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9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274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1029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新疆准噶尔盆地东缘克拉美丽地区双井子剖面滴水泉组孢粉组合中有孢粉化石29属30种,具环孢占优势,含量为57.9%,其中Crassispora(23.6%)、Stenozonotriletes(14.3%)的含量最高;无环孢居次,含量为34.5%,以Punctatisporites(12%)和Eeiotriletes(7.1%)为主。地质时代为早石炭世晚期,可能属韦宪期早期,大致相当于甘肃靖远臭牛沟组下段Ⅰ孢子组合带和西欧的Pu孢子组合带。当时为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  相似文献   
992.
秦岭石炭纪古海洋特征及古地理再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宣铎  赵江天 《地球科学》1995,20(6):624-630
华北、扬子陆块间的秦岭石炭系经沉积、古生物、地球化学等方面研究表明,石炭纪古海洋由北缘浅海陆棚、中央裂陷盆地及南缘浅海陆棚3个部分组成,中央的中秦岭裂陷盆地受两期重大裂陷构造事件控制,盆地内以块体重力流-低密度流沉积为主,具贫氧、低沉积速率特点,反映了半深海略封闭的海盆沉积环境,很可能是扬子陆块北缘的陆缘盆地。  相似文献   
993.
张雄华  罗新民 《湖南地质》1995,14(3):145-148
雪峰古陆边缘石岩统为一套滨浅海碳酸盐岩和碎屑岩沉积。下部黄龙组为白云岩,灰岩和砾岩及少量硝岩互层,上部船山组为灰岩,白云质与砂岩及少量砂岩互层,船山组含Triticies带和Psendoschwagenina带。整个上石炭统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交替出现,属海水浅的滨海陆脊滩相至局限台地相。  相似文献   
994.
广州花县晚泥盆世和早石炭世遗迹化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式溥 《地球科学》1989,14(6):573-580
  相似文献   
995.
本文通过对晚石炭世及早二叠世几种常见复体四射珊瑚的骨骼,尤其是隔壁的电镜研究、划分出了4种重要的隔壁微细构造类型,并指出了这些微细构造类型的地层分布规律及其在分类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6.
南京附近宁镇山脉下石炭统层序地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南京附近宁镇山脉的下石炭统中识别出7种沉积相,并在高骊山组中识别出5个底栖生态群落。据沉积相和群落生态分析,本文对该区早石炭世层序地层进行了分析,识别出5个沉积层序,并恢复了南京地区早石炭世海平面变化特征。这一时期该地区的海平面变化特征与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并不完全一致,其原因在于该区当时特殊的古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997.
本文通过对古构造、古气候、古地理和沉积相等方面的研究,探讨控制湘中地区早石炭世石膏矿床形成的有利因素。湘中膏盐盆地是两隆夹持的断陷盆地。早石炭世大塘晚期梓门桥时位于N10.7°的高温炎热气候区。盆地内又被水下隆起分隔为三个次级盆地,当海水退却时,在次级盆地内形成咸化澙湖及萨布哈型潮坪等环境,随着海水不断蒸发、浓缩,便沉积了石膏岩。这些有利因素使湘中地区大型石膏矿床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998.
金陵山一带发现的晚石炭世纺锤虫类计有8属15种,其中新种3个,未定种3个,可称为Sphaeroschwagerina-Pseudofusulina动物群,与新疆柯坪地区康克林组Pseudoschwagerina带的下两个亚带对比。  相似文献   
999.
湖南邵东下石炭统刘家塘组产丰富的介形类化石,计有18属35种(包括6新种),它们绝大多数可与国内外下石炭统介形类对比,其地质时代为早石炭世杜内期,刘家塘组介形类明显地可分成上、下两个不同组合。本文仅描述了刘家塘组介形类6属7种(包括6新种)。  相似文献   
1000.
河西走廊东部石炭系展布及找煤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西走廊东部石炭系发育、展布受晚古生代前陆盆地控制。虽然以武威为界的东、西两部存在一定差异,但均具有沉降中心和聚煤中心由南向北迁移,海浸方向由SW→SWW→NWW变化的特征。聚煤中心可能主要位于西部中央隆起南缘及东部靖远磁窑一带,北祁连逆冲推覆体下及山前可能也有较好的找煤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