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76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134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 毫秒
91.
本文对阿拉善地区四个岩群、岩组和片麻岩中斜长角闪岩的主要组成矿物角闪石和斜长石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并划分了矿物种,对角闪石和斜长石矿物对采用多种计算方法进行了变质温度压力条件的计算。根据Ti-Al^Ⅳ关系图解和(Na2O K2O)-TiO2关系图解,限定其变质相等级。在此基础上结合形成环境进行了变质作用类型的划分。不同岩群、岩组和片麻杂岩中斜长角闪岩所含角闪石和斜长角闪岩一样,显示高TiO2和高K2O的特点。角闪石中FeO MgO含量基本一致,而FeO和MgO含量呈负相关。所有斜长角闪岩中的角闪石都属于钙质角闪石系列。由于MgO和FeO含量和镁铁比值的差异,按Leak B E的分类可分出七个矿物种类。斜长角闪岩中的斜长石主要为中长石,An在42%~66%之间,Ab在34%~58%之间,分布范围较集中。在少数岩石中,除中长石外还见有少量拉长石残余。叠布斯格岩群斜长角闪岩的压力范围为0.5~0.6Gpa时,温度为795~782℃,其变质相为高角闪岩相-角闪麻粒岩亚相,属中高温-高温区域变质作用。巴彦乌拉山岩组斜长角闪岩的变质压力在0.5Gpa时,温度为739℃。从岩相学和矿物组合分析,变质相已达高角闪岩相,相当于中高温区域变质作用。阿拉善岩群德尔和通特岩组的斜长角闪岩已达高角闪岩相,以中低压(0.45Gpa),温度743℃为其变质温压条件,结合该岩群存在递增变质带的特点,属中高温(偏低)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波罗斯坦庙片麻杂岩中的斜长角闪岩在压力为0.45~0.8Gpa时,其温度为774~754℃,变质相达高角闪岩相,变质类型属中高温区域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92.
Abstract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Alxa block is the junction of a tectonic units. Four first—order tectonic units are distinguished: 1. the Yagan structural zone characteristic of an immature island arc; 2. the Zhusileng—Hangwula structural zone, which was a 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 in the Early Palaeozoic and was transformed into an 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 in the Late Palaeozoic; 3. the Shalazha structural zone characteristic of a mature island arc; 4. the Nuru—Langshan structural zone, which was a Proterozoic orogenic belt and later evolved into an extensional transitional crust in the Palaeozoic. The above—mentioned tectonic units differ remarkably in sedimentary formations, magmatic rock associations, metamorphism and geochemistry and are bounded by faults between one another.  相似文献   
93.
河西地区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调查计算,评述了河西地区水、土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过程中引起的环境变化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的建议和意见:1.以流域为单元进行水、土资源合理利用布局,2.以水定地、搞好水土平衡,3.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适当扩大灌溉面积,4.合理利用和改良草场,5.种草种树,保护植被,6.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94.
甘立胜  吴泰然  陈彦  张文  张昭昱 《岩石学报》2018,34(11):3359-3374
阿拉善北缘造山带位于中亚造山带最南端,前人鲜有报道的尚丹岩体是认识其构造演化的关键。尚丹岩体中花岗闪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31. 7±0. 9Ma,是在宗乃山-沙拉扎山构造带中获得的最早的晚古生代年龄,指示了早石炭世的岩浆事件。尚丹花岗闪长岩体具有中等硅含量(SiO_2=66. 07%~68. 15%)、高Na_2O(Na_2O/K_2O 1. 6),并相对高CaO(CaO/Na_2O 1),属于准铝质(A/CNK 1,A/NK 1)和中钾钙碱性系列(σ=1. 21~1. 40,K_2O=1. 55%~2. 21%),其岩石薄片中可见角闪石,地球化学和岩相学上都显示出I型花岗岩的特征。岩石的稀土元素含量中等,轻重稀土分异较明显((La/Yb)N=5. 30~6. 62),富集Rb、Th、K、Zr、Hf等元素,亏损Ba、Nb、Ta、P、Ti等元素。样品未出现明显Eu负异常,表明其可能形成于中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同时,2件全岩样品具有弱负的εNd(t)值(-1. 02、-0. 91),Nd模式年龄tDM1为1. 30~1. 28Ga,1件样品的锆石εHf(t)值为+0. 30~+5. 27,Hf模式年龄tDM2为1. 32~1. 00Ga。结合地球化学分析,尚丹岩体很可能形成于中新元古代地壳的再循环。总的来说,尚丹岩体具有岛弧相关特征,构造判别图解显示其形成于俯冲相关环境,表明阿拉善北缘在早中古生代造山停歇后,晚古生代的俯冲作用至少开始于早石炭世。  相似文献   
95.
内蒙古阿拉善北部好比如地区地层研究程度较低,好比如组时代久有争议,制约了该区地层层序、沉积建造及构造演化的深入研究。测得好比如地区原定为早石炭世的好比如组碎屑岩LA-ICP-MS锆石U-Pb最小峰值年龄为279Ma,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70.3±2.2Ma,时代应修订为早二叠世空谷期—中二叠世罗德期。结合区域上岩性特征、地层对比及锆石年龄谱对比,将好比如组中段修订为船山统隆林阶—罗甸阶埋汗哈达组(P1-2m),将其上段修订为阳新统祥播阶—冷坞阶阿其德组(P2a)。好比如组的时代修订为研究区晚古生代地层层序、沉积建造及构造演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96.
杨建军  冯骥  李鹏 《地质与资源》2018,27(2):160-165
阿拉善地区横跨华北板块北部陆缘增生带、华北地块、塔里木板块东部陆缘增生带与哈萨克斯坦板块东南陆缘增生带,是一个多构造单元的结合部位,具有潜在的找矿前景.根据这一特殊的成矿地质环境,对该地区已有矿床(点)的分布、矿床类型及成矿地质背景进行了详细研究,总结了雅干-哈日奥日布格、塔木苏格拉格-本巴图、阿贵庙-叠布斯格3个成矿区带的成矿地质特征及其成矿规律,并进行了找矿前景分析.  相似文献   
97.
陈高潮  史冀中  姜亭  张慧元  李渭  王宝文 《地质通报》2015,34(10):1884-1896
内蒙古阿拉善地块北缘塔木素地区酸性侵入岩发育,主要岩性为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英云闪长岩,其中花岗闪长岩、英云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构成塔木素地区侵入岩的主体,岩体侵入晚石炭世—早二叠世阿木山组,又被白垩系、侏罗系不整合覆盖,区域上呈近东西向展布。采用LA-ICP-MS技术,测得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塔木素地区的塔木素二长花岗岩和笋布尔英云闪长岩中锆石的206Pb/238U年龄分别为264.2±3.3Ma和273.0±3.3Ma,这2个年龄被解释为各自的侵位年龄,即二者均形成于中二叠世。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英云闪长岩在Si O2-K2O图解中落入钙碱系列和高钾钙碱性系列,A/CNK值分别为0.874~1.01、1.06~1.54和0.91~1.03;Ba、Rb、Th、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稀土元素总量分别介于156.99×10-6~212.87×10-6、126.92×10-6~212.98×10-6和128.13×10-6~214.5×10-6之间,均呈负Eu异常;在构造环境Rb-(Yb+Nb)和Rb-(Yb+Ta)判别图解中均落入火山弧花岗岩区。结合区域背景分析,阿拉善北缘在早二叠世时可能存在与弧物质有关的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98.
内蒙古雅布赖地区位于阿拉善地块北缘,雅布赖—诺日公—红谷尔玉林构造带西端,对该地区辉长岩产出年代、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结果为(273.2±1.0)Ma,显示其形成于早二叠世晚期,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右倾,轻重稀土分馏较明显,Eu异常不明显(δEu为0.93~1.15);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中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可能形成于古亚洲洋向南俯冲环境,并在成岩过程中受到了明显的陆壳物质的混染。  相似文献   
99.
李杰  丛殿阁  古艳春  田颖 《现代地质》2021,35(2):514-522
查干敖包二长花岗岩位于阿拉善左旗诺尔公苏木查干敖包一带。该岩体是阿拉善地块北缘诺尔公—狼山构造带诺尔公大型复式岩基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确定其形成年龄为(278±1)Ma,属早二叠世晚期。二长花岗岩SiO2含量为72.88%~75.44%,全碱(K2O+Na2O)含量平均为8.16%,K2O/Na2O主要介于0.87~1.41之间,Al2O3含量为12.38%~13.98%,铝饱和指数(A/CNK)介于0.88~1.02之间,在AR-SiO2图上落入碱性系列区域。上述特征表明查干敖包二长花岗岩为高硅、富钾、准铝质碱性花岗岩。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明显右倾,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LREE/HREE=4.70~14.66),δEu= 0.18~0.87,平均为0.37,呈中等-较强烈负铕异常。明显亏损Nb、Ta、Ti、P等高场强元素,Sr平均值为94.44×10-6,Yb为3.10×10-6,呈现非常低Sr、高Yb的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查干敖包二长花岗岩体形成于后碰撞环境,地幔物质底侵作用下的伸展机制可能启动了这次岩浆侵入事件。结合区域资料推断阿拉善地块所代表的华北板块西北缘在早二叠世晚期已经进入后碰撞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00.
作为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阿拉善地块北缘已成为研究古亚洲洋构造演化历史的关键地区。本次工作对阿拉善地块北大山地区两类辉长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成岩年龄分别为293±2Ma和267±2Ma,为早、中二叠世。早二叠世辉长岩为堆晶岩,呈亚碱性,拉斑玄武质,高Mg#值(64)、Eu显著正异常、极低的REE、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K、Sr),亏损高场强元素(Th、Nb、Ta、Hf、Zr),锆石的εHf(t)平均值为0.91,以上特征显示其岩浆源区为受俯冲板片混染或交代的岩石圈地幔,形成于俯冲相关的挤压环境;中二叠世辉长岩呈碱性、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K)和稀土元素,但Nb、Ta等高场强元素亏损不明显,锆石的εHf(t)平均值为3.5,显示其岩浆源区为受陆壳混染的亏损地幔,形成于大陆板内拉张环境。综合本文及前人研究成果,认为阿拉善地块北缘存在一条西起龙首山,东到狼山的晚古生代(328~262 Ma)超基性—基性岩浆带,其形成与古亚洲洋的俯冲—闭合—造山后伸展过程相关。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晚期,阿拉善地块北缘为大洋俯冲环境,到早二叠世晚期—中二叠世进入大陆板内拉张环境,限定了古亚洲洋在阿拉善地块北缘的最终闭合时代为早二叠世晚期—中二叠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