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0篇
  免费   1260篇
  国内免费   206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144篇
地球物理   4332篇
地质学   895篇
海洋学   920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60篇
自然地理   16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211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205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306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345篇
  2008年   423篇
  2007年   336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241篇
  2002年   263篇
  2001年   199篇
  2000年   191篇
  1999年   172篇
  1998年   170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179篇
  1995年   158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8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在虎门地震综合观测站的建设中,设计了一套以太阳能为主、发电机为辅的新型供电系统,解决了工作人员日常照明及地震仪器设备的交、直流用电问题。本文主要介绍该太阳能供电系统的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922.
提高地震安全,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地震信息社会服务是不可缺少的途径。地震信息主要包括法规建设、地震监测、震害防御和应急救援资料,服务内容包括法规宣传和普及、地震灾害影响服务、工程建设监管服务和防灾避震服务等。通过地震信息社会服务,可以增强社会防灾意识,提高建设工程安全,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923.
陕西省"十五"数字测震台网的建成并投入运行,极大地提高了陕西测震台网地震监测能力和地震速报能力,并成功地经受了四川汶川8.0级地震的考验。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8.0级地震后至5月31日,陕西测震台网速报地震669个,其中在地震速报规定范围内速报5级以上地震11个。在应对2009年11月5日陕西高陵4.4级地震(Ⅰ类速报地震)和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6.6级地震(Ⅲ类速报地震)及余震序列时,两个主震各种速报参数偏差全部符合地震速报规定对相应类别地震速报的要求。  相似文献   
924.
对新疆温泉地震台钻孔体应变日常观测中的常见干扰进行识别,应用维尼迪科夫调和分析方法检测观测资料内精度和稳定性,分析了气压、水位对体应变观测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新疆温泉地震台的体应变观测较稳定,满足地震监测的需求条件。  相似文献   
925.
孙静  谭明  王本华 《内陆地震》2014,28(3):219-226
结合准东石油基地幼儿园的抗震鉴定与加固实例,在对原结构抗震措施鉴定和分析验算的基础上,介绍了房屋结构薄弱部位的加固做法。对类似项目的结构加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26.
王宝柱  冯磊 《内陆地震》2014,28(3):254-260
根据地震监测台站台址勘选的相关规范,结合工作经验、新疆实际情况以及各类在用测震台站的工作状况,从台址勘选4个阶段所包含的供电、通信、数据传输、台基背景噪声水平测试等不同角度,针对新疆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经过综合分析,总结出新疆测震台站台址勘选需要满足的一些条件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927.
以地震信息上报系统为例,从多源数据类型、数据库构建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入手,剖析了多源空间数据整合存在的诸多问题,并给出相关解决方案。结果表明,多源空间数据的整合与挖掘提高了数据可视性和利用率,从而使地震数据更好地服务于地震科研预报与应急决策。  相似文献   
928.
本文基于中国地震观测台网记录到的震中距为10°~23°之间琉球俯冲区一个中深源地震的P波三重震相信息,研究了下扬子克拉通转换带顶部P波速度结构.通过射线追踪和理论地震图与观测地震波形的对比,发现下扬子克拉通下方的410 km间断面为一厚度20 km的梯度带,其上存在一由西南向东北变厚的低速层,厚度变化40~57 km,P波速度减低2.7%~4.5%.该低速层可以被认为是由于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引起的.  相似文献   
929.
基于概率完备震级评估首都圈地震台网检测能力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完备震级是评估区域地震台网检测能力的一个定量指标,本文采用能反映区域地震台网检测能力的时空分布细节特征的概率完备震级分析方法,对首都圈地震台网的检测能力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首都圈2002-2009共8年的地震目录和台站资料的分析处理,得到了首都圈地震台网的完备震级时空分布,据此对台网的检测能力进行了评估,并结合模拟结果探讨了提升台网检测能力的可能性.结果表明:首都圈地震台网的整体检测能力较强,北京地区的检测能力尤其突出,但部分区域检测能力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模拟结果表明,在东北、西北、西南等位置增加台站可能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台网的检测能力.相关研究结果可能对未来首都圈地震台网的优化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30.
周期性层状含孔隙、裂隙介质模型纵波衰减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波在含孔隙、裂隙斑块饱和介质传播过程中会诱发多个尺度孔隙流体流动而产生衰减和速度频散.在含有宏观尺度“Biot流”和介观尺度“局域流”衰减诱导机制的周期性层状孔隙介质模型基础上,引入了微观尺度硬币型和尖灭型裂隙“喷射流”的影响,构建了周期性层状含孔隙、裂隙介质模型.利用双解耦弹性波动方程的方法数值计算了该模型地震频带的纵波衰减和速度频散并与周期性层状孔隙介质模型做了对比研究.分析了该模型在不同裂隙参数(裂隙密度、裂隙纵横比)及裂隙体积含量下的纵波衰减和频散特征,裂隙密度越高对于纵波衰减和频散的影响越大,裂隙纵横比越小,由裂隙引起的纵波衰减部分向高频段移动,裂隙体积含量越少,纵波衰减先降低后小幅增加再降低,频散速度增加,并逐渐接近于周期性层状孔隙介质模型的纵波衰减和频散速度曲线.最后研究了周期性层状含孔隙、裂隙介质模型有效平面波模量的高低频极限以及流固相对位移在该模型中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