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191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66篇
地质学   503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14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系统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阿尔泰山南缘乔夏哈拉式铁铜矿床中磁铁矿矿体和块状富铜矿体的成因关系及找矿意义。研究表明,乔夏哈拉铁铜矿床中铁矿体和富铜矿体的稀土元素组成及配分模式迥然不同。前者具有低∑REE、富轻稀土元素及正铕异常等特点,指示火山成因性质;后者异常富集轻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向右倾陡,其成因可能与造山期中基性浅成岩浆作用有关。据此认为,铁矿体和铜矿体并非“同生”成因关系,很可能是两期成矿作用在空间上的“同位叠生”关系。  相似文献   
42.
田连权  田丁 《山地学报》2007,25(6):753-758
地壳表面演变全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重要阶段,即环境演化、生态演化和人类社会全球化阶段。首次从这一角度分析山地科学研究的内容,确立了环境山地、生态山地和人文山地研究层次性体系,并提出在全球化进程中,人类宜重视山地层次性研究与开发、山地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的协调性发展,使山地成为优势态的人文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3.
西藏米拉山区土壤主要养分元素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米拉山区域土壤常规营养变化情况。该区域位于冈底斯山脉东段,巨大的高差、复杂多样的地势结构与地貌作用过程,以及极为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植被分布等,决定了本区域土壤形成过程的多样化和鲜明的垂直地带性分异特点。按垂直高程变化每100m设一采样点采集各剖面层土样样品,分析其常规营养组成。结果显示:米拉山东坡土壤显弱酸性,西坡土壤从米拉山口至拉萨由弱酸性递变至弱碱性;有机质从林芝八一镇至米拉山口而至拉萨市呈现递减规律变化,而且随剖面深度增加而降低;土壤全氮东坡A层高于西坡,B、C两层变化不明显,速效态氮东西坡剖面层次性变化分明,从八一镇至米拉山口递增,从米拉山口至拉萨递减;全磷含量A层高于B、C层,东坡剖面层次性变化较西坡显著,有效磷从八一镇至米拉山口递减,从米拉山口至拉萨递增;研究区土壤中钾素含量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44.
东天山铁矿床类型、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铁矿主要分布在东天山的阿齐山-雅满苏弧后盆地区和中天瞳瓦布拉克隆起区。大(中)型以上的矿床有10余处,分为5种成因类型,成矿时代有元古代、晚志留世-早泥盆世-石炭纪、二叠纪4大成矿期。在分析总结主要类型矿床地质特点与容矿火山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本区不同时代、不同成因类型的铁矿床之间的内在成生联系和物质来源的亲缘关系与成矿继承性。指出了今后找矿方向及相关火山岩岩性特征对铁、铜多金属找矿具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45.
2001年11月14日青新交界MS8.1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初步的野外调查表明,2001年11月14日青新交界8.1级地震的地表破裂带位于昆仑山南麓,西端可能终止于布喀达坂峰,东端点距青藏公路以东70km.主破裂带总长度可达350km,总体走向N80°~85°W.具明显的左旋水平走滑运动性质,最大左错量为6m.宏观震中初步定在库赛湖东约30km一带,震中区烈度定为Ⅺ度根据初定宏观震中的位置,建议将该地震命名为库赛湖地震.  相似文献   
46.
祁连山北坡中部气候特征及垂直气候带的划分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通过对祁连山北坡中部气候特征,森林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的定位预测研究,对祁连山北坡中部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气象要素垂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应用气候指标和生物学原理,将祁连山林区按不同海拔高度划分为:1.山地荒漠草原气候带;2.山地草原气候带;3.山地森林草原气候带;4.亚高山灌丛草甸气候带;5.高山亚冰雪稀疏植被气候带;进而提出了合理开发祁连山山地气候资源,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7.
钱青  孙晓猛 《岩石学报》2001,17(3):385-394
北祁连九个泉蛇绿岩中的玄武岩的MORB,根据其地质产状和地球化学特征又可以分为两部分,剖面下部的玄武岩为N-MORB,上部的玄武岩主要为E-MORB。玄武岩多数具有Nb负异常,从下向上,九个朱武岩的Th,Nb,LREE,Zr等含量及(La/Yb)N,(La/Sm)N,Ce/Zr,Zr/Y,Th/.La,Th/Yb比值逐渐增加,并伴随着Y,Yb,Lu,Sc含量,Zr/Nb和La/Nb比值以及εEd(t)的逐渐减小,不相容元素比值及εNd(t)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上述特征反映不均一地幔部分熔融过程中N-MORB源区和富集地幔之间的混合作用,微量元素和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九个泉蛇绿岩形成于弧后盆地中的海山环境,玄武岩的化学成分在垂向上的变化记录了海山生长并逐渐远离扩张脊的动态的地质过程,海山可能是形成蛇绿岩的一种重要环境。  相似文献   
48.
阿尔泰山古风化壳研究结果表明,晚新生以来,至少存在两个风化期,形成了不同类型的风化壳,本文阐述这两个风化期的特征及相应形成的风化壳的类型及特点。  相似文献   
49.
对平顶山金矿中52件石英样品的天然热发光曲线特征研究表明,含金或富含金石英的热发光曲线以双峰或多峰为其主要特征,不含金的石英以单峰为其特征,石英热发光曲线特征可作为指示金矿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0.
哀牢山过山气流的气候效应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本文研讨哀牢山脉北段西南季风与东北季风的过山气候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