测仪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便于携带、集合了风向检测功能和风速检测功能;能有效地解决野外区域自动气象站的现场检测难题。  相似文献   
146.
Resourcesat-1 satellite offers a unique opportunity of simultaneous observations at three different spatial scales through LISS-IV, LISS-III* (improved LISS-III) and AWiFS sensors from a common platform. The sensors have enhanced capabilities in terms of spectral, spatial and radiometric resolution as compared to earlier Indian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sensor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ults of various studies such as evaluation of sensor characteristics, inter-sensor comparison studies, derivation and validation of surface reflectance measurements, quantification of improvements due to Resourcesat-1 sensors, and their use for various agricultural applications. The studie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demonstrate that suit of sensors onboard Resourcesat-1 satellite provides better prospects for several agricultural applications like crop identification, discrimination and crop inventory for some major Indian crops, than its predecessors on IRS satellites.  相似文献   
147.
针对传统注册方法主要应用于室内范围的局限性,提出并实践将GPS与惯性传感器组合进行注册,并成功应用于户外环境下ArGIS混合跟踪注册技术。设计了一套户外注册单元硬件设备系统,解决了不同设备间涉及的数据同步与坐标融合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注册精度能够达到校园环境下注册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48.
从空间探测闪电的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洪滨  吕达仁 《气象学报》2001,59(3):377-383
从空间探测闪电 30多年的历史看 ,一些卫星闪电遥感仪器已提供了许多极有价值的资料 ,例如 ,闪电全球范围内发生的频率 ,其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以及日变化 ,超级闪电的发生等等。这些资料在雷电灾害预警预防、强对流天气监测、某些军事目标的识别等业务和科研工作中得到了应用。本文是关于空间探测闪电的一个综述 ,主要介绍过去 35a一些星载闪电光学探测器 ,并给出由这些仪器观测资料分析所得到的一些重要结果。最后 ,对发展中国星载闪电探测器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9.
介绍了新型数字式遥测垂线仪原理、结构、系统组成及数据处理方法和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50.
Determination of thermal properties of soils (viz., thermal resistivity, thermal conductivity, thermal diffusivity and heat capacity), which primarily influence heat migration through the soil mass, is essential in situations where geomaterials are relentlessly subjected to higher temperatures and temperature variations. These properties of the soil mainly depend upon its type, mineralogy, particle size and gradational characteristics, density and water content. In this context, earlier researchers have determined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soils by employing a thermal probe (a line heat source), which works on the principle of transient method (TM) of heat conduction. However, this methodology cannot be employed for establishing the heat flow (read thermal regime) through the soil. Hence, development of an alternate technique, which facilitates quantification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the heat flux and temperature in the soil mass, becomes essential. With this in mind, a methodology to determin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soils by employing the concept of thermal flux measurement (TFM) has been developed and its details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TM and TFM have also been critically evaluated for the sake of validation and generating more confidence in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