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7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264篇
测绘学   58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58篇
地质学   727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115篇
自然地理   18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21.
唐口区煤中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大量化验测试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唐口区煤中微量元素在平面上的变化特征和在不同煤中或同一煤层在垂向上的变化规律,并初步研究了微量元素在不同粒度和不同密度煤中的分布特征,探讨了煤中微量元素富集的原因,为今后煤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22.
通过实地勘察,本文分析了江垭库区人潮溪公路边坡,边坡破坏的形成条件、动态特征以及各类边坡的破坏机制,从而提出以加固临空面和采取排水防水为主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3.
霍泉灌区出流量预测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世宗 《水科学进展》1999,10(4):382-387
根据灌溉用水决策支持系统(DSS)和实时配水的要求,建立了霍泉泉源年出流量随机预测模型和月出流量实时预测模型.经分析表明,随机AR(p)预测模型较适合预测泉源的年出流量,月出流量实时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124.
川滇黔桂地区二叠纪不同成因盆地层序地层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建雄  杨作升 《沉积学报》1999,17(2):183-187
通过不同类型沉积盆地层序界面性质、层序类型、结构、组成、完整性、对称性以及层序发育特征和控制因素研究表明,不同成因沉积盆地,其层序内部构型及成因格架各异.克拉通盆地层序发育主要受全球海平面变化及碳酸盐自旋回控制,LST以陆上暴露不整合面及其上风化残积相为特征,TST以海侵上超不整合面上相对薄的超覆型退积准层序组为特色,HST表现为厚层加-进积丘礁滩组合;对于被动陆缘裂谷盆地,主控因素包括全球海平面变化和同沉积断裂活动,LST期,孤台以陆上暴露不整合面及残积相为标志,台盆表现为水下间断不整合面及上覆混屑浊积岩,TST以台盆硅灰岩-硅岩退积准层序组不断向斜坡和孤台上超为特征,HST期,孤台以加积-进积丘礁滩组合为主,台盆为加积型钙屑重力流沉积,弧后裂谷盆地层序特征与被动陆缘裂谷盆地相似,但其台盆加深加宽,层序以硅质岩及火山碎屑浊积岩为主,揭示层序发育主要受同沉积断裂活动、全球海平面变化及火山活动控制;被动陆缘走滑盆地层序发育主要受控于不同沉积断裂活动及全球海平面变化,层序组成以放射虫硅质岩和深水泥岩为主;前陆盆地LST以造山侵蚀不整合面及盆底扇沉积为特征,TST表现为巨厚层浊积扇-扇三角洲弱进积-弱退积充填型准?  相似文献   
125.
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对建平—喀左地区元古宙—古生代地层做了岩石地层、生物地层、不整合界线地层和层序地层的多重划分与对比。进行了基本层序、沉积相和沉积环境的调查研究,将元古宙—古生代地层划分为10个层序,归并为2个超层序,初步建立了岩石地层和年代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126.
论成矿系统   总被引:134,自引:14,他引:120  
翟裕生 《地学前缘》1999,6(1):13-27
成矿系统是当今矿床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是矿床学向系统化、全球化方向发展的一种趋势。成矿系统是指在一定地质时空域中,控制矿床形成和保存的全部地质要素和成矿作用过程,以及所形成的矿床系列和异常系列构成的整体,它是具有成矿功能的一个自然系统。成矿系统是在一般矿床成因研究的基础上,着重从宏观上,从成矿的时间、空间、物质、运动的有机结合上,探讨区域尺度的成矿规律。其研究意义是深入认识成矿动力学机制,指导矿产勘查,并有利于将成矿学信息应用到地学其它学科中去。文中还论述了成矿系统与成矿系列、成矿区带的联系和区别,对成矿系统的基本要素、作用过程、作用产物和成矿后变化及保存4个问题作了说明。提出以成矿的构造动力体制作为划分成矿系统大类的依据及以成矿机理作为划分成矿系统类型的主要标志。最后以古大陆边缘构造成矿系统为例,说明构造动力型式、构造组合与成矿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27.
IntroductionManystudies(Kan,etal,1977;Cheng,1981;Xu,etal,1987;Xie,etal,1993,Mulled,etal,1997)indicatedthatthedirectionsofcrustaltectonicstresseshaveregionalvariation.SimpleanalysesbymeansOfthreeprincipalaxesoffocalmechanismsolutions,whichexpressedasP...  相似文献   
128.
孙嘉  段先哲  李玉彬 《矿床地质》2021,40(5):1085-1099
西藏多龙矿集区发育世界典型的斑岩铜矿系统,文章选取区内多个代表性矿床开展硫同位素研究,并结合前人数据,为探讨该成矿系统成矿物质来源、流体演化过程提供了新证据.研究表明,波龙、拿若、拿厅、拿顿和铁格隆南矿床δ34S平均值相似(接近于0),指示含矿岩浆提供了各矿床所需的硫元素.此外,区内典型矿床流体演化过程可分为2类:①流体演化主要受控于温度变化,表现为δ34S随温度降低而降低(如拿顿矿床);②流体演化受温度和氧化还原状态共同影响,表现为δ34S随温度降低而升高(如:波龙和拿若矿床),或是随温度降低,δ34S波动变化范围较大(如拿厅和铁格隆南矿床).结合岩相学证据,文章推测热液体系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是由水岩反应所导致,最后,文章提出多龙矿集区内矿化阶段硫化物通常具有较低的δ34S,指示成矿流体为高氧化性流体,并且该特征在类似矿床的找矿勘查工作中也可发挥积极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9.
金川镍矿是我国著名的有色金属矿山,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矿山开采难度大。近年来由于矿山开发的深入,开采强度、深度、广度的增加,导致了各类工程地质问题恶化。地应力的测量与研究是进行工程地质问题研究的基础,本文总结了主力矿区二矿区地应力研究的历史,根据最新的实地测量数据,对于二矿区的地应力进行了系统研究与分析,总结了最新的矿区地应力分布规律,更新了应力与深度的计算公式,通过分析,1 000m水平为垂直应力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过渡带,主应力与最大水平应力增加的幅度变缓,带内的应力状况将变得十分复杂,同一深度,不同工程区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应力状态,并且随着最大主应力与最小主应力差值的增加,其剪应力将逐渐加大,这对于地下工程施工和采矿都是十分不利的。  相似文献   
130.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根据《国务院关于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和国家《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分技术规程》的总体要求,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空间分析技术和手段,以及专家咨询等方法,对全省的国土空间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提出主体功能区试划方案,进而为编制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奠定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